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在为孩子挑选益生菌而烦恼?听听指南怎么说!

“与蛰居在体内的小精灵们的一次邂逅。”

来源 | 医学界儿科频道

1.益生菌有什么作用?常提到的“CFU”代表的是啥意思?

所谓益生菌(probiotics)是指一定数量的、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其摄入宿主体内后,通过改善宿主肠道等黏膜表面的菌群或酶的平衡、刺激机体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力而产生超过固有基础营养价值的有益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体内益生菌与人体营养、免疫、癌症、衰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够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的增殖,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对于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生活习惯病防治方面的主要意义,已经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在益生菌药物说明书或者文献中常出现的“CFU”指的是每个包装含有的细菌菌落数(colony forming units),相当于活菌的数量,也可以理解为药物的剂量。

2.益生菌的种类知多少?

益生菌名目繁多,且基本概念很容易引起混淆,为此我们需要理解菌种、菌株及益生菌药品通用名三个概念。

菌种是细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通常指表型特征相似、亲缘关系接近的一类细菌群体,目前国内使用的益生菌有20余种,主要包括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两大类,近年来酪酸梭菌和布拉酵母菌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菌株指的是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系培养而成的纯遗传型群体及其后代,也是造成益生菌种类繁多的关键。同一益生菌菌种可能来源于不同菌株,例如对于双歧杆菌,存在青春型双歧杆菌DM8504株、长双歧杆菌 NQ-1501株等。

药品通用名指的是在药品说明书中标注的、由国家规定的通用名称。至今我国已批准上市了二十多种益生菌药物,例如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包含青春型双歧杆菌(DM8504)菌株,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则包含长双歧杆菌(NQ-1501)、嗜酸乳杆菌(YIT2004)及粪肠球菌(YIT0072)三类菌株。

3.听起来很复杂,挑选益生菌到底有什么意义?

合理挑选益生菌有利于实现疗效的最优化。益生菌药物的最大特点在于其作用和疗效具有菌株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即某些特定的益生菌菌株具有的效果并不代表所有该种或该属的益生菌均具有这一效果,同一菌种不同菌株的作用差别很大,甚至可能出现相反的作用。因此,在选择和评价益生菌药物时,应该关注各种药物所含的菌株及其作用,以及上市后的临床效果评价。

4.选择益生菌确实是个大问题,我们来听听指南怎么说

选择益生菌药物时,虽然国外已有相关指南进行过规范,但并不适用于国内儿童。其一,目前国内使用的益生菌大多数是由国内的公司研制的,绝大多数菌株与国外不同,因此国外制定的循证评价和推荐指南显然不适合于国内;其二,儿童的疾病类型、对药物的耐受性等与成年人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儿童用药不能完全照搬成年人的指南。

今年2月,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发布了《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指南引用近十年国内所有益生菌药物在18岁以下儿童中应用的文献,指南依据牛津循证医学中心(OCEBM)临床证据水平分级与推荐意见强度的标准,对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检索评价,推荐强度从A到D依次递减,为了便于浏览,小编将其进行了汇总整理。

5.关于益生菌药物的三个常见问题

问题一:益生菌药物安全吗?

从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上看,答案是肯定的。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没有益生菌引起严重毒副反应的报道,国内未见到使用益生菌引起感染和传播耐药的报道。

对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低体重患儿,益生菌药物的安全性在国内同样基本达成了共识,国内文献(28周-36 周,体重1000-2400 g)几乎没有明确提及副反应。但国外对此意见不一,欧洲儿童胃肠及营养协会认为,没有足够证据支持在早产儿使用益生菌是安全的,西班牙肠道喂养实践指南则指出,益生菌对极低出生体重(32周,出生体重 1150 g)早产儿不仅有疗效而且是安全的。

问题二:益生菌药物是安全的,为何还会引起有些儿童的不适?

这可能是由于部分益生菌辅剂中含有牛奶成分,对于牛奶过敏的患儿则会发生过敏症状;而有的益生菌中含有能诱发炎症的麸质蛋白,可能会加重乳糜泻患者的病情。此外,免疫功能受损或有基础疾病的特殊患儿在使用益生菌时也需要引起重视。

问题三:孩子总是生病,益生菌能否与抗生素合用?

益生菌为活的微生物,应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若需同时应用抗生素,应加大益生菌剂量或错开服药时间,最好间隔2-3 h以上。布拉酵母菌、酪酸梭菌和芽胞杆菌制剂对抗生素不敏感,可以与抗生素同时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 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7(2):81-90.

2.F Guarner. World WorldGastroenterology Organisation Global Guidelines: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October 2011[J]. 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2012, 46(6):468-81.

3.郑跃杰, 黄志华. 正确认识评价和使用益生菌药物[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1(1):24-26.

4.杜鹏, 霍贵成. 国内外益生菌制品发展现状[J]. 食品科学, 2004, 25(5):194-19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益生菌最全避坑指南!!
益生菌for life
科研 | Nature:影响肠道菌群,不是只有抗生素药物能做到!
儿科医生,请再学点“微生态”
没有一种益生菌,娃可长期服用!记住国家批准的这7类菌种!
益生菌不能与抗生素同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