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书法课 | 全新教学方法首度公开


平  台  首  发, 先  睹  为  快


学书得法贵有方

——方建勋博士新著《临帖九讲》与《字美在何处》读后

文/刘丽娜


学书重在得法,得法须有高人指路。对于学书者,方建勋博士两部新著《临帖九讲》《字美在何处》(与杨谔合著)正是给人指路、教人以法的重要工具。前者重在分析临帖背后之“理”,后者则是一部简明书法史。两书同时参阅,可以感受到作者近三十年在书法道路上的学与思,实为宝贵的学书门径。


在汗牛充栋的图书市场,这两部新著如沙中之金。能阅读者,是幸运的。而作为北大校友书画协会书法课堂的学员,经过建勋老师面授之后再读两书,更是对独家的方氏书法教学法感佩尤深。


兹以三点略谈心得。


 | 一、当头慧剑 | 


大量学书者,费力多年却不得其门而入。一个重要原因是方法不对头。


方者,准则、方向也。法者,标准、规范也。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书法是中国人传承数千年的技艺,临帖可谓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然而,尽管人皆知临帖重要,却不知如何临帖之理。理者,成物之文(指规律)也。《临帖》和《字美》析理透彻、判断独到,可以说回答了关于临帖的所有重要问题,好比赠给学书者一把慧剑,教人获得“正路”的书法审美观。


这把慧剑首先要破除认识误区。比如,一个普遍的误区是“临帖=临像”。很多学书者,以“像”为旨归。


苏轼说“作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形似”只是艺术学习的第一步。但学书者的认识若只停留在此阶段,就会进入岐途。执着于“形迹”,即便能有所“入帖”,却难以真正“出帖”


书中强调,临帖并非主体完全受制于客体的被动过程,它具有很大自由度。临帖临的是“动作”。这打破了通常认为临的是“形迹”的误区。如书中说,以形迹为中心目标,最后会越写越僵,以过程为中心目标,则会越写越活。临帖的最终目的是与范本即合即离——不离古法,又有自家神采,即形神兼得。


另一个普遍的认识误区是,有人把书法等同于写毛笔字。很多书法教学者让学生把同一个字反复书写,无论成年人还是小学生,都用米字格。还有人教书法如西医之解剖,一笔一笔解构机械运动。而方氏教学则主张还原古法,努力回到古人的书写情境中去,要让笔墨纸砚各尽其性。比如,他强调以墨迹入手,先原大通临,再放大和缩小临,等等。一系列方法见效显著。经过短时间学习,就有大量学员取得惊人进步。


打破认识误区,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临帖观与书法审美观。而这些观念的一个重要支点在于,师古能化。


北大书法课(套装2册)

临帖九讲+字美在何处

原价:186.00

现价:139.50

扫码抢购


 | 二、师古而化 | 


学习任何一门技艺,师古是重要门径,但师古不化却为大忌。建勋的个人书法艺术实践、理论总结和书法教学是潜心师古,又能化育而出的典范。


很多人临帖多年却不知“古法”为何物。《临帖》书中明确指出,古法是指塑造美感的技法。临帖,是为获得创造美感的方法。而为获得这种方法也要多方努力。


一是重视书外功。


建勋说,艺术创造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书内功和书外功。书内功是指技法,如笔法、结体、章法、墨法等。这要靠经久不辍的日课。熟悉的人都知道,建勋每日晨起临帖,几十年如一日。


比起书内功,在教学中,建勋更强调的是书外功。书外功指书者的想象力、灵感、悟性、人格、修养、学问、胸襟等方面。


书外功如何来?先要见多才能识广。如果说“得形”主要是从古代碑帖等图像资料获得,“得神”在很大程度上则要通过阅读古人的文字资料获得。建勋在课上和书里都提供了大量书法的“形迹”资料,既包括经典碑帖,也包括历代名家临习这些经典的作品。同时,他系统梳理了历代书论的文字资料,在比较中鉴别。


建勋说:“学习前贤书法,既要在点画与技法方面作功夫,也要对点画背后蕴涵的生命世界,对宇宙与人生有所感悟。经典的书法作品,一点一画无不闪耀着生命灵光。” 


二是总结出大量简洁有力的教学口诀。


书法传承历来是“口传手授”。很多书家会写不会讲,更多书家缺乏理论修养,讲不出所以然。而作为书法家的建勋可谓“知行合一”。他在教学中的许多讲法、提法、概括和总结都是独到而独家的。


比如,学书不要怕“眼高手低”;读帖要先抓“大感觉”;临帖要抓大放小;对于经典法帖要“先结婚后恋爱”;书写要“沉着痛快”;“临帖即创作”;写小楷要“稳准狠”;“书法是戴着镣铐跳舞”……


此类警句与妙喻,在两本书中俯拾皆是,善学者当知这其中的心血与思想结晶。


三是强调“通”与“悟”。


学书最终要形神兼备,而气韵生动,则要靠天份慧悟。每个人学养经历天份与志向追求各不一样,最终体现在书写之中,也会呈现不同面貌。建勋说,学书者若是不思考,不会悟,只会落入“抄帖、画帖者”一路,久了就成了“字匠”,书法灵性顿失。读帖也要有思与悟。


“悟”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于“通”。建勋常把书法与音乐、舞蹈相比。他说,学习书法与学琴相似。他在《字美》中说,艺术也好,人生也好,唯有博,唯有通,才能有大成。“与古为徒”的博采,终究还是要“自怀杼轴”。


北大书法课

《临帖九讲》

原价:88.00

现价:66.00

扫码抢购



 | 三、趣味至上 | 


“趣”可以说是学习一切技艺的动力之源。梁启超就最为推重“趣味主义”。他曾说,如果把梁启超这个人进行一个化学分解,要是除掉“趣味”这个元素,恐怕就只剩下零了。


以兴趣为入门,以志趣为动力,以得趣为旨归。学书者若不得一个“趣”字,很难坚持下去,便是累月经年,其书写恐怕也无法有所成就。


不痴迷,无以成。


建勋曾多次说起,书法是他最感兴趣,也是最快乐的事。一个人如能在年轻时就找到自己一生所最快乐的事,并将其做成一番事业,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最快乐有趣的。


宗白华认为,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形式,如同音乐之于西方。二者都是极抽象的艺术。但在很多人眼里,书法是枯燥乏味的行当。在某种意义上,世界甚至只简化为黑白两个元素了。实际上,如果没有极高的精神追求,没有深厚的哲学修养,确实很难理解和感受到书法之美和书法之趣。


一旦打开这扇天窗,就会进入一个全新世界。


《字美》一书中说,习字的过程是自己的气质和心灵不断提升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其实也就量个陶铸“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的生命的过程。《临帖》书中强调,书法的审美理想是天趣。在“境界”一讲中,作者强调从“无古无我”到“有古有我”,从“拘谨”到“自在”,熟后生。这也正是求学者通过书法门径得“趣”的过程。


归根结底,学书之美在于发现自我与忘却自我,是从“有待”到“无待”,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


得遇明师,会节省学习者的生命成本。《临帖》与《字美》是建勋书法教学的重要阶段成果。掩卷之余,对他日后的新著更加期待。


“路子正,写得好,又善教”,吴志攀教授对建勋新著的评价可谓切中肯綮。三句话简单朴实,但学书教书者皆知,要同时做到这三点,非大家莫能为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大书法课教学方法首度公开,原来汉字可以如此美!
什么是书法的“字内功”和“字外功”?
成人硬笔书法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作诗“工夫在诗外”,那书法呢?
书法是东方艺术的核心,“字外功”特别重要!
书论:论入帖与出帖(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