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胰腺炎
概述

胰腺炎是指胰腺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包含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病情复杂多变,是目前外科急腹症中棘手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慢性胰腺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胰腺组织和功能不可逆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很少有阳性体征,部分病例有上腹轻度压痛,晚期慢性胰腺炎因脂肪泻可有营养不良的表现。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急诊科、普外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pancreatitis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急性液体积聚、急性坏死物积聚、胰腺假性囊肿、包裹性坏死、器官功能衰竭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

好发人群
暴饮暴食者、酗酒者,胆道系统疾病、高脂血症、高钙血症患者,肥胖者
常用药物
生长抑素、胰岛素、哌替啶
常用检查
血常规、血清C-反应蛋白、胰酶测定、CT、B超
疾病分类

急性胰腺炎

轻度急性胰腺炎

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但不伴有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为最常见的急性胰腺炎。

中度急性胰腺炎

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伴有一过性的器官功能衰竭,或伴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而不存在持续性的器官功能衰竭。

重度急性胰腺炎

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且伴有持续的器官功能衰竭。

慢性胰腺炎

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胰腺组织和功能不可逆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

酒精性慢性胰腺炎

由于长期酗酒导致的慢性胰腺炎,排除其他病因并有长期饮酒史,可对该类型进行诊断。

胆源性慢性胰腺炎

患者常伴有胆系结石,长期结石导致胰腺发生慢性炎症。

复发性慢性胰腺炎

患者常有两次以上的急性胰腺炎史,是一种特殊的胰腺炎。

遗传性慢性胰腺炎

具有家族聚集倾向。

自身免疫性慢性胰腺炎

由于自身免疫抗体的因素,导致机体产生慢性胰腺炎。

特发性慢性胰腺炎

病因尚不明确。

病因

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甚多,常见病因为胆石症(包括胆道微结石)、高甘油三酯血症、乙醇。国内以胆石症与胆道疾病为主,占50%以上,称胆源性胰腺炎。

主要病因

急性胰腺炎

胆石症与胆道疾病

胆石症、胆道感染或胆道蛔虫等均可引起,其中胆石症(包括胆道微结石)最常见。

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当甘油三酯≥11.30mmol/L,临床极易发生急性胰腺炎,而当甘油三酯<5.65mmol/L时,发生急性胰腺炎的危险性减少。

乙醇

大量饮酒刺激胃酸分泌,刺激Oddi括约肌痉挛和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并且长期酒癖者常有胰液内蛋白含量增高,易沉淀而形成蛋白栓,致胰液排出不畅。

胰管阻塞

胰管结石或蛔虫、胰管狭窄、肿瘤等均可引起胰管阻塞,当胰液分泌旺盛时胰管内压增高,使胰管小分支和胰腺泡破裂,胰液与消化酶渗入间质,引起急性胰腺炎。

手术与创伤

腹腔手术特别是胰胆或胃手术、腹部钝挫伤等可直接或间接损伤胰腺组织与胰腺的血液供应,引起胰腺炎。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任何引起高钙血症的原因如甲状旁腺肿瘤、维生素D过多等,均可引起胰管钙化、管内结石导致胰液引流不畅,甚至胰管破裂,高血钙还可刺激胰液分泌增加和促进胰蛋白酶原激活。

感染及全身炎症反应

在全身炎症反应时,作为受损的靶器官之一,胰腺也可有急性炎性损伤。

药物

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四环素、磺胺类等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可使胰液分泌或粘稠度增加,引起急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胆系疾病

如急慢性胆囊炎、胆道寄生虫病(胆道蛔虫病)、胆道闭锁、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营养因素

严重营养不良、高脂血症、高钙血症、蛋白质缺乏均会引起慢性胰腺炎的发生。

遗传因素

一些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幼年就会出现反复发作的胰腺炎。

B族柯萨奇病毒

可能引起机体产生急性胰腺炎,饮酒后可逐渐发展为胰腺炎。

代谢障碍

高脂血症、高钙血症可能会加重机体负担,进而产生慢性胰腺炎。

慢性酒精性中毒

酒精引起胰腺损害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酒精刺激,最终导致胰液和胰酶分泌亢进,导致慢性胰腺炎发生。

流行病学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为4.8/10万~24/10万,全球人口中,慢性胰腺炎为9.62/10万,胰腺炎后糖尿病为6/10万。

好发人群
  • 暴饮暴食、酗酒者。

  • 胆道系统疾病者,如胆囊炎、胆石症等。

  • 患有高脂血症及高钙血症者。

  • 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者。

  •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腹腔手术、腹部外伤等患者。

  • 长期服用损伤胰腺药物患者。

诱发因素

胆结石致胰液引流不畅

小胆石阻塞共同通道远端时,胆汁可反流入胰管,引起胰腺组织的坏死。

暴饮暴食

进食荤食常是发病诱因,应仔细寻找潜在的病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目前由单纯过度进食作为病因的患者已显著减少。

症状

急性胰腺炎患者主要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慢性胰腺炎轻度患者很少有阳性体征,部分病例有上腹轻度压痛,疾病晚期因脂肪泻可有营养不良的表现。

典型症状

急性胰腺炎

腹痛

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突然起病,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钝痛、刀割样痛、钻痛或绞痛,呈持续性,可伴有阵发性腹痛加剧,不能为一般胃肠解痉药缓解,进食可加剧。疼痛部位多在中上腹,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取弯腰抱膝位可减轻疼痛。

恶心、呕吐及腹胀

多在起病后出现,有时很频繁,吐出食物和胆汁,呕吐后腹痛并不减轻,伴腹胀。极少数年老体弱患者可无或轻微腹痛,而仅表现为明显腹胀。

发热

发热常源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多数患者有中度以上发热,持续3~5天。持续发热一周以上不退或逐日升高,应怀疑有继发感染,如胰腺脓肿或胆道感染等。

低血压或休克

患者烦躁不安、皮肤苍白、湿冷等,有极少数休克可突然发生,甚至发生猝死。

慢性胰腺炎

  • 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向腰背部放射,呈束腰带状,病人为缓解疼痛致蜷曲体位。

  • 早期出现食欲下降、上腹饱胀,后期可出现脂肪泻、腹泻、营养不良、消瘦等。

  • 血糖升高,胰腺慢性损伤会导致糖尿病。

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

局部并发症

  • 急性液体积聚:发生于病程的早期,液体积聚在胰腺内或胰周,无囊壁包裹。

  • 急性坏死物积聚:指胰腺实质或胰周组织坏死,常发生于病程早期。

  • 胰腺假性囊肿:是有完整非上皮性包裹的液体积聚,被认为由胰腺实质坏死组织中主胰管或胰腺内分支胰管的中断引起。

  • 包裹性坏死:由坏死组织及加强的壁构成,是一种包含胰腺和胰周坏死组织、界限分明炎性包裹的囊实性结构。

全身并发症

  • 器官功能衰竭:如呼吸衰竭、循环衰竭以及肾衰竭等,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循环衰竭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低血压或休克,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无尿和血清肌酐升高。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持续存在将会增加器官功能衰竭发生风险。

  • 全身感染:重度急性胰腺炎病人若合并脓毒症,病死率为50%~80%,主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也可有真菌感染。

  • 腹腔室间隔综合征:急性胰腺炎引起炎症渗出和脏器体积增加,可以引起腹腔内压力急性升高,导致循环障碍和组织坏死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 胰性脑病:可表现为耳鸣、复视、语言障碍、肢体僵硬、昏迷等。

慢性胰腺炎

胆总管狭窄

慢性胰腺炎好发胰头纤维化,从而造成胆管下段的狭窄。

胰瘘

即胰管破裂,胰液外流至腹腔、消化道或者体外,这可能会进一步导致胰腺假性囊肿、胰源性胸腹水。

胰腺假性囊肿

因胰管破裂梗阻,胰液渗出聚积于胰腺周围,从而形成纤维组织包绕形成的囊性肿块。

胰源性门脉高压

主要是胰腺进行性纤维化,压迫血管引起狭窄、痉挛,血流缓慢和内膜损伤以致血栓形成,最终导致门静脉高压,门静脉压增高常易出现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胰源性胸腹水

胰源性胸水、腹水常并存,可能是由于胰管堵塞或破裂、胰腺假性囊肿破裂等原因,导致胰液渗漏,形成腹水,胰液损伤膈肌,进入胸腔形成胸水。

胰腺癌

恶变机制尚不明确,胰腺癌死亡率高、治愈率很低。

就医

患者出现腹痛症状就医后,医生会通过询问患者或其家属了解病程发展史,并做体格检查,初步判断病情之后,再进一步做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来诊断胰腺炎,同时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明确病因。

就医指征
  • 患者出现持续性轻度腹痛,可择期预约门诊进行就诊。

  • 当患者出现急性腹痛、严重到坐立不安程度或无法找到更舒适姿势时,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 具备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伴有一过性器官功能衰竭或伴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而不存在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者,要定期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并持续评估,积极防止病人进展为重度急性胰腺炎。

  • 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且伴有持续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病死率较高,应及时就诊,如后期合并感染则病死率更高。

就诊科室
  • 胰腺炎急性发作就诊于急诊科。

  • 专科综合治疗选择消化内科。

  • 胰腺炎合并并发症需要手术者可选择普外科治疗。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

  • 呕吐后腹痛是否有所缓解?

  •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剧烈腹痛难忍、头晕等症状)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有无暴饮暴食、酗酒?

需要做的检查

对于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检查方式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急性胰腺炎

血液常规

大部分患者早期的白细胞计数久会升高,高达(10~20)×10^9/L,并会出现核左移。急性胰腺炎血象多有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升高、核左移。

胰酶测定

  • 淀粉酶:急性胰腺炎发病6~12小时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

  • 尿淀粉酶:急性胰腺炎发病12~14小时升高,持续1~2周。

  • 血清脂肪酶:急性胰腺炎发病24~72小时升高,>1.5U,持续7~10天。

生化检查

急性胰腺炎发病72小时后,C反应蛋白>150mg/L提示胰腺组织坏死。血糖升高,急性胰腺炎血糖>10mmol/L常反映胰腺坏死。急性胰腺炎低钙血症,血钙<1.5mmol/L,提示预后不良。

影像学检查

  • B超: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初期24~48小时行B超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胰腺组织形态学变化,同时有助于判断有无胆道疾病。

  • CT:必要时行增强CT或动态增强CT检查,急性胰腺炎根据胰腺损伤的严重程度分级为A~E级。A级为正常胰腺。B级为胰腺实质改变,包括局部或弥漫的腺体增大。C级为胰腺实质及周围炎症改变,胰周轻度渗出。D级是除C级外,胰周渗出显著,胰腺实质内或胰周单个液体积聚。E级指广泛的胰腺内、外积液,包括胰腺和脂肪坏死,胰腺脓肿。

慢性胰腺炎

血液检查

白细胞可在合并其他感染如胆道感染等可升高,血糖可升高,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或者口服葡糖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对于慢性胰腺炎的患者,并未诊断糖尿病时,应每年定期检查血糖。

胰酶测定

血淀粉酶可轻度升高,在急性发作时可显著升高,如果患者存在胸水、腹水,则可以检查到胸、腹水的淀粉酶含量升高。

影像学检查

  • X线检查:可发现钙化斑、活结石是诊断慢性胰腺炎的重要依据。

  • B超:在胰腺实质内可见点状、线状回声增强,主胰腺管扩张不规则、管壁回声增强等,可观察胰管形态改变,可以通过超声判断胰腺的基础情况,但因其敏感度不高,所以仅用于慢性胰腺炎的初步筛查。

  • CT:CT是显示慢性胰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清楚显示胰腺的增大或缩小、轮廓改变、胰管改变等,能够更清晰的了解胰腺及其周围情况。

病理学检查

主要用于胰腺癌与慢性肿瘤的鉴别,但这是一项有创检查,所以在临床上不是常规应用的一项检查。

诊断标准

急性胰腺炎

至少需要符合以下3项标准中的2项。

  • 急性发作的中上腹痛症状。

  • 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正常值上限的3倍。

  • 符合急性胰腺炎相应影像学特征。

慢性胰腺炎

具备2或3可确诊,具备1和2为拟诊。

  • 典型反复的上腹痛。

  • 影像学检查提示胰腺钙化、胰管结石、胰管狭窄或扩张等。

  • 病理学有慢性胰腺炎特征性改变。

  • 有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表现。

鉴别诊断

胃十二指肠穿孔

有长期溃疡病史,突然发病,腹痛剧烈可迅速波及全腹,腹肌板样强直,肝浊音界消失,X线透视膈下可见游离气体,血清淀粉酶轻度升高。两者一般通过胃镜检查鉴别。

急性胆道疾病

有胆绞痛发作史,疼痛多在右上腹,常向右肩、背放射,Murphy征(墨菲氏征)阳性,血尿淀粉酶正常或轻度升高。胰腺炎疼痛多在中上腹,起病较急,可通过病史、血液检查鉴别两者。

急性胃肠炎

发病前常有不洁饮食史,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及腹泻等,可伴有肠鸣音亢进,血、尿淀粉酶正常等。胰腺炎无不洁饮食史,一般通过血液检查可鉴别。

治疗

急性胰腺炎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综合治疗原则是早期液体复苏、动态评估病情发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脏器功能支持、积极防治局部及全身并发症。慢性胰腺炎治疗目的是去除病因、控制症状、改善胰腺功能、治疗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周期
急性胰腺炎短期治疗,慢性胰腺炎长期治疗。
一般治疗

急性胰腺炎

  • 禁食、胃肠减压,主要目的是减少胰腺分泌,使胰腺得到休息。

  • 液体复苏,维持病人血流动力学,改善胰腺微循环。

  • 部分病人容易合并器官功能衰竭,需要采取相应器官功能代替与维持治疗。

慢性胰腺炎

  • 禁酒、戒烟、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长期脂肪泻病人应注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及维生素B、叶酸以及适当补充各种微量元素。

  • 胰酶可以治疗因消化不良引起营养障碍和腹泻,还有一定的疼痛缓解作用。

  • 短期间歇有计划的采用肠外营养或空肠营养支持治疗。

药物治疗

急性胰腺炎

  • 应用抑制胰液分泌及抗胰酶药物,如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

  • 镇痛和解痉药物,如哌替啶类止痛剂。

  • 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

慢性胰腺炎

  • 服用止痛药、胰酶制剂和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 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

手术治疗

急性胰腺炎

  • 包裹性坏死,占位效应引起的进行性胃肠、胆道梗阻;坏死性积液伴有持续疼痛,考虑胰管离断综合征等患者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 高度怀疑感染性液体积聚或已证实感染性液体积聚的坏死性胰腺炎病人,使用抗生素保守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则考虑外科引流。

  • 怀疑或已经证实胆源性胰腺炎病人,如果符合重症指标可行鼻胆管引流或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慢性胰腺炎

内镜介入治疗,主要用于胰管减压和取石。

预后

急性轻度胰腺炎患者在积极、有效、专业的治疗后,可在一周左右康复,一般无后遗症。如果病因并未去除,复发的几率很大,通常可由急性胰腺炎转换为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由于并发症多,无法根治,后期生活质量较差。

能否治愈

部分胰腺炎可治愈。

能活多久

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没有发生感染,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如果出现异常的腹痛,需要立刻进行复诊,如果没有上述症状,则半年左右复诊。

饮食

注意饮食卫生,养成有规律的饮食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及进高脂高蛋白饮食等,并继续戒酒戒烟。

饮食调理
  • 轻型急性胰腺炎病程短,短期禁食,不需肠道或肠外营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先施行肠外营养,待病情趋向缓解,则考虑实施肠内营养。

  • 疾病恢复后,超重者忌吃油炸、油煎食物,炒菜宜用植物油,少食动物内脏、蟹黄、虾子、鱼子等含胆固醇高食物。

  • 忌用剌激胰液分泌食物,如鸡汤、咖啡、辣椒、芥末等以及萝卜、洋葱、韭菜等易胀气蔬菜。

护理

对于有发热反应的胰腺炎患者,应当注意发热护理,及时根据患者的体温变化给予对应的护理措施,并且应当注意患者的疼痛护理,适当帮助病人解除紧张情绪,必要时应用解痉止痛的药物。

日常护理
  • 少食多餐,适时、适量,防止过饱、过饥、暴饮暴食。

  • 绝对禁酒、禁烟。

  • 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开展运动,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

  • 避免受寒、淋雨和感染,保持情绪稳定。

病情监测

多加注意是否有胰腺炎复发的相关症状,定期复查血尿淀粉酶、彩超及CT。

预防

建立良好生活习惯,对预防胰腺炎疾病的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一定益处。

预防措施
  • 及时治疗胆道疾病,例如预防肠道蛔虫,及时治疗胆道结石以及避免引起胆道疾病急性发作的诱因,都是避免引起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措施。

  • 戒酒。

  • 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 经常运动,防止肥胖,目前认为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运动有慢跑、游泳,避免久坐不动。

  • 避免受寒、淋雨和感染,保持情绪稳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胰腺炎的症状饮食及治疗
关注胰腺
慢性胰腺炎
内科学:急慢性胰腺炎的诊治
小朋友,为什么会得急性胰腺炎,具体是个什么过程?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
胰腺炎检查,诊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