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同宪:南京梧桐情愈浓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文/夏同宪

看到一种树,就让人想起一座古城;到过一座古城,就让人爱上一种树。这是所有与这座古城有缘的人共有的特殊感受。
那树是梧桐树,那古城是南京。没有梧桐树,不成南京。来到南京,随处可见梧桐树。城里的树,树里的城,构成了一幅南京的绝美画卷。
南京梧桐树的高大确实让人称奇!来到南京,就会对梧桐树充满仰慕、难忘、震撼的感觉,不由得想去细细品味和阅读。

然而,南京的所谓梧桐树并不是国人记忆中的梧桐树,准确的说叫法国梧桐树。
一直以来,我也以为南京的梧桐树就是孩童时老人讲的能招引凤凰的梧桐树。后来才知道,梧桐树并非一种,且并不是南京的街道旁的法国梧桐树。
其实,传统意义上的梧桐树,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乡土树种之一,叶翠枝青,亭亭玉立,有青桐、碧梧、青玉、庭梧等别称。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历代先民都把梧桐树视为吉祥之树,是高洁、忠贞、挺拔、美好的象征。因此,古时宫廷、民宅都喜欢种植,以求引来凤凰。
由于历史的演进,我国的梧桐树早已不再是一种普通的植物。从凤栖梧桐的神话传说,到寓桐于情的精神寄托,梧桐树所孕育的文化底蕴经历千年的沉淀,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
遗憾的是,传说中的梧桐树因为生长缓慢、经济价值低,而逐渐被人们淘汰。现在的年轻人几乎见不到了,似乎已成为人们遥远的记忆。
而法国梧桐树由于生长较快,树形高大,枝叶交错,冠如巨伞,蔚为壮观,夏日几乎完全遮住了树冠上的阳光,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 ,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是,我国梧桐树与所谓的法国梧桐树属性不同、形似不同、习性不同、价值不同、果实不同,本来就不是一个家族的”弟兄”。可是,现代的人们对梧桐树的概念也许已经模糊了。因为法国梧桐树的普及和深受人们喜爱,称呼也就约定俗成而在意念中被同化了。或许人们也把国桐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内涵也寄情于法国梧桐树了,不然怎么有那么多文人墨客把她作为梧桐树而不惜笔墨的纵情歌颂呢?
然而,追根溯源,所谓的法国梧桐树并不是舶来品,她的原产地是中国云南。我国园艺学家陈植将其定名为悬铃木,属悬铃木科。因为云南曾是法国的殖民地,当年南屏街道两旁广植悬铃木,夏可乘凉,冬可避风,蔚为壮观。法国人十分欣赏,便移植在巴黎的香格里拉街道两旁,后来又被纷纷繁育栽植到欧洲各地。英国牛津人又将云南的三球悬铃木和北美的一球悬铃木作亲本,杂交出新品种二球悬铃木,取名“英国梧桐”。
近代中国,列强纷纷在上海划分租界。法国人选择悬铃木作为行道树,在上海法租界内大量种植。当时中国这种行道树非常少见,国人发现法国人栽植的这种树叶和梧桐树叶长得相像,于是“法国梧桐”的名字就传开了。
我们应当感谢那位法国传教士1872年在南京石鼓路种下第一棵梧桐树,开创了南京将其作为行道的历史。相传孙中山非常喜欢,缘于此树是三球悬铃木 ,可象征三民主义。因此,便在南京广为种植。

当年,为迎接孙中山灵柩移回中山陵举行奉安大典,国民政府又在南京修建了从下关码头至中山陵的迎榇大道,沿途栽种数万棵梧桐树,成就了今日南京绿荫蔽日、连绵不断的梧桐树盛景,留下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总之,无论多少种传说,也不论科属如何,我认为称其为南京梧桐树最为妥贴。因为,不管是几个球的悬铃木,都跟法国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并且,所谓的法国梧桐树原产地是中国,无论树龄的时长、树形的高大、树木的数量,其他城市都无法望其项背,冠军非南京莫属,堪称世界第一,称其为南京梧桐树实不为过。
民间传言,当年蒋介石爱一个人,倾一座城。知道宋美龄特别喜爱这种梧桐树,蒋介石为了讨夫人的芳心,不仅倾城广植,还在宋美龄34岁生日时,专门建造了一座美龄宫,用法国梧桐树将美龄宫装饰成一串宝石项链,送给夫人做礼物。网友称: 这是世界上最牛的项链,是蒋公当年对爱妻的浪漫表白。
每年深秋,紫金山上的景色因之独特,陵园大道凭此美丽非凡。两侧的梧桐树酷似举世无双的金色项链,美龄宫就像璀璨的绿宝石吊坠,美得让人心醉。这条世界上最美的项链,仿佛还在讲述蒋、宋的旷世爱情。

与其说宋美玲爱梧桐树,不如说南京人民爱梧桐树。南京人民若不爱梧桐树,梧桐树就不会延续生长那么多年,就不会长得那么高大挺拔,那么耸入云天。
其实,不仅是民国时期南京栽种梧桐树,真正大规模种植是在解放后。南京首任市长刘伯承对郁郁葱葱的梧桐情有独钟,带领南京人民掀起种植热潮。梧桐树在大小街道和雨花台、玄武湖、栖霞山等地茁壮生长起来,成为点缀古城南京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道路的不断拓宽延伸,南京梧桐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无论走在哪一天路上,目光所及之处无不闪现梧桐树的高大身影。
南京梧桐树确实高大,足有俩人合抱之粗的随处可见。每株都犹如魁梧的男子汉翩然挺立,树枝在高空摇曳又像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披肩长发飘逸洒脱。她们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成为南京市民闲来临窗阅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行走在那些浓蔭遮蔽的梧桐树下,都会引起人们许许多多的遐想。
时至今日,南京街道上那些参天的梧桐树茸茸如海。就像一串串翠绿的项链,串连起中山陵、明孝陵、阅江楼、莫愁湖、玄武湖、朝天宫众多名胜古迹。又像一簇蔟美丽的鲜花,亲密地拥抱装点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那是游客心底挥之不去的南京印象。遮天蔽日的梧桐树荫里,随意指点一处,都是南京的文化名片。近代的南京,演绎了许许多多惊天动地、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梧桐树下的那些路、那些街、那些巷都仿佛在静静的回忆......
颐和路的梧桐树下有许多名人故居、旧时政要宅邸,至今保护的很好。两旁梧桐树整齐排列、遮天蔽日,走在路上就像走在一条绿色长廊中,意境非凡。
中山东路、中山南路、中山北路、太平南路、中央路、莫愁路、汉中路、陵园路等许多宽阔的道路,两旁高大的法国梧桐郁郁葱葱,行走期间通身都是沁入心脾的凉意。          经历过动荡年代的南京,如今仍保存完好的一栋栋精致的民国建筑,还在梧桐树下诉说那一段段或是浪漫或是哀切或是荡气回肠的古城旧事。
如果说总统府见证了近代百年的如盘风雨,那么门前牌楼和石狮旁饱经沧桑的梧桐树,就见证了伟大祖国天翻地覆的变迁。
那些明朝、清朝、民国的府邸都曾落户于长江路,由此衍生的明代“词曲文化”、清代“红楼文化”、民国“建筑文化”仍在此闪耀着迷人的风采。被梧桐树覆盖的三步一个景点五步一个遗存,共同见证了南京城的兴衰浮沉

作为十朝都会、六朝古都,南京有着悲痛欲绝的国恨家仇,也有情深义重的生离死别,一段段故事将南京沉淀成一座文化历史厚重的古城。
每一条大路、每一条街道、每一条小巷上的梧桐树,如同城市的音符,轻轻弹奏着鸣响百年的旋律。每一棵梧桐树,都在翻读荏苒时光中的无穷故事,收藏下数不尽的历史经典。
经历了人间磨难的梧桐树, 在历史的风雨中洗礼,与古城一起生长,与古城同忧共患。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梧桐树与古城南京一起走过历史的烽火硝烟......
雨花台是解放前许多革命先烈壮烈牺牲的地方,苍劲挺拔的梧桐树, 簇拥着烈士群像纪念碑,留下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五台山、清凉山、燕子矶、草鞋峡等多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地,一方方拙朴的石碑,一排排高大的梧桐树,无声的记录着民族的苦难。那些肃立的梧桐树,哪一棵树下没有先辈们的痛苦和血泪!
燕子矶边,大江东去,涛声激荡。我仿佛听见烈士们的呐喊从历史深处传来,涛声与呐喊声震撼着我的灵魂。那一棵棵高大的梧桐树,不正是烈士们的鲜血浇灌的吗?不正是英雄们的理想在茁壮成长吗?可以说,梧桐树是南京历史的见证人,是无数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牺牲的革命先烈的不朽化身!

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忘过去,是为了更好的走向未来!我们在树下漫步,应当想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必须无比珍惜!
风雨中的那些梧桐树,享受过温暖的阳光,也承受过天边无常的苍凉。风雨过处,枝枝叶叶互相簇拥发出的沙沙声音,时而如浑厚绵长的陕北民歌信天游,时而像抑扬顿挫的唐诗与宋词......
那一阵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声响,亲切的叩击着耳鼓。每天,我的窗台上都会扑进一缕缕透过梧桐树叶的蓬松阳光,斑驳地洒落在案前正在书写的诗稿上,生发出无尽的灵感和激情。
有时,梧桐树静立晴空,寂寞无声。那是在默然中述说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唯愿能够荫庇一方的坦荡。
于是,我能体悟到梧桐树瞬时寂寞的意境。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伤感,不是哀怨世态炎凉的孤寂,而是一种深思后的淡定,一种宁静和沉着的成熟。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慷慨自然,任凭风雕雨蚀,日月如晦,叶长叶落,均待以一种从容淡泊的态度!
是的,在南京的梧桐树下漫步,一年四季里,可以春听鸟语,夏听蝉叫,秋听虫鸣,冬听雪声。虽然没有果实,但我们收获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历史,一种情趣,一种心境,一种深邃,这难道不是更可珍贵的成果吗?

无论何时,南京的梧桐树都是古城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然而,正因为南京梧桐树与国桐一样有着四季更替的不同风景,枝枯叶落的演进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古人将国桐比喻为人世间悲饱含欢离合之泪的爱情,南京梧桐树又何尝不是文人墨客寄托爱情的载体呢!
由此,我想到了白朴的《梧桐雨》和白居易的《长恨歌》。古人善悲秋,他们把飘落的梧桐树叶喻为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开局很灿烂,结局却很悲哀。在权利和爱情都失去的时候,唐玄宗苦闷彷徨,无所寄托,在梧桐树下盘桓,慨叹“空对井梧阴,不见倾城貌。”过往的美好时光成了痛苦的追忆。
一阵雨打梧桐树叶的声响,惊醒唐玄宗思念杨玉环的旧梦。独自面对贵妃画像,伤心夜听梧桐雨,深感繁华已逝,盛景不再,只剩下孤独寂寞的悔恨和哀怨,由盛至衰的人间悲剧何等沧桑跌荡!绵绵长恨,印证了一代天子因重色而误国的无限感伤。
蒋介石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灿烂的爱情之后,换来的是人民的唾弃和江山的丢失。人民的江山终究是人民的,不是少数独裁贪婪者所能窃取的。

伴随着深秋飘零的梧桐树叶,离开枝头漫天飞舞着,或是在街道旁静美的沉思。好似在演绎一生的繁华,唱诉一生的兴衰,追忆一生的是非。
我又想到丰子恺笔下的梧桐树,并不是一味沉浸于悲秋之中,而是以一种相对平静的态度对待生命的过程。童年的天真稚嫩,青年的朝气蓬勃,中年的从容泰然,老年的淡定沉稳,似乎都能从梧桐树从春到秋的生长过程中得到启示。伤春悲秋固然是梧桐树绵延的诗意内涵,而四季轮回、生生不息则更是梧桐树传承的美学气韵。树木尚且如此,人生更当亦然......
欣赏南京的梧桐树,就是读一部南京的历史。我不仅读的是绝美的风景,柔美的人情,凄美的爱情,也读到了残酷的战争与民族的血泪。当然,我也读到了祖国的传统与文化,民族的骨气与抗争,人民的不屈与奋进,城市的发展与进步!总之,我读到了许多许多......
如今,梧桐树下的南京人生活不知要比过去幸福多少倍,年轻恋人的爱情不知要比那些帝王将相甜蜜多少倍!

作者简介

夏同宪,笔名夏天阳光,曾在部队从事新闻工作,有千余篇新闻作品在全国和部队各级报刊电台发表,百余篇(首)散文、诗歌被各类报刊杂志采用,并多次获奖。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往期链接

夏同宪:黄河之歌(组诗)

马明府/夏同宪:线上净网清毒   线下重拳出击——新沂警方成功侦破一起特大贩卖“笑气”犯罪团伙案件

夏同宪:你那一抹绿,是北国的骄傲!(组诗)

夏同宪:阿尔山群雕拾零(组诗)

夏同宪:马陵山的秋天(外一首)

夏同宪:阿尔山景群雕像(组诗)

夏同宪:寄情阿尔山(外一首)

夏同宪:故乡,是我永远的愁(外一首)

夏同宪:骆马湖上,那一轮明月(外一首)

夏同宪:故乡的回望(外一首)

夏同宪:春暖花开,我等你凯旋归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遍布上海街头的法国梧桐既不是梧桐树,也不是从法国引进来的
梧桐,一个多世纪的南京情怀……
关于我国行道树之王法国梧桐与中国梧桐的区别及市树选择研究分析
事关梧桐,南京,和家园
在“火炉”里,植物怎么活下去?
“法国梧桐”:法国“盗用”中国的原产地(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