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5岁少年考入中科大 家校合力因材施教养成“六边形战士”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布了2023年少年班录取结果,来自广州外国语学校初三年级的梁晓旸名列其中。未满16岁的他,将直接跳过高中阶段,于今年9月进入大学学习。与许多人想象中不一样,晓旸几乎没有上过机构培训班。除了拥有过人的天赋之外,他的成长经历充分体现了父母科学启蒙和学校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六边形战士”过五关考入中科大  

回忆起考中科大少年班的经历,晓旸用了“过五关”来形容:2022年9月,中科大发布了少年班报名公告,广州外国语学校出具了推荐信,推荐晓旸参加初审。不久,手握高中物理联赛二等奖和综合成绩保持在年级前二十名的晓旸通过了第一关“简历初审”。今年5月,他在广州参加了初试,考核数学和物理,顺利通过了第二关。第三关便是高考。今年2月,正在读初三的晓旸转入高三备考,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和生物。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晓旸一模成绩为550分,到了四月中下旬的二模,他的成绩提高到了595分,最终在高考中取得了635分的好成绩。高考结束后,晓旸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中考备考。

“如果考不上中科大,还是得读高中,所以中考该考还得考。”他说,尽管经历了高考,中考也并不是可以“闭眼过”,毕竟历史、道德与法治等科目有很多内容都需要背,而他已经整整四个多月没有碰过初中内容了。神奇的是,从高考到中考,经过不到两周的复习,他中考分数竟然高达758分。中考出分后两天,他抵达合肥,在中科大参加为期一天半的校园综合测试,第一天是现学现考,教授们讲授大学的数学和物理专业知识后,马上进行考试。第二天是集体面试环节,考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表述以及团队协助能力。7月15日,中科大公布少年班录取结果,广州有4名学生入选,而晓旸是其中唯一的初中生。

在老师们眼中,晓旸堪称“六边形战士”,他不仅文理兼优,二外德语还达到了A2级,即熟练会话的水平。虽然是理科竞赛生,但他非常注重文科的学习。

让班主任陈良翘印象深刻的是,晓旸非常喜欢人文类书籍,有一年暑假作业是阅读《北大历史课》这本书,选择制作手抄报,写读后感或者历史论文。晓旸是全年级唯一提交论文的同学,有摘要、有关键词、有论述,是一篇非常标准的学术论文。更让老师称道的是晓旸的专注。无论什么课堂,他都很专心地看老师的板书和PPT,哪怕初一初二校内数学对于他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他依然学得很认真。无论多喧闹嘈杂的环境,只要他一进入学习状态,便会自动形成一个屏障,外界的纷纷扰扰都与他无关。他的初中语文老师,副校长李理表示,当她在语文课上提问一些有难度,充满思辨性的问题,都会想听听晓旸的答案。“他给出的回答未必是标准答案,却总是有想法和深度的。他上课的时候不见得很活跃,但眼睛总是滴溜溜地转,始终在深入思考,这个孩子身上的钻研精神,确实是非常可贵的。”李理说。

“感谢父母没有给我报很多课外班”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晓旸基本没有参加过校外学科培训,小学阶段也几乎没有参加过各类“牛娃标配”比赛。数学主要靠父母教,英语靠点读笔自学。晓旸的妈妈是中学数学老师,爸爸是大学数学教授,对于孩子的数学启蒙,爸爸主张玩中学,生活中学。

“学语言需要语感,学数学也需要数感。“晓旸爸爸说,在孩子两岁的时候,他开始教孩子数数,三岁开始培养扎实的计算能力,坚持每天一练半小时。”不需要做多难的题,关键是要准确、快、灵活。例如孩子算98+99-97,我就会让他观察规律,选择最简便的办法,用98-97+99,还会用花生、瓜子等给他摆一摆,让他有更直观的认识。“晓旸爸爸说。

到了小学阶段,孩子学习几何,晓旸爸爸也非常注重联系生活。例如在讲三角形的高,如果只是讲顶点到边的垂直线段是高,遇到钝角三角形,小孩子就容易想象不出来。晓旸爸爸会让孩子把钝角三角形想象成一个建筑物,底边是地平线,从顶端有东西掉下来,经过的路线就是高。

对于孩子建模能力的培养也是紧贴实际:带孩子开车出游的时候,针对不同路段的限速不一样,让孩子思考如何计算行程时间。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在生活中思考数学问题的习惯,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渐渐具备了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学会了自学。

小学六年级开始,晓旸便在爸爸的引导下学习大学数学。“他没有专门学过奥数,也不太懂得一些技巧性的解题套路,但对数学的思考和理解都是比较深入的。

“至于英语,晓旸并没有从小接受启蒙,上了小学之后才开始跟着学校学口语。三年级时,父母给他买了《新概念英语》青少年版,晓旸用点读笔跟读自学完第一册,并在小升初时入选了广州外国语学校的摇号大名单。

“我非常感谢爸爸妈妈没有刻意地'鸡’我,没有给我报很多课外班把我的时间都填满。如果给把我搞得太累,可能我会丧失对数学和物理的兴趣。”晓旸说。晓旸爸爸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因势利导,而不是拔苗助长。“孩子小学的时候,一周大概有四天的时间,我会给他讲数学,每次大概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开始之前,我都会问他学一下这个知识好不好,如果他想学,我就讲,他不想学,我就不强迫。”在整个启蒙过程中,晓旸获得了极其宝贵的内驱力和自学能力,为他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了初中,除了跟着老师学习,晓旸还经常泡图书馆,“啃读”艰深的理科竞赛书籍,从中汲取养分。

图说:梁晓旸和父母

为每一个学生搭建适合他们的发展平台

作为一名理科竞赛生,晓旸对于母校广州外国语学校充满了感恩。“我们的校训是博学雅正融和,学校的整体氛围也是这样的。同学之间有非常多的交流,彼此间的谈话是有营养和有思考的,我们甚至会探讨许多哲学话题。”更让晓旸感到快乐的是,广州外校的课堂是充满了思维碰撞的,有很多课本之外的启发,非常注重对能力的培养,所以无论是哪一科的课堂,他都收获颇丰。而部分科目的分层走班制,也让他得以接受更适合自己的教育。晓旸的父母表示,将孩子送进广州外校后,在学科学习方面他们就基本放手交给学校了,家校之间形成了非常“丝滑”的教育衔接。学校非常注重发现和发掘不同学生的潜能,并为他们规划最优的发展路径。此前一直专注于数学竞赛的晓旸,便是在初二下学期,被慧眼识英才的物理教练杨宏斌挖掘,转到物理竞赛的赛道,跟高中的师兄师姐们一起训练。虽然初二下学期才开始竞赛训练有点晚,但坚信晓旸是一棵好苗子的杨宏斌从周一到周五,利用每天放学后六点到七点这段时间对他进行培训,半年后,晓旸便参加了高中物理联赛,在与高中生的同场竞技中拿到了二等奖,成为了他报考中科大少年班非常重要的敲门砖。

在对晓旸进行个性化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党总支书记林伟洪多次与家长进行了深入沟通,了解孩子的备考需求,并召集相关老师开会讨论,为晓旸量身定做了一整套培训计划,老师们陪着他一路通关,从学习、生活、心理方方面面为他保驾护航。“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有需求,我们都要尽最大的可能,去满足他的发展需求。”林伟洪说,近年来,广州外国语学校花大力气搭建竞赛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招聘竞赛教练,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孩子有这方面的需求,那么学校就要为他们搭建最好的平台。在晓旸的父母看来,广州外校对于优秀的标准是多元、多维的,因此学校提供丰富的课程和舞台,去给与每一个孩子适合他们的发展途径和施展舞台。“晓旸总跟我们说,他身边有很多优秀的同学,每个人在各自领域都有值得他学习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孩子在自己感兴趣且擅长的领域找到自己,发展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这也是我们作为家长最认可学校的地方。”晓旸爸爸说。

图说:梁晓旸和老师们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晓星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庄小龙

视频拍摄/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庄小龙

视频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婷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访国际物理竞赛【理论实验】双冠王张意飞妈妈
家庭教育专家讲述:矮爸爸和让人高看的女儿
从中科大少年班主动退学的孩子
周涛:教育中的人格养成
惨痛教训:一次失败的自主招生经历
2020如何考入中科大少创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