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例 | 380期】双肺多发结节CT影像病例,快来挑战吧!

图1 胸部正位片示双肺多发结节。

图2 CT肺窗图像示右上肺结节,边界清晰,直径0.5-2.5cm。

图3 同一时期下肺层面CT肺窗图像示双肺多发结节,沿血管及支气管分布,邻近肺纹理无受压、牵拉等改变,部分病灶位于胸膜下。

图4 4个月后复查CT,肺窗图像示右上肺肿块,边缘毛糙,肺内可见纤维条索影与胸膜相连。

图5 为6个月后再次行胸部CT增强扫描,示右上肺病灶进一步增大,不均匀强化,右上叶支气管呈“鼠尾状”狭窄及闭塞,右上叶肺不张。 

【影像诊断】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ulmonary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PEH)

【手术病检】

为明确诊断遂行开胸手术。术中探查:肿瘤位于右上肺,质硬,肿瘤累及右上叶支气管开口及右上肺动脉前干,肺门、隆突下及上纵隔可见明显肿大淋巴结,与上腔静脉、奇静脉、肺动脉干等紧密粘连,右中下肺多发结节呈鱼肉样。术后病检:(右上、下)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伴多组淋巴结转移(图6)。免疫组化:右上肺肿瘤TTF-1(-),VIM(+),CK8/18(+),CD31(+),CD34血管(+) ,FLI1弱(+) ,FⅧ灶(+)。右下肺结节CD31(+),CD34血管(+),FⅧ(+),FLI1弱(+)。术后给予'吉西他滨+多西紫杉醇'方案化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诊断要点】

PEH 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易与肺部其它疾病相混淆,包括肺癌、肺转移瘤、肺结核、结节病等。本病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肺部肿块及双肺多发卫星样小结节灶,常具有沿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血管分布的特点。但最终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讨论】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ulmonary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PEH)是一种罕见的血管内皮来源的界于血管良性肿瘤与肉瘤之间的肿瘤,无特征性临床症状,可有干咳、胸痛、呼吸困难及体重减轻等。影像学表现常易被误诊,确诊需依赖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由于病变往往呈多中心性生长而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组织学上PEH改变有一定特征,PEH瘤细胞呈上皮样形态,肿瘤细胞常围成椭圆形的细胞内管腔结构,形成单细胞血管腔,内有红细胞。这个形态学表现说明了肿瘤具有向血管腔分化的特性。肿块边缘延伸入肺泡腔,并穿过Kohn孔蔓延,而不破坏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泡壁。

PEH的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性,但根据本组病例及结合文献资料,笔者认为有几点征象可供诊断时参考。

① 主要表现为肺内单发或多发的、单侧或双侧肺内大小不等结节,短时间有增大、融合趋势。双侧多发结节通常<2cm,或为肺内肿块伴有卫星样小结节。初诊时常将本病误认为是肺癌或>

②动态观察双肺病灶逐渐增多、增大。本例经动态观察,发现右上病灶由结节逐渐发展为肿块,最终导致支气管狭窄和阻塞。

③ 笔者还观察到PEH病灶主要沿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及血管分布,这符合PEH 的生长方式。

④ 另外一些非典型的CT征象包括弥散的磨玻璃影、不规则间质增厚等,也可能合并双肺结节。其形成原因是肿瘤细胞在小动静脉周边腔隙内增殖所致。而本例在复查过程中发现右肺门及右上肺肿块周围呈“磨玻璃样”改变,并逐渐增大、密实,边缘血管支气管束不均匀增厚,呈细长毛刺样改变。

⑤ 病灶在组织学上钙化常见,但在影像学上较少见。若长期或治疗后观察,可以看到广泛钙化。

本例曾行右下肺结节活检考虑肺淀粉样沉积症,主要由于淀粉样沉积症病理上表现为不定形的嗜酸性物质,镜下为粉染絮状物;PEH中肿瘤细胞嵌入嗜酸性基质内,在PEH 少细胞区未能找到肿瘤细胞而导致误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呼吸系统】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
张嵩开课啦(6)
COP,你了解吗?
影像学习笔记丨肺部——肺部转移瘤
三大肺内原发淋巴系统病变,你都知道吗?
【肺部影像系列】淋巴瘤肺浸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