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在哪里?| 第四版美国重型颅脑损伤诊疗指南重磅发布!


【Ref:Nancy Carney. Neurosurgery. 2016 Sep 20. [Epub ahead of print]】

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ANS)和美国神经外科医师代表大会(CNS)刚于《Neurosurgery》在线发布了新版重型颅脑损伤(TBI)诊疗指南(第4版),这是时隔9年后最新的TBI诊疗指南。神外资讯已获得官方授权,将组织国内数位医师,对指南各章节进行翻译。我们将以专栏的形式连载呈现给大家,敬请期待!


今天首先为大家分享的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胡锦教授和神外资讯编辑团队第一时间编译的新版指南概要新旧指南差异对照表,欢迎阅读。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指南原文

更新的治疗指南

1去骨瓣减压(DC)  推荐级别 IIA

对弥散性重型TBI患者(无实性占位),及1小时内颅内压(ICP)升高超过20mmHg持续15分钟、且对一线治疗无效患者,不推荐使用双额DC改善预后(该预后系六个月后由格拉斯哥扩展评分(GOS-E)评估)。但是,该术式已证实可降低ICP并缩短ICU住院天数。

为降低重型TBI患者死亡率、改进神经功能预后,较之小额颞顶减压,推荐使用大额颞顶减压(不小于12×15cm或直径15cm)。

与第三版指南差别:DC为本指南新增内容,之前DC被归入手术指南。

2预防性低温治疗  推荐级别 IIB

为改善弥散性TBI患者预后,在早期(2.5小时内)及短期(伤后48小时),不推荐使用预防性低温治疗。

与第三版指南差别:第三版指南通过meta分析阐述了低温治疗与常温治疗的疗效差别。本次研究因纳入高级别研究(2级及以上),而不再使用meta分析。

3高渗疗法

剂量为0.25-1g/kg 体重的甘露醇能有效控制升高的ICP。应避免动脉压过低(收缩压<90mmHg)。

对于有小脑幕切迹疝症状或非颅外原因所致的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ICP监测前需限制甘露醇使用。

与之前版本指南的差别:目前广泛肯定高渗治疗在处理严重TBI患者中的作用,但缺乏相关高级别研究证据。制定第三版指南推荐方案相关文献并不符合本次指南文献纳入标准。

4脑脊液引流  证据级别 III

较之间断引流,零点水平在中脑平面的连续脑室外引流可更为有效地降低ICP。

可考虑在伤后12小时内,对初始GCS评分小于6分患者行脑脊液脑室引流,以降低ICP。

与之前版本指南差别:该观点为第四版指南新增内容,脑脊液引流可能可以有效降低ICP。

5通气治疗  推荐级别 IIB

不推荐延长使用预防性过度通气(二氧化碳分压≤25mmHg)。

推荐过度通气作为临时措施用以降低颅内高压。

伤后24小时内,当脑血供显著减少时,应避免过度通气。

过度通气时,推荐测量颈静脉血氧饱和度或脑组织氧分压以监测供氧。

与之前版本指南的差别:名称由过度通气更改为通气治疗。

6麻醉、镇痛和镇静  推荐级别 IIB

为预防颅内高压进展,不推荐使用巴比妥类药物诱导EEG下的爆发性抑制。

对于正规药物及手术治疗无效患者,推荐使用大剂量的巴比妥类药物治疗控制颅内高压。

尽管丙泊酚可用于控制颅内压,但不推荐用于改善死亡率或6月后预后。需要注意,大剂量的丙泊酚将导致显著并发症。

与之前版本指南差别:无。

7类固醇药物  推荐级别 I

不推荐使用类固醇药物改善预后或降低ICP。对严重TBI患者,禁忌使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因其与死亡率增加有关。

与之前版本指南的差别:增加CRASH对照试验对于发病后6月预后研究结果。但具体建议方案无改变。

8营养支持  推荐级别  IIA

推荐至少在伤后5天-7天内对于不能主动进食患者给予基础热量补偿。

推荐级别IIB

推荐经胃-空肠营养以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

与之前版本指南的差别:更加强调早期给予营养及给予途径,其余无变化。

9感染预防  推荐级别 IIA

当预期效果优于手术相关并发症风险时,推荐早期气管切开以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但是,尚无证据证实早期气管切开减少可死亡率或院内肺炎。

为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推荐口服聚维酮碘,其可能增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风险。

推荐级别 III

抗菌剂包被的导管可能预防脑室外引流期间导管相关感染。

与之前版本指南差别:删除“插管的围操作期使用抗生素以降低肺炎发病率”的推荐意见。本指南处理两个新问题:1. 预防通气性肺炎。2. 预防EVD相关的感染。

10深静脉血栓预防   推荐级别 III

低分子肝素或小剂量普通肝素可结合器械预防使用。但是,有颅内出血增加风险。

除了弹力袜,若脑损伤稳定且预期效果优于颅内出血增加风险,可以考虑药物预防。

尚无充分证据推荐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首选药物、剂量及时机。

与之前版本指南差别:弹力袜的使用被纳入药物性预防措施,机械性预防为常规标准预防手段。本指南推荐为特指TBI的深静脉血栓预防。

11癫痫预防  推荐级别 IIA

不推荐使用苯妥英或丙戊酸预防后期外伤后癫痫(PTS)。

当预期效果优于相关并发症风险时,推荐苯妥英用于降低早期PTS癫痫发病率(伤后7天内)。但是,早期PTS与不良预后无关。

就预防早期PTS的效果及药物毒性而言,较之苯妥英,当前尚无充分证据推荐使用左乙拉西坦。

与之前版本指南差别:无。纳入6个新研究。

更新的监测指南

1颅内压监测  推荐级别 IIB

推荐使用ICP监测数据治疗重型TBI患者,以减少在院和伤后两周死亡率。

在所有可能挽救的TBI(复苏术后GCS评分3-8分)且头颅CT异常患者中,推荐监测ICP。异常头颅CT是指颅内血肿、脑挫伤、脑肿胀、脑疝或基底池受压。

在重型TBI患者头颅CT正常时,满足以下两点,需考虑行ICP监测:年龄>40岁,单侧或双侧运动体态,或收缩压<90mmHg。

与之前版本指南差别:纳入两项新研究。

2脑灌注压监测 推荐级别 IIB

治疗重型TBI患者,推荐使用基于指南的建议以减少两周死亡率。

与之前版本指南差别:第三版指南中,CPP管理与相关阈值为合并叙述,排除一个三版指南中纳入的研究。

3高级脑组织监测 推荐级别 III

颈静脉球监测动静脉氧压差,可为决策治疗提供信息,并可减少死亡率,改善伤后3月及半年的治疗结局。

与之前版本指南差别:第三版指南中,监护与相关阈值为统一阐述。本指南将此话题更名为高级脑组织监护。III级推荐中的动静脉氧压差在第三版指南中为论述观点而非处理建议。移除三版指南中脑组织氧含量测定的处理建议。

更新的阈值推荐

1血压阈值   推荐级别 III

在50-69岁患者间维持收缩压≥100mmHg,及15-49岁或>70岁患者中维持收缩压≥110mmHg,可减少死亡率并改善预后。

与之前版本指南差别:通过新证据修改处理建议。本研究只关注TBI相关的血压值管理,脑组织氧含量的管理被纳入高级脑组织监护部分。

2颅内压阈值 推荐级别 IIB

推荐ICP>22mmHg时给予处理,因该数值以上与死亡率增加相关。

推荐级别 III

可结合ICP值和临床及头颅CT表现用于治疗决策。

与之前版本指南差别:新纳入2项研究,并替代3版指南中的II级建议。

3脑灌注压(CPP)阈值  推荐级别 IIB

考虑到生存及有利预后,推荐的CPP目标值介于60-70mmHg之间。60或70mmHg是否为脑灌注压最佳极小阈值尚不清楚,可能取决于患者的自身调节功能。

推荐级别 III

使用容量扩增维持脑灌注压>70mmHg时,避免使用侵袭性操作。由于成人呼吸衰竭风险,可考虑升高血压。

与之前版本指南差别:第三版指南中,CPP的管理与阈值为统一阐述。新纳入9项研究,并重写处理建议部分。

4高级脑组织监测阈值 推荐级别 III

<50%的颈静脉氧饱和度可作为阈值并予以避免,以减少死亡率并改善预后。

与之前版本指南差别:本指南将该项内容重命名为高级脑组织监护。三版指南中的颈静脉氧饱和度的建议被保存,脑组织氧含量监护被重新提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赵剑斓德国科隆大学医学院郑锋上海长征医院徐涛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胡锦教授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TBI治疗指南新旧差异对照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阈值:尚未确定
JAMA N:颅内压的最佳干预阈值到底是多少?
颅内压:生理学和监测的最新进展
2015 AHA/ASA 自发性脑出血最新诊疗指南
神经重症患者如何补液?最新欧洲指南《NIC患者液体治疗指南》
严重脑外伤的ICU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