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文昌街道后寨小学  教师:史丽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是与学习相关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为倾向。在教学当中,如果能正确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一定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对学习乐此不疲呢?下面就我的一点教学经验,粗浅地来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要激发学生认知的内驱力

1、精心设计导语,诱导好奇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精心设计起始课,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要“一探究竟”的冲动。学生好奇心强,一个悬念、一个亟待弄清的疑问,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我针对这一特点,巧设悬念,巧用多媒体课件,诱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如《鸟的天堂》一课教学中,巧用电化教学,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当学生面对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优美的音乐,进入其声可闻、其景可观、其物可赏的境地时,板书课题后可以设疑:“你能用语言描绘你所见到的景色吗?‘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样的导语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好奇的心态,急切地希望了解课文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转化为欲“一睹庐山真面目”的认知内驱力。所谓的将乐贯穿于教学之中,也就是这个道理。

2、对教学语言进行艺术处理。

教师要艺术地处理讲课的语速、语调、手势、表情等,不断调节教学节奏,讲到课文的主要地方就把速度放慢;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就变得低沉……当学生注意力分散,忽然听到教师或高昂或低沉,或急促或缓慢的声音,看到教师或喜或悲,或忧或愤的表情时,不禁自问:“咦,怎么回事?”认知内驱力重新被调动,注意力又集中到课堂上。如在探讨“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深进泥土里”这句时,我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学生兴味盎然,有的动手作画,凭借简笔画介绍榕树的奇特、繁茂;有的反复吟诵,以声传情:好奇之意、惊讶之感、喜爱之情……一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二、激励学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1、确定合理的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和动机可以互相转化,学习目的常常是产生学习动机的诱因,并对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起支配和调节作用。教学中,我经常运用赞扬和鼓励的语言来激励学生,并且教学方法也是有变化的,应该是循循善诱,一步一步让学生走向成功,多用启发式,先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一般在课堂提问时,常常会遇到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是摇头或是答出些“擦边球”的话,教师在考虑时间的情况下应该慢慢引导,多给学生些问题,一步步把其引向正确的答案,这时,学生会豁然开朗,“哦,原来如此”,于是信心大增。

2、巧设情境,不断深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用单纯以灌输语言材料为目的的教法,而应通过创造各种较贴近生活实际、自然愉快又令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清除他们的紧张、焦虑情绪,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所谓“成功的喜悦”是指学生达到预定目标的一种愉快的感情体验。当学生从成功中看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时,就能产生“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动机。每一个学生从内心来说,都希望能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表扬,这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认真地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去创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会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札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教师资源频道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