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明珠:“老上海”吃西餐

上世纪80年代,西餐对上海人来说很时髦,从点菜规矩到用餐礼仪,样样新鲜。

怀旧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被年轻人明目张胆抢去了,怀的旧年代越来越近。最近看见人写老上海的西餐,定睛一瞧,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事,怎么就老上海了呢?刚要发出老阿姨洞穿世事的笑声,突然刹车,提醒自己,80年代老上海,四十年一晃而过,这句话好像已经很顺口了。

改革开放之前,上海西餐店营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跌宕起伏,到上世纪70年代末纷纷复活,我那时在所谓的“上只角”绍兴路出版社上班。隔壁办公室有一位“大师兄”是“资产”出身,居住在高尚地段,懂很多生活享受的事,我们经常在工余听他津津乐道描绘。讲到吃西餐,听众可以插嘴的只有自己家里做土豆色拉,烧罗宋汤,而大师兄说,不不不,那算什么西餐,俄国家常菜,到了中国已经变得像啥样子,我带你们去“莱茜”吃正宗英美式西餐,刀叉餐巾高脚酒杯,枝形吊灯,服务员西装领结,一只手摆了背后帮你斟酒,你享受过吗?那时有位刚刚分配来的77届大学生,拼命鼓动我们一道去开洋荤,大家AA制。

莱茜西餐社就在离出版社很近的陕西南路上,平时路过只有透过玻璃窗张望的份,传说中的西餐规矩很大,就怕踏进去不会点菜,不会拿捏刀叉出洋相,现在有大师兄领路,我们七八个同事下班后组团,推推搡搡进了店门。大师兄显然做过功课,他一口气帮大家都点好了餐,每人一份汤一份色拉,再点了葡国鸡、炸鱼排、红焖小牛肉之类大家一起分吃。红酒我们都说不要吃不要吃,其实是担心太贵。大师兄说,现在美国新进口的可口可乐可以试试,来一瓶可口可乐,一瓶百事可乐。总算高脚酒杯没有被服务员撤下去,得以享受到他的西式标准服务。

虽然有大师兄保驾护航,大家对于雪白餐巾到底放在膝盖上还是扣在下巴下吃不准,或许应该压在盘子底下?西餐刀拿右手,叉拿左手,那么切开肉之后刀叉要不要换过来。还有调羹,大师兄说,舀汤要由外往里,这个难度实在太高,为啥啦?七嘴八舌向大师兄抱怨。大师兄满头大汗,用食指放在嘴唇上求大家不要喧闹,讲起来也是一群有文化的人,太坍台了。等到一份葡国鸡上桌,还未等到大师兄警告,大学生伸手推到桌子当中去,顿时手指被那个碗烫得跳了起来。大师兄说,葡国鸡是焗出来的你们懂吗?啥叫焗,就是超高温烤出来,奶油烧鸡盛在碗里,上盖厚厚一层起司,进炉焗完,里外温度都超过一百摄食度,用手碰要闯祸的。那么喝可乐,啊呸,一个女生喝了一口大叫是咳嗽药水啊,比咳嗽药水还要难吃,要西了要西了……首次聚餐变成一场闹剧。第二天办公室算账大家掏钱,价格有点高,空气中浮着一层尴尬,大师兄颇为丧气,嘀嘀咕咕不知在说什么。

过了几周,大师兄忍不住透露秘密,老上海原工商界精英联合起来成立了协会,在上海恢复了几家老字号商店,其中有一家新利查西餐馆开在广元路,请到以前的老师傅掌勺,服务员班底都是资本家子女,大师兄的太太原先待业,现已当上了西餐馆女招待。哇,太好了,我们再去吃!大师兄心无芥蒂,带了更多同事开往新利查。他太太长得娇小、漂亮,有些羞涩,大多数服务员都是新上岗,业务生疏。西餐店摆设规格不高,味道却很不错。店经理帮我们排了很长的餐桌,配好了经济实惠的西餐,80年代老上海,因内部有人照应,我们用餐没上次那么拘谨,大师兄再次当上指导员,这顿洋荤开得皆大欢喜。

80年代开始施行对外开放,上海人一时迷信西餐,谈恋爱约会觉得喝咖啡比喝茶洋气,吃西餐比吃中餐高档。陕西路长乐路红房子西菜社的法式焗蛤蜊、牛尾汤,四川中路德大西餐馆的炸猪排,淮海中路襄阳公园旁边天鹅阁的龙虾意面,淮海中路上海西餐社的烤牛排都是一心追求的美味。现在我遥想“老上海”吃西餐,犹记得我们年轻的胃,油光光的唇与闪闪发亮的眼眸,青春的笑曾经如此恣意。


关于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上叠梦】“老上海”吃西餐
吃牛排
西餐的用餐礼仪(一时半会看不完,需要的时候再查也好)
风土识小|海派文化的味道与风气
西餐中刀叉摆放含义
1人吃牛排不敢去厕所?西餐内部员工:刀叉这样摆,下班都没人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