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叔敖守得云开见月明:国很有一套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世上不是缺少人才,而是缺少发现。但是,真正人才,也不是一朝一夕便出现的,于是贤君选人要等待时机,而有能之士也要等待时机,明主才会出现。

   在楚庄王即位之前,楚国的内政可谓经历了长期的混乱。楚庄王的爷爷楚成王意图争霸中原,被晋国在城濮之战中打败,不久却又祸起萧墙。起初,原定商臣为太 子,但不知怎的,楚成王居然发现商臣眼如黄蜂,声如豺狼,生性残忍,想改立公子职为太子。商臣得知后,便积极发动叛乱。

孙叔敖

  公元前262年,商臣率领宫廷卫队冲进成王的宫殿,成王喜吃熊掌,这时红烧的熊掌尚未烧热,成王请求等吃完熊掌再再杀他。商臣说:“熊掌难熟。”他怕夜长梦多,外援到来,就催促成王上吊自杀,自己即位为楚穆王。穆王在位十二年,死后由其子侣即位,是为楚庄王。

   楚庄王即位后,楚国的实权操纵在大贵族若敖氏、令尹斗越椒手中,他们结党营私,排斥贤良,根本不把国君放在眼里。楚庄王不甘大权旁落,受人摆布,为了让 斗越椒的阴谋彻底败露和了解朝中哪些是贤臣,他伪装沉湎声色,三年不理朝政,在暗中观察局势,等待机会。三年后,楚庄王羽翼已丰。但是一个人的智慧再多也 是有限的。要治国,首先就得选一批忠贤之臣,才能促使国势日趋强盛。于是楚庄王便派虞邱帮他选贤能之士来协助他。

  虞邱受命一直留心查 访。经过多方观察,虞邱了解到:苏敖,字孙叔,大家都叫他孙叔敖。公元前606年,令尹斗越椒趁庄公北伐时,作乱杀了忠臣苏贾。为躲避灾祸,苏敖侍奉母亲 逃回家乡种田度日。他从小有胆有识。一次在田里玩耍,看见一条两头蛇,很是惊骇。因为传说两头蛇是不祥之物,见者必死。孙叔敖恐怕再让别人见到而因此丧 命,就把这条蛇打死深埋了。年事稍长,孙叔敖奋发读书,研究文韬武略,为人所称道。虞邱认为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贤才。于是征得楚庄王同意,亲自去请孙叔 敖。

  孙叔敖得到了虞邱的引见下,拜见了楚庄王。庄王为了验证孙叔敖的才学,就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孙叔敖从容作答。君臣畅谈一天,越谈 兴致越高。楚庄王兴奋地说:“论见识和韬略,朝廷大臣无人能与你匹敌!”说完,马上拜孙叔敖为令尹。孙叔敖推辞说:“我出身于田野农舍,骤然执掌令尹大 权,怎么让众人信服呢?大王若有意用我,就把我排在众臣之后吧。”楚庄王却坚信自己的眼力:“我已经知道了你有这份才能,请不必推辞了!”孙叔敖见庄王如 此信赖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只好挑起了令尹的重担。人们听说孙叔敖担任了令尹,都纷纷赶来向他道贺,热闹之际,偏偏有个老者却身穿粗麻布衣,头戴白帽, 俨然一副吊丧的打扮,随在众人之后。孙叔敖闻听此事,忙整理好衣冠,出来迎接老者。他谦虚地问老者:“我才疏学浅,不能担此重任。您来是有什么话开导我 吗?”老者说:“身处尊贵而对人骄傲,百姓就不再亲近他;位高责重而滥用权力,君主就会讨厌他;俸优禄厚而不知足,祸患就会降临。”孙叔敖一听,再次施礼 道:“说得好!我很愿意再听听您的教诲。”于是,老者又叮嘱:“地位愈高愈要谦逊,官职愈大愈要谨慎,俸禄优厚千万不要贪痢无厌地索取。如果您牢记这三句 话,就可以使楚国得到治理了。”孙叔敖连连称是。上任后,他牢记老者的话,日夜操荣,协助楚庄王处理政事,“施教导民”。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他在短短 的几个月内,就使整个楚国“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出现了一派升平的景象。

  孙叔敖治国,在经济上很有 一套办法。他不仅推行垦茺政策,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还鼓励百姓顺天应时,因地制宜地开发楚国众多的山林资源。秋冬季节,他让人们到山上伐树采竹,到了春夏 季节,利用江河多水的时机,再将竹木运出。这样,不仅国家增加了有用之材,百姓因此也获得了更多的收入,“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楚国的经济不断发展 起来,国力大增。

  孙叔敖还是一位工程、水利专家。在他主持下,楚国在淮水流域修建了一个著名的水利设施——芍陂。芍彼在今安徽省寿县 安丰,又称安丰塘。这里原来荒凉低洼,东、南、西三面是贫瘠的山区,即连绵起伏的大别山。春夏山洪下泄,水灾时有发生。孙叔敖命人在北面修筑了一座大堤 堰,将东面的积石山、东南的龙池山和西面的龙家山的山脚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大型的水库,周围200余里,山洪河水灌注其中,并通过水闸,控制蓄水泄流,不 仅有效地防治了水患,还可灌溉大片农田。芍陂的建成,对社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虽然历代因战乱等原因,芍陂时废时兴,却一直保存到今天,经过后代 的整治,灌区面积日益扩大,千年水库仍然焕发着青春。人们不会忘记孙叔敖首建芍陂的历史功绩。

  作为百官之长的令尹,在春秋争霸的战争 中,孙叔敖特别重视整军习武。据《左传》记载,他制定了楚国的带兵法典,使步卒和车兵互相配合,规定行军时,右面的步卒要紧随车辕运动,左面的步卒要跑到 前面去寻找柴草供宿营之用,并派出先锋侦探敌情,中军策划战略战术,为全军的主导,后面有精兵押阵,随时准备增援策应。百官分类任职,见令旗所示,指挥部 下行动,使全军有条不紊,整齐划一,战斗力大大增强。楚庄王和孙叔敖率这支军队在公元前597年出征郑国,很快就攻破了郑国的国都,迫使郑国与楚订立了盟 约。这时,晋国得知楚国攻郑,便出兵救郑。于是,楚晋之间发生了继城濮之战后的又一次大战——邲之战。

  邲之战,楚胜晋败,是孙叔敖助成楚庄王霸业的一场决定性战役。此后,晋国势力日趋衰落,鲁、宋、陈、郑等国,相继归附于楚,楚军得以饮马黄河,成为雄视中原的泱泱大国。终于在公元前597年打败了晋国,成为中原霸主。

  当初,楚国的大夫们对出身微贱的孙叔敖担任令尹,都很不放心。后来,看到他办事井井有条,对事物的分析,判断都很准确,为政也十分灵活。待人谦虚诚恳,无不佩服,称他是“子文再生”(子文是楚成王令尹,以贤能著称)。

   由于孙叔敖辅君有功,楚庄王屡次要赐与他封地,他不为富贵所动,婉言谢绝。他对儿子说:“大王曾多次要封我城邑,我都未接受。一旦我不在了,大王必定还 会封给你城邑,到时,你一定不要接受大家都想得到的肥沃土地和城邑。”后来,孙叔敖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便又告诫儿子说:“我死了以后,如果你穷困潦 倒,可以去找优孟帮助。”优孟是楚国的一位艺人,幽默滑稽,能言善辨,深得楚庄王欢心,又好以谈笑讽谏政事。孙叔敖知道他是一个贤才,平素就待他相当好, 所以让儿子在遇到困难时去找优孟。

  孙叔敖的儿子孙安按照父亲临终指示,仍回家种田打柴度日,虽然父亲当过令尹,可家中却一贫如洗。他 遵循父亲的遗言,找到优孟请求帮助。优孟了解以他的窘境,深表同情,就对他说:“你不要走远了,楚王一定会招聘人的。”于是,优孟穿戴起和孙叔敖身前一样 的的衣帽,模信孙叔敖的言语动作。过了一年多,他学孙叔敖的一言一行都惟妙惟肖,连楚庄王和众大臣都难辨真伪。优孟又将孙叔敖为相的政绩编成歌曲,演唱于 庄王,庄王听罢,想起孙叔敖生前的贡献,身后未给妻儿留下一寸封地,无限惭愧,不胜感慨。他谢过优孟的提醒,立即召来孙叔敖的儿子,要封一块好地。孙叔敖 的儿子想起父亲生前的嘱咐,坚决辞谢,只请求封于寝丘。庄王不予强求,便使其在寝丘食四百户赋税。按楚国的惯例,功臣的封地经过两代就要收回。但由于寝丘 之地人皆弃之,孙叔敖家族的封地与世无争,相传了十几代。由此可见,孙叔敖的智慧,就在于懂得不以人之所利为利,善于从不利之处,寻求自己的长远之利。

   古有“毛遂自荐”的故事,这是比较积极主动地为自己谋求发挥才能的作法。但这样做有很大的风险,你做成功了,是你应当成功,你失败了,人家说你自不量 力,主动的后果反而导致被动,孙叔敖的聪明便在于伺机而动,不主动请缨,但机会来了也不放过,这才是明智之人的明智之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勿为楚相
楚乐:雅俗共赏,金声玉振(3)
优孟智谏楚庄王
荆楚历史名人:孙叔敖的事迹典故
两千年前那场戏
一生铭记邓宗汉老师讲的两个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