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PF】艺术介入的社区营造与规划思考
 
当今城市的发展已进入都市美学时代,艺术介入城市开始成为一种趋势,成为介入社区营造的重要手段。作者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刘雨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张珊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鲍梓婷在《规划师》2016年第8起撰文,文章从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意义入手,从公共空间、社区产业和社区文化三个角度探讨了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方式,指出艺术介入社区不仅是创造物质空间,还是对艺术文化的融入、艺术产业的发展及艺术空间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政府各界力量的协助,又需要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
当今社区营造的发展与特征
1.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发展特征
艺术介入社区营造具有多种社会功能,首先是审美认知功能,人们在生活中通过对艺术的鉴赏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社会和历史,以美启真,通过美的事物实现对真的认识;其次是审美教育功能,艺术社区的居民通过对艺术的欣赏活动,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其思想、情感与追求产生了变化,通过艺术作品感受和领悟人文精神。艺术在此背景下被强调和重视,逐渐成为社区营造、复兴场所精神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在西方,自21世纪以来,文化规划与艺术规划已被视为一种普遍的方法,在追求和强调社区认同的基础上,关注文化发展如何推动城市地区或社区的全面复兴与可持续发展。
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显示但比显示更具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并且是语言表达的重要补充方式。艺术所固有的独特性、差异性,以及表现集体意识的典型性,可以与社区营造的宗旨产生共鸣。艺术介入公共空间,表现为存在或设置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创作。在此基础上,艺术更广泛地介入到居民生活、私人空间乃至社会议题等领域。以艺术为沟通媒介,促使民众交流互动,共构社群的文化认同,是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真谛,其根本目的不在于创作的成果,而在于在创作过程中建立的社区发展互动机制。

2.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意义
(1)通过艺术传递社区价值
不同于私密空间中的艺术,社区中的艺术彰显的不是个体或者一部分人的审美趣味,不是艺术家情感宣泄的个人艺术,而是反映了公众的文化诉求,体现了社区居民的生存境遇,因此社区中的艺术传递了社区精神价值,包括社区的历史、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和市井风俗等。反过来,社区文化通过艺术媒介表现出来,不仅让人更易接受,还让社区的精神价值传递得更久远。人们可以从艺术视觉形态中感受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解读生活的理想。
(2)促使居民关注生存空间与自然的关系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为了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无序、无节制的掠夺,不仅使人与自然的关系疏远,还使两者之间形成紧张的状态。可喜的是,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态文化意识已经复苏,设计师们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把尊重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存,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作为空间表达的主题,通过视觉形式展现由人们对自然的掠夺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窘状,试图唤醒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3)激发居民产生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
21世纪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沟通跨越了距离的障碍,却带来了“远距离的拉近,近距离的疏远”。从小地域范围看,人们的沟通减少了,相互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正在消失。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的需要,无疑是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一种理论,通过艺术还原共同的历史记忆,促进人们的交流,增进对社区的认同感。

3.当前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问题与挑战
(1)艺术介入整体观念较弱
从公众角度看,由于公共意识还未在艺术界普遍确立,艺术多数还是艺术家的个体行为和思想主张的视觉呈现,公众极少对公共空间的艺术品发表评论,“公共艺术”在我国大陆地区发展还未成熟,对于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研究相对于韩国、新加坡、我国台湾地区还较弱。另外,我国大陆地区对于艺术介入社区营造还未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予以支持。
(2)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规划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规划种类并不完善,艺术介入社区无法通过规划手段在城市中统筹安排。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规划在传统城市规划体系中是缺失的。目前涉及的相关内容仅有文化设施规划以及某些专项性的文化规划,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旅游规划及公共文化设施规划等,内容分散交叉,且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规划。其中,艺术手段通常仅仅作为某些孤立的、片段式场所的营造方法,而缺乏一种整体引导,如作为总体规划独立的专项章节,或形成政策性的总体指引。在现行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中,也缺乏对文化用地完善和系统的分类体系,以及对相关土地使用兼容性的分析。对文化、艺术空间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地方场地尺度的详细规划层面,仅作为文化景观小品而存在,对文化创意、艺术活动的场所考虑不足。
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核心议题与主要策略
核心议题
一般而言,社区营造系针对不同种类的社区议题而展开行动,日本的宫崎清教授主张将这些议题区分为“人”“文”“地”“产”“景”五大类。在艺术介入社区营造过程中,这五大类具体表现为:①“人”指人力资源。社区居民在艺术环境氛围中能够认识到自身社区的价值,以艺术的形式表达社区的议题,并在社区活动中形成强烈的凝聚力和社区归属感。②“文”指文化资源。地域的文化以艺术的形式得以表达,增加居民的接受度和参与度,促进艺术与文化的交融。③“地”指自然资源。艺术促进当地地理环境的保育并发扬特色,如成片的花海可形成摄影基地④“产”指产业资源。当地产业与艺术的结合,促进产业的提升和运营,进一步衍生新的产业。⑤“景”指景观资源。艺术介入社区公共空间营造,创造出优质的生活环境、独特的生活景观,提高居民的生活满意度。
上面提到的五类议题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通常以三种手段进行思考与落实:空间规划与设计、产业提升、文化传承。空间是人、艺术与环境进行结合和交融的平台,产业作为社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作为社区的内涵与集体回忆的呈现,三者相互促进,密切结合。艺术的介入必将伴随着空间改造设计、产业转型提升及文化艺术产品的衍生等一系列的变化。社区营造作为艺术介入的结果,同时也是艺术介入的基本手段。
例如,日本越后妻有地区是艺术介入社区营造、复兴社区发展的典型案例。越后妻有地区位于日本新泻县南部,距离东京约2小时火车车程,由毗邻的十日町市、津南町两地组成,是多山的平原地区,分布着200多个村落,以传统的农业耕作为主要生产方式。随着社会生产从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向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离开他们生息的土地,藉由教育与工作向城市转移,导致大量农村民宅被空置,学校也逐渐被废弃。1996年出生在新泻县的日本当代艺术策展人北川决定用艺术来拯救农村,邀请国际艺术家进行创作,以修复人与土地的依存关系。通过举办艺术祭,鼓励艺术家进入社区,与村里的老人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义工一起,融合当地环境创造出近200件充满当地风土人情的艺术作品,散落在村庄、田地、空屋及废弃的学校等地方。艺术活动慢慢成为推动整个越后妻有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奇妙力量。

空间改造与设计
1.社区艺术规划
社区艺术规划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出现的新兴科学领域,它是为社区的艺术者、艺术组织、艺术教育基金和设施,以及需要进行艺术介入的城市空间与社区制定的市(县)范围内的发展计划。社区艺术规划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提高已有艺术品及空间的品质,依据具体环境特征对艺术品及空间的尺度、材质等进行适度限制,从而增加艺术品与环境的协调性;第二,统筹安排艺术品及需要艺术介入的空间布局,结合城市发展及社区更新的需要,统筹安排已有城市艺术品周边环境及需艺术介入的空间布局,并分类指引各类空间进行艺术化设计,使公共艺术在城市及社区中得以系统化,塑造丰富多样的社区环境;第三,制定引导并保障艺术介入实施的方式及机制,在规划的过程中需充分咨询、吸纳公众意见,为激发社区自主利用艺术介入社区产业及空间提供指导,并建构、组织有效的资金等保障机制,多方面引导、保障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实施。
例如,2012年美国芝加哥制定了城市文化规划,其理念是“Planning Culturally”, 凸显艺术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规划主要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空间角度、政策角度和文化角度四个方面进行规划:①利益相关者角度关注地区的艺术教育,吸引外界艺术家和创意专家;②空间角度关注提升和拓展社区文化资产,并为社区文化活动策划提供便利,如增加社区内文化区域面积,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参与艺术文化活动的机会;③政策角度关注加强文化产业能力建设以及优化城市政策及相关规定,如建立保障文化发展的资金保障机制、政府文化审批程序等;④文化角度关注地区文化价值和影响力的提升。芝加哥文化规划(2012年)鼓励全市范围内的艺术文化产业相关者参与规划,包括艺术行业的营利机构、音乐和娱乐业、通信和媒体业、时尚业、图书馆和餐饮艺术业等,致力于通过艺术文化激活城市活力。 
2. 艺术空间改造设计
在艺术空间设计中,关键的艺术空间类型有点式艺术装置及建筑、线状街道空间及面域艺术空间三种。点式艺术装置及建筑主要分布于社区的重要节点,如入口、交叉路口和公共建筑空间等。线状街道空间是社区内主要的交通道路,以线性设计满足人们通勤途中的艺术需求。面域艺术空间主要是社区内部较完整的开敞空间和艺术公共场所,如公园、开敞空间等 ( 图 2)。
(1) 点式艺术装置及建筑。
城市雕塑、家具等标志物以艺术的形式总结概括了社区的文化内涵,并以简洁、形象的语言进行表达和强化,有助于人们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空间感知。例如,上海市静安广场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建筑装置作品——《韧山水》。建装置本身在这里被理解为一组开放的景观, 犹如城市中的“山水盆景”,以柔软轻巧的姿态介入整个场地。建筑装置本身既是艺术品,又是承载其他活动的空间,一系列公共活动事件在这“山水盆景”中陆续展开,这里既是实验场,也是剧场、展场、市场和游乐场(图3),它激发了城市活力和创造力,并以建筑的方式展现出开放的城市精神。而日本的越后妻有地区则是巧妙地将社区内的空屋改造成点式艺术品(由于人口外流、老龄化严重,在乡下很多房屋、学校等建筑被空置,称作“空家”或“空屋”),艺术家们通过对建筑的各种功能性的改造,使这些空屋变身为艺术品、博物馆、旅店和大学生的活动中心等,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
(2) 线状街道空间。
线状街道空间是社区网络的重要连接体,以丰富的艺术空间设计形成的街道,可较大程度地提升居民生活及通勤过程的环境质量。艺术性的街道空间连接社区各个重要节点,增添社区活力,促进社区空间内涵的完整。例如,澳大利亚悉尼市中心横跨阿尔蒂莫(Ultimo)路的废旧火车道被改造为空中公园,通过多层次的艺术空间设计,提供看台、座椅、剧场、儿童游乐区、乒乓球台及草坪等公共设施,连接起社区各个重要区域—中央火车站隧道、唐人街、情人港、公园及各种文化教育媒体机构,除作为当地居民的交通通道外,也成为舒适宜人的休憩场所。
(3) 面域艺术空间。
面域艺术空间以整体和成片空间塑造具有艺术标志性的活动空间如公园、创意园等,其既是社区活动的空间载体,也是社区文化及社区内涵的重要体现。例如,日本越后妻有地区原本成片的田野在艺术家的改造下变成了面域艺术空间,各式各样的艺术品因地制宜地点缀在田野中,使整片田野变成了天然的“美术馆”。艺术家们试图通过艺术品增强对“里山”的表现。日本的“里山”是指山村故乡的风景,是大部分出生在地方小城或乡下的日本人心中的理想和归宿。在高度城市化的今天,“里山”文化更受重视。内海昭子2006年的作品《为了那些失落的窗》(For Lots of Lost Windows) 中增描述到,在广阔的田野间树立起一个类似窗框的装置,更有白色的窗帘随风飘荡,人们通过“假窗”以眺望的视角观看清津川、芋川这些司空见惯的场景。作品《梯田》是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象征作品,描绘了传统耕作稻米的情景,由诗文、梯田风景和农夫的雕塑共同构成,融合了“米”和“农”的主题。田野中的艺术品浓缩了越后妻有地区的农耕文化,成为地区的标志,同时也未影响土地原本的使用功能。

产业提升与转型
地方产业本身源自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过程势必会对当地产业带来较大影响。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策划者通过引入艺术文化资本,增加了地方吸引力,并间接地培养了地方艺术人才,借由“策”与“展”,在艺术家的引发下,形成新的“以人为本的文化资源”。由此增加了就业机会,带来了观光经济、人力和财力资源。艺术祭促使当地旅游产业的兴起与发展。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参观门票约3900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90元),由于艺术祭分布较广,艺术品种类较丰富,参观游览时间为一周左右,从第一届约16万人次的人流量发展到2015年约50万人次的人流量。艺术祭带来的客流直接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住宿和购物等商业的发展。艺术祭每三年一届,在闭幕期间,仍可通过林间学校、里山实验室等吸引周边团体到此开办工作坊、讲习所,以及开展野营活动。剧场、舞台与空屋均为学校和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培训场地,同时在非展览期间成为人们观察自然、体验民俗的目的地。经过十五年六届的运营,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以艺术驱动观光旅游的品牌效益已经形成。
艺术也为传统产业提供了支持,并帮助其实现升级。越后妻有松代地区将约 500hm2的梯田对外招募个体赞助认养,一年后赞助人会获得稻米收成的收益,以创新的方法支持传统产业,使绿地耕种方式得以延续。艺术祭还发起“根”计划,联合当地农民、艺术家和设计师,请设计师到当地考察,重新发现传统材料和工艺的美与魅力,赋予当地农产品和土特产更好的设计、包装以及品牌规划。越后妻有地区的各大美术馆商店的大部分商品是包装散发地域文化之美的大米、面条、猪肉脯、果酱和手工艺品,因此艺术祭还开办网上商店,为商品提供世界范围的销售渠道。越后妻有地区同时孵化了文化产业。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衍生出了一系列盈利性的宣传模式,在展期前,大地艺术祭的导览手册都会在全国书店兜售,内容涉及对作品的布点、艺术家、交通、食宿及观光线路的介绍;在展期后,举办方会出版艺术祭作品的相关书籍,同时创立独立的ROOOOTS品牌店,专门售卖艺术家利用当地特色材料制作的手工艺品。

文化产品的传承
精神文化是一个社区的内涵,它一方面以思想、记忆、感受等无形状态存在于市民的意识之中,另一方面则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得以保留、传达。以艺术的方式记录曾经的生活历史与文化习俗,交流着民族的精神情感与地方品格,传达着社区的形象气质和群体的智慧,便是艺术介入社区营造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新加坡甘榜格南艺术村是穆斯林聚居区,2016年新加坡百盛艺术节上,甘榜格南社区居民与两名社区艺术工作者合作完成了10幅在彩色花布上的大型画作,用另类艺术手法呈现芳林公园、四马路、亚拉街、百胜楼、哥罗福桥等甘榜格南的地标建筑(图4)。社区艺术工作者们希望通过这一活动与民众分享来自不同阶层、不同族群的艺术,也希望民众直接参与艺术活动,增强民众对文化遗产的认同感与责任感。
而在越后妻有地区,艺术祭的每个艺术品都是在当地完成的。艺术家们对当地文化进行了深刻思考和挖掘,努力将自己的作品融入到当地环境和当地文化中。“绘本与树木果实的美术馆”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创作,是由真田小学校舍改造的美术馆。北川弗兰邀请插画家田岛征三将校舍“活化”成立体绘本,田岛征三收集了最后3名毕业生的故事,并将其构想成为美术馆的主题。他将当地人协助收集的木材、树枝和果实等各种天然材料刷上鲜艳的颜色,组合成象征最后3名学生—由纪、由佳和健太的人形;在最后一间教室制作一座飞龙,象征学子们冲出校园,寻找未来。又如前文提及的《梯田》,也是以当地居民对于水稻文化深深的依赖为主题进行的创作。源于当地文化的艺术创作让当地居民产生了对故乡的思念,重新感受到了人与人、人与大地之间的联结。
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支持手段
1.政府支持是社区营造成功的关键
社区艺术是普通民众的文化需求,而政府能为艺术所做的,即创造一种能够促进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为所有艺术家提供更多机会的环境。
公共艺术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基金、开发商的“百分比”、私人资源捐助等,这种传统的资金赞助模式,使买单者的文化意志投射到艺术作品中成为必然。当社区艺术作为一种公共艺术代表的是整体社会需求的时候,建立一个合理的资金支持制度尤为关键。
例如,1959年美国费城立法制定了一项关于重建项目的合同条款,要求不少于1%的建设预算用于艺术创作。这一条款被称为“百分比”理念,该理念在欧洲极其盛行,体现了政府从政策法规上对艺术发展给予的有力支持。
又如,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在推广财政、宣传、组织和政策等方面均得到了所在地区文化厅、总务省、国土交通省等政府部门的支持。其中,项目内部的组织与运营机制及资金来源在最初两届由政府负担,从第三届开始才转向由民间文化艺术振兴财团、艺术基金和企业赞助共同支持。地方政府的观光交流部也参与到对艺术祭项目的推广与宣传工作中,有效打造着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品牌。新泻县政府推动了包括“市町村合并计划”“NEW新泻里内创计划”等在内的社区营造项目,鼓励和支持艺术家利用公共空间创作公共艺术。
2.外界力量介入有助于社区营造创新
当社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外界力量的介入可以为社区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如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规模堪称全世界最大的国际艺术节。
越后妻有地区的发展是多方力量协同合作的结果。据悉,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项目总资金有1/4来自当地政府拨款,1/4来自观众门票收入,另外1/2的资金来自不同的合作渠道。企业、机构以及志愿者小队是艺术祭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日乐思公司的会长福武总一郎自2003年起介入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项目,强有力地支持了其良性发展。由城市志愿者组成的蛇队志愿者 (Kohebi-Tai)小队在艺术祭发展过程中协助社会组织为当地居民策划活动、提供服务。由此可见,外界力量的介入及积极参与是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发展成功的重要因素。
3. 社区居民是社区营造发展的主体力量
艺术介入社区营造,体现的是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因此当地居民的参与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还是检验艺术作品是否符合社区精神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例如,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创办人北川弗兰,在大地艺术祭正式筹备至开展的四年半时间里,亲自到当地进行了2000场以上的说明会,才得到了乡亲们的理解和支持。居民将自家荒废的房屋及田地交由组委会和艺术家进行活化,并投入到艺术祭的筹备、布展以及后勤支援工作中。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与居民的深入参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又如,台湾自20世纪90年代实施社区总体营造计划以来,已获得较多相对成熟的经验,其中重要的一点经验便是当地居民自下而上地参与了社区营造。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6年8期
《艺术介入的社区营造与规划思考》
 
转载须知
由规划师杂志原创文章请遵循以下转载要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造镇:艺术介入乡村还是乡村介入艺术?
艺术如何成功改变乡村?|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2018
为什么今年夏天,大家都跑去了日本乡下?
空心村落满血复活,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艺术为乡村打Call,招揽50万游客,还美到爆!
日本越后妻有,如何用艺术复活了乡村旅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