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书生误国”?


所谓的王朝,必然传承历代,享国长久。

人类的任何王朝都是由精英阶层构成。抛开任何种族民族崛起之初没有文字的特殊情况之外(比如契丹阿保机时代、金国完颜阿骨打时代、后金努尔哈赤时代),基本上只要确立了本种族本民族的文字系统之后,所自然形成的精英阶层必然是知识分子阶层为主导,毫无例外。

也只有确立了知识分子阶层(精英集团)的统治,才有可能在国政大治的基础上,向外征伐,最终建立享国长久的王朝。反之,则必然成为转瞬灭亡的短命政权。

中国历史上短命政权之多,是足以印证这条铁律的。

唯有书生能兴国、灭国,古代人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蠢,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管理。所以要管理好一个国家,就得保证最聪明的人被提拔到统治阶层上,不论这一推选提拔的模式是汉人的举孝廉还是科举制,或者是诸如契丹等少数民族政权的“高招”,目的都是一样的。


培养合格的管理人才,在古代从来是高成本的投资。


中国古代很早就建立起所谓贤人政治的人治社会。

所谓周公姬旦握发吐脯,天下归心的故事,不仅仅发生在西周王朝中央政府。也发生在各个大大小小的刚刚建立的新封国的土地上。[1]

出土的大盂鼎的铭文上,写的明白,就是“若文王令二三正”了,也就是说盂去封国,要学习周文王姬昌,去招揽当地英才,为己所用。

总之,即便晚到西周王朝,中国一切的政治制度,皆是“对扬文武之休命,绍述古先之大业”[2]。

毕竟,夏商周王权时代,乃是中国文明萌生之初,真正能够跻身贵族,受到良好教育的贤人,少之又少。

任何诸侯封国君主要想治国理政,是少不了这些贤人辅佐。这就好像今天的公务员必须高学历才能当官一样。

而上古时代的教育资源更为匮乏,能够享受完整贵族教育一千人中未必有一人。

所以,我们总是断言中国古代政治最大弊端乃是人治社会是立不住的。

因为,中国古代培养一个贵族成本至为高昂。

即便是后世隋唐盛行科举,但是能够身登龙虎榜的进士和举人,都是举一宗族之力,几年几十年才培养出一个。

在这种情况下,古代社会也只能依赖人治,必然走向所谓的贤人政治。

因为法令再完善,法治再周密,一切政务也是要靠高素质的人去执行去审断去裁决。

只有我们明白这一点,才能明白《礼记》上的《中庸》一则哀公问政,问者有心,答者有因——

鲁哀公姬将[3]向孔子询问如何治国理政。

孔子答复说——

“周文王、周武王的政治措施,都记载在典籍上。

贤人在世,这些政策就得到实施;贤人去世,这些政策也就废弛了。

贤人的功效就是使政治快速清明,肥沃的土地的特性就是使树木快速生长。政事就像蒲芦一样(得到贤人就能快速清明)。

所以处理好政事关键就在得到人才!!!”[4]

所谓的贤人,就是至少是识文断字的读书人了,没有读书人,还谈什么推行所谓的文武之道呢?


要而言之,从商周一直到魏晋南北朝,之所以中国贵族门阀制度一直未能废除,乃在于真的是识文断字的人太少太少。要培养出一个所谓的书生太难太难了。


即便是隋唐兴科举了,有了印刷术的加持,培养出一个真正的书生,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至于中进士难度更大。古代科举,一人得中,乃是举整个宗族之力才能办到的事情。而现在读北大清华,靠一个家庭就可以支撑了。这是一。

科举三年开科一次,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也就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

而相比一下今天,北大一年招本科生大约3300人,清华也当差不多,合计6000人,大约只要20年的时候,就能培养出12万的清华北大毕业生了。这是二。


当我们理解了以上的问题之后,就明白为什么书生误国的说辞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正如今天,只要国家政权正常了,就要将最聪明的读书人输送到统治阶层的最高金字塔之上。

在古代也不例外。而一旦书生掌握了国家权柄,那么在他们的治理之下,推行善政则国兴,推行恶政则国衰国亡。


书生误国,恰恰是因为中国建立的有别于其他文明的文官制度而产生的后遗症。

既履其职,谋其政,则必然要担其责。

由于行政用人大率是按照文官制度科举制度去组织的。

一旦两宋明清的王朝灭亡了,老百姓就特别乐意念叨“书生误国”这四个字了。


可是,在人治社会,这国家要是不交由书生治理,这国家连稳定的一刻也不会有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宋代皇权—吏员体制向士大夫文官体制的演变
历史的裂变,才是科举产生的土壤
宋朝岭南科举进士人数激增,“荒蛮地”岭南是如何推进文教的?
科举』落榜书生张元的做法对科举制度有什么影响?[宋]
四、对明代赋税收入低等事实真正原因的探索1、明代科举的盛行与普遍化。
一文看懂明朝的科举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