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进山西-山西面食天下绝
2013年的山西之行对我是一次面食知识的扫盲。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到了山西才知道面食竟然有上百种的做法,很多都是我从未听说过的名堂。一般山西家庭主妇能用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做几十种面食,如刀削面、拉面、圪培面、推窝窝、灌肠等。到了厨师手里,更是花样翻新,达到了一面百样,一面百味的境界。据查,面食在山西按照制作工艺来讲,可分为蒸制面食、煮制面食、烹制面食三大类,有据可查的面食在山西就有280种之多,其中尤以刀削面名扬海内外,被誉为中国著名的五大面食之一。其他如大拉面、刀拨面、拨鱼、剔尖、饸饹、猫耳朵等多种,名目繁多,让人目不暇接。我此次山西之行品尝了一些山西面食,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是色、香、味和口感都名不虚传。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晋北、晋中、吕梁一带家庭主妇的拿手戏。她们将一大块热水和好的面团放于手背上,夹于中指食指中间,放置光洁石板一块,随手一拐、手托一推、食指一挑一卷,筋薄透亮的一个个栲栳便整整齐齐地码放在笼中,急火蒸10来分钟出锅后,浇上羊肉蘑菇臊子或葱油盐醋等,软筋适口、浓香不绝。
山西刀削面内虚、外筋、柔软、光滑,深受人们喜爱。一手托面,一手拿刀,直接削到开水锅里,其要诀是:“刀不离面,面不离刀,胳膊直硬手平,手端一条线,一棱赶一棱,平刀是扁条,弯刀是三棱。”要说吃了刀削面是饱了口福,那么观看刀削面则饱了眼福。
饸饹是山西民间常做的一种家常面。也叫河漏面,做法简单,先把和好的面放入特制的饸饹床(当地人叫“捺把子”)内,反复泵压手柄,器具压迫使面条从饸饹床下方的许多小孔压出,待压到一定长度后用刀或薄铁片把面条截断,下进锅里煮熟后配上各种浇头或打卤食用。起面速度快,味道可口,而且颇具观赏性。
拨烂子
碗秃是山西由来以久的风味小吃,最早是由清代厨师董宣发明,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具有面质筋道、滑爽可口的特点。碗秃的作法是:先用白面、温盐水、菜油等调和成糊状,然后盛入五寸小碟内上笼蒸熟,晾凉后即成。吃时既可凉拌又可热炒,一般夏天多以凉拌为主,具体办法是将碗秃切成小条,佐以醋、蒜泥、芝麻、香油等。热炒则是以山药丝等小菜放入锅中与碗托同炒,熟后香气扑鼻。
擦尖,看似面条,口感些许不同。制做时像擦萝卜丝的动作,力度很难把握。
做擦尖的工具
剔尖又叫拨鱼。做时先用面、水5∶3的比例加少许食盐和好面,然后用手蘸上水在面上拍好后置于碗内或铁板上醒放15分钟。下锅时一手将盛面的铁板向锅边倾斜,使面流向碗沿,另一手用专用的铁筷将碗沿的面往锅里拨,拨成两头尖,中间粗的小鱼形。
biang1 biang1面,陕西称裤带面,类似北京的揪片儿或抻片儿。
biang1 biang1 面店招牌,音为“biang1”的汉字是一个组合字,有多种写法,均无法输入电脑,常被代替写为“彪彪面”、“冰冰面”。biang1 biang1面主要通过揉、抻、甩、扯等步骤制作,面宽而厚,犹如裤腰带,口感劲道,食用时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各色调料。
biang biang 面字形歌谣
忘记名字了
石子饼的做法是将锅内的石子烧热,然后在热石子上烙饼。
石子饼
水煎包的做法很像上海的生煎包
手工制的平遥月饼
沾片子
馍拿在手里硬得像砖头,因水分少可久储不坏。吃的时候用手掰碎放入高汤。
公元13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两次来到山西,沿着“丝绸之路”将面食传入意大利。后来,意大利人也喜欢上了面食,将面食种类发展到了四百多种,可惜呀,他们学走了样,面条做成了空心的,馅饼的馅露在了外面,做成了比萨饼。两下一比中国山西面食更胜一筹莫展,既好吃又好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点10碗中国经典的面食,连老外也称赞不已,你都吃过吗
中国十大地方面条
荐读:谷风||吃 面
全国最霸气的9碗面
国内著名的六碗面,吃过一半的有口福!全吃过的人是吃货
喜欢吃面食的看过来,具有传统特色的5种山西面食,超正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