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证实验录》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刘某,女,14岁,北关小学学生,1985年8月23日初诊。先是伤于饮食,纳谷不化,大便溏稀。后复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身痒。初仅小便色黄,继则目睛亦黄。右胁胀痛,口苦思冷,舌尖红,苔黄腻,脉象浮滑。化验检查:TTT10U,TFT++,G PT198U,黄疸指数21U。诊断为急性黄疸肝炎。其父认为西药无抗病毒特效药,师心自用,求服中药以治。

观其脉症,此黄疸为湿热瘀结而成。尤怡云:“黄疸……为脾胃积热,而复受风湿,瘀结不散,湿热郁蒸。或伤寒无汗,瘀热在里所致。”阐明黄疸系表邪郁闭,汗出不彻:湿热瘀结,外不得散,内不能利而成。今表邪尚在,故宜解表散邪,清热化湿。拟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加减:

麻黄10g 连翘15g 赤小豆30g 茵陈30g 杏仁10g 桑皮15g 甘草4.5g 二剂

并嘱禁忌肥甘食品。

二诊:恶寒发热止,头汗出,仍纳呆化迟,胁痛口苦,舌尖红,苔黄腻,脉象滑数。表邪已解,应从里治。拟茵陈蒿汤加味:

茵陈30g 川军6g 栀子10g 赤小豆30g 苡仁30g 柴胡12g 滑石15g 茯苓10g 三剂

三诊:药后泄泻数行,饮食增加,右胁痛减,目黄已轻。精神明显好转,身痒仍甚,为湿热瘀邪趋表外出之象。

似此,则仍宜表里同治,令蕴郁之邪,两解而去。拟:

麻黄10g 连翘15g 赤小豆30g 杏仁10g 桑皮15g 茵陈30g 川军6g 栀子10g 板蓝根15g 三剂

四诊:黄疸基本消退,纳便如昔,身痒止。舌尖红,苔薄黄,脉滑数。为除净余邪,原法不变。拟:

茵陈30g 川军6g 栀子10g 连翘15g 赤小豆30g 柴胡12g 黄芩10g 甘草6g 半夏10g 五剂

9月18日再诊时,已无自觉症状,化验室报告:肝功正常。嘱其饮食调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茵陈蒿汤——经方解读(二十五)
《伤寒论》学习笔记128
三百零八、身发黄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65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名医刘志龙:湿热发黄之汗、下、清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