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引导并驱动学生深度思考——给新生的第一堂课(上)

开学伊始,清云学塾的首批家长齐聚一堂,就孩子的学习生活等问题做了深度交流。期间有些家长疑惑,平时自己也会给孩子讲做人做事的道理,这和思维学习有怎样的差别呢?

首先,内容上。前者侧重于了解这个人想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是什么。后者侧重于剖析这个人这么想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原因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其次,方式上。前者大多为直接告知。师生之间是分离的。后者是引导并驱动学生深度思考。师生之间是一体的。

最后、目的上。前者的根本目的是(教者)希望孩子变成另外一种状态。后者的根本目的是(教者)希望孩子清晰而深刻的认知自己。(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如果孩子有改变的意愿,其动力来源于孩子内在的想法和观念,而非教者)

 

实际上,在我游学期间也有老师提出了类似的疑惑——很多时候把握不准思维课应该怎么上,只是简单的通过电影等方式来引导孩子学习真诚、善良、勇敢、勤奋等优秀品质。

其实这些只能算作“认知课”。有点类似于给学生“喂鸡汤”。而思维训练课是通过引导并驱动学生深度思考的方式,达到认知自我和认知他人的目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到我的新浪博客中阅读“教学案例”分类当中的文章。

下面文章根据新学期第一堂课的部分内容进行整理。分享出来给有兴趣了解思维教学的朋友作为参考。从中大家可以体会老师是如何把以上三个要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的。

 

正文:

经过一次特别的早锻炼(脑力配合体力的测验),10位新生都异常兴奋与活跃。准备上第一堂课了,大家眼里充满了欣喜和期待。有些同学还带着些许忐忑。也许他们在猜测朱老师会给他们讲什么?会恭喜他们通过考核入读学塾?会指出他们在笔试和面试中出现的问题?会用激发他们的学习斗志?会直接给他们定下学习的目标吗?

 

朱:出一道“脑洞题”——假如换做你们来扮演老师,你会给新生安排怎样的第一堂课?原因是什么?预期效果又如何?

这出乎意料的一问让整个教室安静了下来。大家迅速进入思考模式。有的张大眼睛看着天花板,有的紧皱眉头盯着窗外……过了许久都没人主动发言。

朱:小熹,你先说。

小熹:我会跟大家讲怎么学习思维。因为大家对这一点比较关心。

朱:效果呢?

小熹:应该会比较好吧。因为学习思维很重要,而老师是专门研究思维的,可以在第一课就把这个问题讲的比较清楚。

朱:真的吗?昨天上午的家长见面会你也参加了。对于思维是什么以及怎么学的问题,仅凭短短一节课讲道理其实不太容易。所以,我才用电影课的方式让家长们更加直观和生动的体验。如果用直接讲道理的方式,家长都不太能够理解思维,学生可能会更难呢。

小熹:(点头)

朱:如果学生听不明白,你们觉得会有什么问题呢?

小晴:学生会不认可老师?

朱:很有可能。大家本来是怀着极大的热情和渴望来学习的。可是听了半天却一头雾水。这时会不会有点失落。甚至开始怀疑老师能不能把思维教好呢?

学生:(点头并继续思考)

 

朱:其他人的想法呢?

小歆:我会表扬他们成功通过选拔。然后用一部立志电影来刺激他们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

朱:这鸡血打的很足。想必学生的状态自然是开心+振奋吧?

小歆:(点头)

朱:请问,来这里之前你是打算混日子吗?

小歆:(有点不理解)啊?

朱:你打算在清云学塾认真学习还是能混就混?

小歆:肯定是认真学习啦。好不容易才通过考核,混日子岂不是太亏了。

朱:有道理。既然你都已经打算认真学习了,老师再鼓励一遍,会不会有点多余?

小歆:哦,是啊!(反应过来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朱:还有其他想法吗?

小江:我的想法恰好跟小歆相反。正是因为大家成功沟通过了选拔,难免会有自满的情绪。所以我会把大家在笔试和面试中犯的错误全部指出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水平还很烂,从而打压这种自满的情绪。然后再告诉他们提升的方向,以便激发大家弥补不足继续提升的愿望。

朱:你在新教育好几年了吧?

小江:恩!

朱:果然是老司机,满满的套路。

小江和大家都笑了。

朱:那么,因为学生还是比较好学的,经你这么一捭一阖,估计大家就从失落中奋起了,是吗?

小江:(不做回答。认真地看着我,疑惑我是否在给他“挖坑”。)

朱:(看出了小江的心思,笑着继续问)面试中的问题你回答出来几道?

小江:(摇头)好像一道都没有。

朱:有谁觉得面试的问题回答出来了?

大家都摇头。

朱:(继续问小江)我听你老师说,面试结束后你特别悲观。觉得肯定没戏了是吗?

小江:(点头)

朱:后来得知自己被录取了,是不是马上就从悲观变为自满了呢?

小江:(摇头)那倒没有。只是很高兴,最多有一点小激动。

朱:其他人有骄傲吗?

(绝大多数人摇头)

朱:恩。我也觉得高兴很正常。自满和骄傲好像不至于。毕竟单从面试中回答问题的效果来看,大家还真没有自满和骄傲的资本。

你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上来就给大家一个下马威,合适吗?

小江:不太合适吧。(思考了一会儿继续说道)在这种前提下,如果我上来就说其实你们不行。可能有的同学心里会犯嘀咕——我没觉得自己很行呀,我更没有骄傲呀,我行还来找你干嘛。一旦这么想,反而会增加学生对老师的抗拒。

朱:是的,虽不一定会“抗拒”,但是学生来之前对你“预期”的好感就消失了。因为你没有切中学生心中的要害。

 

小遵:要害?!此刻学生心中到底想要什么呢?

朱:对。这么想思路就摆正了。

大家思考,良久无声。

朱:当你们从淘宝下单之后,熬过漫漫的快递时间,终于收到包裹时,最想做是什么?

很多人异口同声:拆包裹验货。

朱:对呀。看看自己买的东西和当初预想的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得着手退货嘛。

小雅:难道说现在也应该验货?

小奕:怎么验呢?

小丹:我们买的朱老师的服务,是不是应该验一验朱老师的服务质量呢?

朱:越来越靠谱啦。如果我是学生,就会这么想呀:我的目标已经清清楚楚的写在报名材料上,这一点朱老师是知道的。所以,此时此刻我最想知道的就是——朱老师到底能不能帮助我实现目标?如果不能,我就要申请退货了。难道不是吗?

学生:哦!对啊!(大家恍然大悟,纷纷说道)

小通继续问:今天早锻炼时通过朱老师设计的智力测试已经说明老师有这个能力了。应该没必要验了吧?

朱:那可不一定。尽管这次智力测试大家都被考倒了,但是老师有能力设计出智力测试,但是未必有能力帮助你们实现人生目标哦。毕竟你们的目标难度更大。

小通:也是啊。

其他同学都在思考,没有再提问。

朱:大家这会儿不说话了,是不是担心第一天就不给老师留面子会不太好?如果是的话,各位付出的成本可是自己的青春,以及家长的金钱,这代价会不会太大了?

纷纷点头。

朱:(笑道)那还客气什么……

    小丹:(举手)老师,我等不及了。请您证明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目标。要不然我申请退货。

大家哈哈大笑。

朱:在证明之前,我先总结一下刚才大家在思考问题时出现的不足之处——考虑问题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没有从对方的立场思考他们是否到底需要什么。比如说,刚才小歆、小江分别从表扬和批评的立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为老师希望学生发奋是对的。然而如果对方已经想发奋了,再做就多余了。

大家点头认同。

朱: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最终导致了大家跟我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呢?

小遵:《浅谈思维教育》里面讲过,观念的不同才导致了思维方式的不同。

朱:什么观念?

小遵:(回答不上来)

朱:你们目前的能力回答不上来是正常的。毕竟你们还未开始过真正的思维训练。思维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就是——为什么你会这么想。所以,看文章只是一方面,系统性的训练才更为关键。究竟我们的观念差别在哪里呢?这里先卖个关子,希望一年之后你们可以自己找到答案。

小奕:老师,我感觉好有趣啊,可不可以先讲一点点?

朱:《庄子》里讲过一个名叫庖丁的宰牛达人。庖丁刚开始学习手艺时,他眼中的牛跟别人眼中的牛没有什么差别。然而随着技艺的不断长进,牛在庖丁眼中发生了一种奇妙的变化。虽然客观上来看,牛还是那头完整的牛。然而从庖丁的主观角度来看,这头牛已经变成了一堆骨架、肌肉、器官的组合体。用庄子的话叫“目无全牛”。说白了,庖丁练成了双眼自带透视功能。因此,解剖牛还不是分分钟搞定。

小雅:所以呢?

朱:所以,现在大家不知道是什么观念导致了思维方式的差异。等将来大家练成了思维达人,达到目无全“人”的境界。你们眼中的自己和别人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了。而是会变成是一堆观念和情感的组合体。到时究竟是哪个观念在指导自己这样思考行动,还是不是可以看的一清二楚。

小歆:真的能练成吗?

朱:你们有些人参加过今日学堂的夏令营,难道不觉得山长看你们就看得很透吗?

点头。

朱:因为他就是思维达人。

众点头。

 

朱:言归正传。既然大家终于想起了来清云学塾的目的,并勇敢的质询我能否帮助你们实现目标。那我也只好拿出本事来证明自己没有卖假货了。

大家笑。

朱:不要笑哦。这可是防止被忽悠的关键所在。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你打算问对方一件事情。可是对方根本没有回答你的问题,转而讲述另外一件事情。关键是对方讲的特别好。有理有据、声情并茂。最后你完全被对方的思路带跑了,根本不记得自己当初想干嘛。

很多人点头。

朱:如果始终记得自己的目标,会出现怎样的局面呢?

小成:我会等对方说完。然后冷冷的问一句,你说完了吗?可不可以回答一下刚才我提的问题。

大家哄堂大笑,并表示同意。

 

朱:继续聊验货的事情。你们10个人的目标大致有三种:大部分要做新教育老师,少部分人想当企业家,还有一个人的目标很特殊——自由且尊严的行走在这个星球上。

小江:山长的铁粉。

朱:你们挑一个最难实现的目标。如果最难的我都可以帮助到大家,其他的就不用多说了。

大家同意并开始私下讨论。最后认为“自由而有尊严的行走在这个星球上”最难实现。

 

朱:有眼光。我也觉得这个最难。哪个的目标?

小通:(笑着举起手)。

朱:你觉得有信心实现目标吗?

小通:不知道。

朱:为什么?

小通:对于“自由”和“尊严”的定义不是很确定。

朱:既然不知道源于不了解。那我们就先看看你的目标究竟指的是什么?然后在思考到底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以及过程中老师能帮到你哪些方面?这些方面值不值得你来清云学塾学习?

大家看看小通又看看我。对于“验货”期待万分。

 

 

总结:

以上是新生第一课的导入部分,通过设问、思考、追问、解答、再追问、再思考、再解答的互动过程,老师不知不觉就打开了学生的心扉,不光互动效果良好,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同时为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做足了铺垫。学生在问与答的过程中不断认知自己思维的盲点并加以改进,思维清晰度和逻辑连贯性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要取得好的效果,老师在跟学生互动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以下几点:

第一、目标是核心,连接是保障。

师生之间如果能够聊的很high本是件好事。然而作为老师,不能只“陶醉”于跟学生建立连接,而忘记了连接背后的教学目标。否则,就跟好朋友之间漫无目的的“闲聊”没有两样了。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眼里只有目标,忽略了彼此之间连接的顺畅建立,生硬的把目标灌输给对方,对方也很可能get不到你的点。

 

第二、抓心是重中之重。

如果老师心中只有自己,总以为自己的东西了不得,学生掌握了就一定能如何如何。那么结果经常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因为你的东西再重要,很可能学生会觉得跟自己无关。

因此,作为老师要时刻省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不妨删除“学生应该无条件跟老师学”的固有观念。转而用以下思路跟学生互动:

1、学生现在有什么;

2、当前他最想要什么;

3、他要的跟我有的是否存在交集;

4、如果有交集,怎样才能让他发现我这里恰好有他想要的东西。

5、如果没有交集,怎样确定我的东西对他是适合的。

思维方式跟行为习惯一样,都是可以训练的。只要反复练习,慢慢就会发现“一轮明月照禅心”的次数会越来越多。

 

第三、引导过程是“落地”的关键。

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因此,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成了格外重要的一环,因为这个过程才是在真正落实“引导并驱动孩子深入思考”的核心教育目标。

引导和驱动的关键点是:首先要从孩子现有的认知状态出发。然后找到学生当前状态的不足。接着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让其明白这种不足是真实存在的。最后还要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期待怎样才能弥补不足。

总之,师生之间如何互动是新教育跟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用好了,就像园丁给种子松土浇水一般,孩子的成长便会变得自动自发。

 

接下来老师会带领学生深入探讨他们的目标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真想实现需要什么条件等一系列学生可能思考过但没有思考透彻,并且关乎他们今后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问题。有兴趣的朋友请继续关注:

原来你真正要的是思想上的独立——给新生的第一堂课(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则得多则惑,这样的学习方式估计你从来没见过
《精心分析,适应变化》案例分析
如何评一节数学课
高效课堂“五问”
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的十条标准
“思维线”,您真的会梳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