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鬓边不是海棠红》背后的真实历史:2

《鬓边不是海棠红》背后的真实历史:一位戏曲“明星”是如何诞生的?2

原创 樵棂 国家人文历史

 《鬓边不是海棠红》中的传统戏剧舞台1914年6月9日,第一舞台首演当天,各界名人到场祝贺,现场可谓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为了庆祝开业戏班还组织了日、夜两场戏。杨小楼因要接待来宾,故未安排演出。不料当天日场正戏尚未登场,台上刚演《跳加

官》时,楼前院内罩棚突然起火,浓烟烈火迅速蔓延,经消防队竭力扑救,才没有殃及主体建筑。后来第一舞台经修复改建,才又重新开业,之后每天只演出夜戏。
《鬓边不是海棠红》剧照

在日后的经营中,杨小楼只顾演出,不问财务;姚佩秋虽掌财权,却不善理财;殿阆仙虽为商人,却因无权而不便多问。因此戏园虽经营多年,最初建园时从华俄东方汇理银行借来的贷款却始终没有还清。后来因为戏园经理宋介臣得罪了银行中方买办孙荩卿,导致孙氏买通伪司法处长白承颐,强判第一舞台欠汇理银行20万元,并以10万元售价将戏园抵给孙氏,余款则由杨、姚、殿三家均摊偿还。自此,在开演后的第五年,第一舞台易主孙荩卿,经理改为孙树仁。 
第一舞台戏单
易主后的第一舞台,此后依然坚持营业18年多。1937年11月18日下午,戏园后台楼上电门突然走火,恰逢当天没有演戏安排,戏园里无人看守,熊熊大火燃烧约4个小时才被发现。舞台的损毁连带当时在此出演的演员的戏箱也遭破坏,加上当时日寇侵华,百业凋敝,无力修复,第一舞台就此于京城消失。

 

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剧照,姜荣寿(金士杰饰)。剧中也有类似情景,商细蕊准备拿祖产修建戏园时发现戏班中人监守自盗祖产早被搬空,最终都落得个“不善经营”的惨淡收场。姜荣寿跟郑会长狼狈为奸,破坏商细蕊的建园计划,也和当年杨小楼的处境颇为相似


3个月后,杨小楼因病去世,享年60岁。而杨小楼笤帚胡同寓所后院的两层青砖小楼房,正是当时修建第一舞台时剩余的物料所建。

杨小楼与梅兰芳之《霸王别姬》
 03
我国梨园历史上,最为“寻常”的义举,就是每年都有的“义务戏”。因为是一种“义务”,所以演员演出而分文不取,所得收入除必要的开支外,均悉数交梨园公会或有关机构,用于赈济灾荒和社会慈善事业中。

早期,北京的戏班里名角如林,互演大轴。后来在时代的演进中,越来越呈“多足鼎立”的气象,各个戏班内唯一人挑班。而唯有到每年的义务戏时,才能荟萃名角于一堂,“争奇斗艳”,各显其能。

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截图


义务戏举办前期先由梨园公会推举出有声望的管事先生来共同商议戏码,一旦敲定,在京的著名角色无不参加,一度还有想参加而没份子的事发生。与此同时,由于对从文到武,从戏到演的严格把关,因此往往能将剧目和演员精准搭配,这对戏迷来说,可谓非同一般的精彩。

民国九年十一月廿一日一场赈灾义务戏票

1916年,在第一舞台就曾出演过一场大义务戏。那时,“四海一人轰如雷”的伶界大王谭鑫培尚未谢世,众望所归,大轴是他主演的《洪羊洞》。前面是杨小楼的《战宛城》,由“兰蕙齐芳”的王蕙芳演邹氏(当时王蕙芳与梅兰芳分庭抗礼)。再前是刘鸿声、谢宝云合演的《雪杯圆》。再前是陈德霖、王瑶卿、路三宝、姚佩秋、贾洪林合演的《六本雁门关》。再前是龚云甫的《沙桥饯别》。再前是俞振庭的《溪皇庄》,《溪皇庄》并非俞振庭的代表作,派此剧为是罗列其他武行角色。再前是时慧宝的《砾砂痣》。再前是九阵风的《泗州城》。再前是许荫棠的《胭脂虎》,许荫棠饰李景让,此剧亦非其代表作,派此剧为的是多“拴”一个花旦石中玉。再前是李顺亭的《镇澶州》。开场是董俊峰的《铡美案》。这台义务戏中,且不谈其他名角,单说演开场的董俊峰,他是黄润甫的弟子,后来在高庆奎班中的“当家”花脸。
 第一舞台的大义务戏
当时的义务戏所得为社会做了不少实事,如赈济京兆水灾,重修妙峰山喜神殿、赈济浙江水灾等。除了服务于社会,也有一些义务戏用来帮助贫困的京剧演员,这类戏便是由梨园公会主导的“窝窝头义务戏”。用“窝窝头”命名,似在暗指救济只是杯水车薪,仅能满足同行的“窝窝头自由”。实际上,每场演出的收入很多,只是经过官绅的层层剥削,大部分票款都流入私囊,真正分到贫苦同业手中的,也只能吃顿窝窝头而已。
自1918年
(民国七年)以后,义务戏逐渐增多,名角被充分号召起来参与其中,为观众贡献了不少好戏。如1918年10月第一舞台的义务戏中,居然把年逾古稀的老乡亲(孙菊仙)请来参加,还把当时昆弋班中的韩世昌、侯益隆等派演开场。
 梅兰芳出演义务戏
此外,戏就是演员的作品,战乱年代中,也有演员托物言志,在戏中唱出个人的志向与悲欢,表达自己的同时,也启发了台下众多的听戏人。
著名京剧旦角程砚秋的许多作品,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联系。剧本内容如《梨花记》《红拂传》《风流棒》《鸳鸯冢》……均为针砭当时包办婚姻造成青年男女种种悲剧而作;《聂隐娘》《青霜剑》重视复仇思想;《梅妃》《文姬归汉》《荒山泪》《春闺梦》……则发内战,伤离乱,斥苛政,倡和平。因此有人评价程句程腔是:“半承先贤遗言,半蓄心声隐志,半语能传家国恨,两眉深锁庙堂忧。”
 程砚秋出演《费宫人 刺虎》
在京剧老生艺术史上,程长庚先生的功绩在于开创,谭鑫培先生为这一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而马连良先生则是又一富有极大创新精神的后来者。1938年,马先生在北京新新大戏院出演的《串龙珠》,主要内容则是中原人民反对元兵入侵,这在当时有着深刻的借古讽今之意,因此,戏刚演了两场,日伪便下令禁演。
 马连良出演《秦香莲》
为人熟知的梅兰芳先生出演的《生死恨》《抗金兵》,亦是在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后,发扬爱国精神,鼓励抗敌意志而作。而到北平沦陷时,梅兰芳先生还曾为保持民族气节而辍演。

 梅兰芳蓄须明志

此外,大师们还都有的共同点是:成名后仍严以律己,待后生必孜孜不倦。他们大多不会固守在某几出戏里停滞不前,而是毕生都在更多的试验、锤炼,以求进步、出精品、传艺术。我国历史上,无论是时局所迫还是心力所驱,梨园从来不乏充满奉献精神的实例。近来在年轻一辈心中知名度较高的京剧演员王珮瑜曾说:“在我看来,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
不只是京剧,经由传统戏剧表演艺术家们在高标准、严要求下守护的国粹艺术,都寄托着每一辈人的领悟与诠释,正因如此,传统戏剧才拥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说起来,不知是艺术锻造人,还是人成就了艺术。乍一看去,那些在历史中熠熠生辉的,除了美不胜收的艺术瑰宝,更有发乎灵魂深处的道德光芒。
参考资料:刘迎秋:《我的老师程砚秋》,载《京剧谈往录》,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第197-231页。迟金声:《马连良与马派》,载《京剧谈往录》,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第232-257页。景孤血:《由四大徽班时代开始到解放前的京剧编演新戏概况》,载《京剧谈往录》,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第526-556页。叶龙章:《喜(富)连成科班的始末》,载《京剧谈往录》,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第1-63页。翁偶虹:《记忆所及的几场义务戏》,载《京剧谈往录续编》,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第232-257页。牛世安19410905的博客:《喜(富)连成办学经验》,2017年12月19日,参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c5cc7970102xe2o.html梨园春官方:《杨小楼与第一舞台》,搜狐网,2017年8月3日,参见:https://www.sohu.com/a/161995813_6695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鬓边不是海棠红》背后的真实历史:一位戏曲“明星”是如何诞生的?
微言杂语114——旧京伶界的义务戏
【连载】张豂子:我所知道的梅兰芳先生(14)
大型纪录片《京剧》解说词精编(下)
鬓边海棠依旧,竞逐氍毹风流——重读齐如山《氍毹留痕》
被黑粉黑惨了的《鬓边不是海棠红》,原来这么好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