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请别再指责孩子,愿不再有此悲剧

1.

柳枝轻摇淡淡风。

走在北方城市暖阳照耀的春天里,我却一阵阵脊背发凉,内心发冷。那种被一只手狠狠攫住心脏的感觉,说不清楚是疼还是酸,一口气憋在胸膛里,一股热憋在眼眶里,特别不好受。

这一周是异常忙碌的一周,忙碌到没有任何的闲暇去看看新闻,刷刷朋友圈,于是直到此刻,才看到了这样一条,关于十七岁男孩跳桥的新闻。

车水马龙的街道,熙熙攘攘的红尘。离去者身影决绝,留下者绝望嚎啕。

短短几秒钟,一条鲜活的生命,就再无生息。

我的泪也落下来,无声无息。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但对于孩子们身上发生的悲剧,如果我们去细究根源,会发现,那些触发不幸的缘由,大抵也是相似的。

2.

或许一个人,做出一个冲动的决定并付诸行动,只需要几秒钟,但之所以会在压力状态下做出某一种选择,却一定是某方面情绪长期积压的结果。

而家庭,多数情况下,是这类负面情绪积压的首要因由。

有人说:孩子抗压能力太差,被说几句何至于轻生?

也有人说:孩子太不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儿。

但,孩子自身真的是最根源的因素吗?

不禁想到了两年前央视热播的纪录片《镜子》,还记得在观看时那种被压抑暗沉的情绪裹挟着的感觉。

纪录片中,17岁的男孩家明,在镜头前涕泪横流地对父母控诉:“我是在他们底下长大的,你说我怎么会不想出去?我要是一直在他们的想法下活着,那我又有什么用?我永远都没有自己的想法,什么都跟着他们的想法来做……”

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问题出在哪里?

限制、强势、指责、评判与否定……这是不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无法承受的心理重压,因为这是对其“自尊”体系的忽略、漠视甚至践踏。

3.

如果你读过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大概还会记得,小约翰成长的最初乖点,是他六岁的时候。那时,他第一次到了母亲做厨娘的大户人家,却与那家的少爷小姐发生了冲突,他被当家太太扑过来打,狼狈又委屈。而她的母亲非但没有保护他,反而给了他几个嘴巴,随后又拖着他,要他下跪道歉。

他倔强不从,咬着母亲的手摆脱钳制,逃跑了,甩下了身后仆人们一串的哄笑。

罗曼·罗兰这样形容:“这是他一生第一次的受难。”“他伤心的不得了,又气愤,又挨了巴掌,脸上火辣辣的发烧……他不愿意在街上哭,恨不得马上到家,用眼泪来发泄一下;喉咙塞住了,血都跑到了头里,他差不多要爆裂了。”

记得第二编读,读到这里时,我做了笔记,笔记的关键词是“自尊体系建立”,是的,羞耻感的背后,代表着自尊体系的形成。

美国心理学家贝蒂·B·杨斯,提出了自尊体系的六个维度,并指出,只有在这六个方面有着正面的、积极的体验,在自我感的建立方面才会是正面的,反之亦然。

六个维度如下【我做了整理提炼和概括】:

生理上的安全感。即身体上的健康,是相信自己不被伤害,或没有被伤害的恐惧。

情感上的安全感。知道自己不会被抛弃,或者不会认为自己是毫无价值的。

自我认同感。是对自我的了解,知道自己的价值、需要和愿望,并对自己有一个高度的认同。

归属感。是感到被接受时,与对方的一种心理连接。普遍体现在感受到被肯定,被欣赏,有价值,继而表现出尊重和接受。

胜任感。是一种积极、阳光、负责任的态度,因为认同自我的能力,所以勇于尝试,面对不擅长领域也愿意坚持。

意义感。感觉到生命是有方向有意义的。

可见,在最应该被称为港湾的家庭里,那些来自父母的指责、抱怨、否定、讽刺、评判、漠视等情绪化或伤害性的言行,会对孩子的自尊造成多么巨大的冲击,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情感安全感、自我认同感、归属感和意义感,这些负面影响,几乎涵盖了自尊的所有维度——

因为指责和抱怨,所以愧疚,因为愧疚,而变得焦虑;

因为否定和漠视,所以自卑,因为自卑,而变得畏缩;

因为讽刺和评判,所以愤怒,因为愤怒,而变得暴躁。

这样一次又一次,孩子就会感到无力、不安、挫败,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于是,产生了低价值感,低价值又转变成低自尊,陷入被各种负面情绪围困起来的茧中痛苦不堪,生命的意义感也就慢慢被消磨掉。

于是就有了网友们口中的“抗压能力差”“不把生命当回事儿”

因为这样的悲剧,绝不仅仅是几句口头的教训造成的,最后的触发事件,在多数情况下,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4.

之前曾写过一篇文章,《看不见的伤害》,主题虽是校园里的精神霸凌,但在现实中,家庭中的冷暴力却更常见。

我们总会在马路上,在公园里,在超市、商场、地铁站等公共场合,听到一位妈妈或爸爸,劈头盖脸地训斥孩子。

每当这时,我都不敢去看孩子的表情,心里真难过。

比暴力更普遍、更可怕的,是冷暴力。漠视的眼神,指责的言语,无处不在的挑剔指责、自尊践踏,是每一个被如此对待过的人心中拔不掉的隐刺。

5.

孩子的问题背后,往往都是家庭教育模式的问题。孩子不是不能被“教育”,但一定在他觉得有安全感的情况下;我们的情绪也不是不能发泄,但事后一定要做好安抚。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家庭里最重要的成分,是爱的流动。

那些“我说你都是为了你好”“我做什么都是为了你好”的思维背后,不可否认也是出于爱子的本心,但这种爱却并不是流动的爱,因为,它并没有流到孩子的心里,相反,到了孩子眼里,或许就变成了指责、抱怨和厌弃。

对孩子来说,真正的爱是拥抱,是正在被理解,是正在被接纳,更是绝对的安全感——即便你真的在“教育”我,我也知道你永远爱我,绝不怀疑。

请别再指责孩子,愿不再有如此的悲剧。

作者:言君,姑娘四岁,成长在“妈妈”和“文化服务者”双重职业的路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慧ll 心理营养(三)生命的五朵金花
有没有一种视角?——不分辨对错,无评判、无情绪、无目的和意义、无功利。我们不能不想到:爱、性、死亡单...
爱自己就是看到生命的美
孩子最害怕什么?和你想的大不一样,基本都和父母有关
做对这些事,让孩子拥有安全感
父母们,从爱出发,探索生命吧,这会给孩子们更好的未来【许宁*星光.时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