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帆战舰后桅杆“动索”(二)

此文转载自核动力爱胖达老师的微博,近期我们会推出一系列核动力爱胖达老师微博里关于帆船的系列文章,在此特别感谢胖达老师的无私奉献!!


后桅主帆动索

题图:18世纪西班牙拉美殖民地海岸要塞前生不如死的英国舰队。

西班牙油画作品,秉承西班牙当代油画的一贯风格,毫无历史严肃性。虽然图中旗帜赫然是英国海军,但怎奈所有战舰艉楼都是法国风味。另外舰体涂装风格全部不对,是标准的19世纪涂装。

图中主角桅桁帆索全部被要塞炮打断,也是一种奇迹——当时炮术,打击海上移动目标上的个别、特定位置,需要多少打炮才能击中呢?所以历史实际是,哪国的要塞炮都比战舰上的炮管更长、射程更长,所以也更笨重,以射程取胜;同时搭配要塞才能安全操作的特种弹药——红热弹。这种弹丸可以直接击穿战舰舰体,落入战舰底舱,引爆弹药库。整个战舰这么大的目标和许多细细的桅杆、帆桁比起来,哪个更容易命中呢?

只能说艺术家真得是不容易弄懂技术细节的,因为创作本身就消耗了大量时间精力,所以这种创作的时候还是应该请相关专家来开个座谈会神马的。

接前文: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42466180364426

前文介绍了17世纪到19世纪后桅杆帆装的演变,其关键就是“后桅主帆”(Mizzen course)的四种形态:

显然,第一种是原本的“原始状态”,第四种是完成演进的“完全体”、“进化状态”;而中间两种样式都是“进化中”的“过渡态”,兼有新旧两种样式的某些成分。所以对于中间两种样式就不需要多赘述了。这里仅就18世纪“典型”(在今天模型爱好圈里,人们心中“典型”)的Spanker/Driver式“带驶帆杆”的斜桁四角帆,以及17世纪典型的拉丁大三角帆,描述下动索。

17世纪典型的拉丁帆虽然随风转向的操作比较繁琐(如前一节描述的那样,需要先收帆、再转桁、再从新张帆),但是动索却很简单,就跟地中海里使用的差不多。18世纪典型的“带驶帆杆”的斜桁四角帆,它的动索也是在17世纪拉丁帆基础上添加、复杂化而来的。所以先看17世纪拉丁帆:

【1】转桁索

如图是17世纪后期法国巡航舰/Corvette这类小炮艇的水彩画。左边是张帆、右边是收帆(感谢@bios45老师供图)。大三角帆桁的转动完全靠红色标注的转桁索就可以控制,并且拉动起来并不费力,因为帆是跨后桅杆前后的两部分相互平衡的,转桁索并不承担帆桁的重量。

【2】百折环

斜桁绕着桅杆转动时约束斜桁的百折环。但它也不承担重量,应该还有承担重量的【3】“前端升降索”(Throat halyard),就在斜桁正中,但是图上没画,参照模型:

照片对照上面水彩画,可以看到照片差不多是水彩画红框附近的放大,照片黄框里面的那个滑轮组就是“前端升降索”。

前端升降索承重、百折环把斜桁拴在桅杆上、斜桁前下端的转桁索则控制斜桁绕着桅杆转,这就是大三角帆的帆桁索具。

控制帆的索具:

【4】帆脚索

帆打开后把帆脚(Clew)向后扯开的索具:图中左边绿色标注的“帆脚索”(Sheet)。

【5】收帆索(Brail):

如图中褐色标注。右边收帆后的样子可以看到收帆索是帆左右两面都有。收帆索就是一根绳子一头固定在帆的底边(foot),另一头绕过斜桁上的滑轮再朝甲板上拉下来,这样一拉就把帆收起来了,整个帆面上需要3到6对不等,越大的战舰越大的帆越多对。

大型战舰上的拉丁帆动索。除了升降索和百折环不容易看到之外,转桁索很明显,是朝前拉到主桅杆侧支索后面的。帆脚索在这种没帆的模型上,就直接系在帆桁上。另外这大型战舰的收帆索有很多对,分成两类,1号跟上面小船一样,2号则类似转桁索,朝前拉到主桅杆侧支索的后面:

看来拉丁大三角帆就是收帆索略微复杂,其它控制帆桁和帆的动索都比横帆简单很多。

到了18世纪末带驶帆杆的斜桁四角帆,因为少了桅杆前面那部分帆和帆桁的平衡,这种帆不好控制,需要的动索就繁琐了很多。也是分成悬挂和控制帆桁的动索,以及控制帆的动索。

【1】前端升降索

吊挂斜桁

【2】顶端升降索

吊挂斜桁

【3】支索

左右一对,顾名思义,主要不是为了转动斜桁,而是阻止斜桁随风随意转动——因为截去了原本大三角帆桅杆前的部分,斜桁自己不平衡,容易乱摆,尤其是船转向和风向改变的时候。这样一来,斜桁总是自己主动朝下风方向转动,风就顺着帆面溜走了,这面帆就使不上劲了,这时就需要把斜桁朝上风方向拉过来,兜住风:

如图,如果不用支索拉住,那么红色标注的斜桁就会朝左舷摆动,放跑了风。同样,图中帆的驶帆杆也作出类似的姿态,来兜住风。

【4】驶帆杆顶吊索

一对简单的斜拉索吊着驶帆杆。

【5】&【6】端索(Sheet)系索(Guy Pedant)

其中系索这个“Guy”(英文“家伙”),在航海俚语黑话里也就是伙伴的意思,一种帮助、辅助,所以翻译成系索——凡是索具里叫做Guy的绳子,包括这个,都是控制某个杆子或者粗缆绳,不让它乱动的一种辅助缆绳。但是这个系索在驶帆杆上的作用显然是转桁,让驶帆杆朝左右偏转,如前面油画中的小船。而偏转了之后,需要回正,那就靠端索了。

上下两根帆桁,每个3种索具,共6种控制帆桁的动索。

控制帆的也有三种:

首先这面Spanker/Driver如图中蓝色标注的线图和实物对照那样缠绕着后桅杆挂起来。

【7】收帆索,绿色,跟拉丁大三角帆的大同小异。

【8】张帆索,红色。沈老师翻译成使帆索,英文是outhaul,就是把帆沿着驶帆杆朝外拉开的字面意思。所以是张帆用的。

【9】“Inhaul”和【8】相对,收帆的时候朝里面拉回来用的,模型实物上没找到。。。

如图,收起来后的样子。

后桅杆的主帆是这样设施动索和操控的,后桅杆上帆、顶帆以及19世纪以来添加的极顶帆、天帆等更高层的帆,都是横帆,跟前、主桅杆上的大同小异,但因为后桅杆主帆是一面纵帆,这些高层横帆各种索具的设置情况,和前、主桅杆的横帆们也有些差别,下回再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风帆战舰的“动索”(一)
微博文章
风帆战舰的静支索
十九世纪的蒸汽战舰兴起史
帆船相关术语定义及选购建议
帆船的基本构造及词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