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文 | 故乡的炊烟是青丝带,一头系着乡村,一头系着游子的心

文 / 蓝月光

记忆中萦绕的,总是故乡的炊烟。

每天傍晚时分,母亲们站在村头的土岗上,一声声呼唤的时候。仰了脖,有的还用手搭在嘴前,黑妮、三蛋——就像鸟儿在唤着归巢的小鸟。孩子们一个个泥猴一样,像是鸭子听到了赶鸭人的叫唤,小鸡听到了喂食的敲碗声,一个个就撒腿往家里面跑了。

暮色在后面赶,脚步的每一步奔走,后面就是黑夜的蔓延。如同一些大片里,天崩地陷时的镜头。

终于跑到村口,看到了亮亮的灯光。还有那一缕缕炊烟。炊烟直直地,从房屋旁高高的耳朵孔里钻出来。一缕缕,散向邈远的天际,又与那周边的青烟一起,汇合,渐渐消散。炊烟相伴的,就是锅台啪嗒啪嗒的声响。

那一次,我们在野地里玩,因为采摘野花,黄黄的菊花,编成花环,给小红戴在头上,小红要做我的新娘了。在那田野里我们蹦蹦跳跳,说说笑笑,模仿大人娶媳妇的样子。不觉之中天色就晚了,遥远的村落传来了点点灯光,像温柔的眼睛,还有母亲悠悠长长的呼唤声。我们一下慌了神,撒开腿就往家里跑。我个子矮,跑得慢,几个小伙伴很快就跑到前面了,不见了踪影。我越跑腿越发软,往回头看,夜幕像沉沉的巨兽一样笼过来,我心虚气短,想喊嗓子紧紧的,怎么也喊不出来。又慌又怕之中,一不小心,一脚跌进了路边的水沟里……

天色已经全黑了,我吓得哇哇地哭起来。又拍拍泥土往上爬,还是一个大点的小伙伴听到了我的叫喊,走过来帮我拉出来了。我们走到村口,看到村口人家院子里射出的灯光,听到院落里乡亲的说笑,孩子的喧闹,说也奇怪,一颗扑通的心马上就平静了下来。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了村庄是这么好,它是有灵魂和体温的。它让每一个孩子亲近了它,都不觉得害怕和寒冷。

故乡的每个炊烟都是有根的。它来自土灶台。每个土灶台都是有伴的,它的伴就是风箱。做饭时,风箱拉起来,长长的手柄一提一收,风箱就老牛一样呼嗒嗒喘,它腹内涌动着清风,都鼓涌进了灶台。灶台里的火苗就一明一暗的闪。风箱拉到极处,啪嗒嗒、啪嗒嗒,像轻快的鼓点。那火就亮到了极点,没有了暗红色,中间一团光了耀眼。

初中时候,在姨家寄宿上学的日子,每天放学,都能听到姨家灶火口刮嗒刮嗒的声响。那是风箱在低诉。旁边的炉里金黄的火苗长舌样往外窜。我过去帮姨。抓一把柴,塞进去,就扯了风箱拉。姨就骂,慢点,哪有这拉法?灰就要出来了。果然,一股股青灰就从灶火口飞出。夹带着一点点灿灿的火星。旁边的姨夫就笑:去读书吧。别帮忙了。越帮越乱。姨夫和大姨都是和善的老人,他们待我很亲,就像自己的孩子一般。每次考试前,姨都要煮两个鸡蛋,炸一根油条要我吃。我很奇怪。姨就笑着说:吃吧,吃了考一百分!

乡村的日子,就是在风箱的低吟中,一点点过去的。风箱是慢慢的,沉稳的,啪——嗒,啪——嗒,拉的要深,回的要缓,不疾不徐。就像乡村日子的步脚,不能急躁,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想起那些平淡而朴实的日子,就感觉到一种温暖。如今,我们长大了,可是,走得越远,时间越久,才发现,那曾经的朴实的日子,才是最美最好的,洋溢着最浓最浓的爱和亲情。

行走在这些素朴的小村,你会发现,在村庄曲曲弯弯的街道里,每一个院落,都会升起一股炊烟,每一缕炊烟下,就有一个温暖的灶台。每一处灶台旁,就是一锅喷香的饭菜。每一锅喷香的饭菜旁,就是一家温暖的人家。他们说说笑笑,围在敦实的小方桌旁,挤在窄窄的温暖的厨房里,馍是黑面馍,手工蒸的;菜是菜园里的菜,自己种的;甚至吃的花生油、菜籽油都是自己打的。乡村的这些土灶台是魔幻的,做的饭,总要比煤火熬的粥好,灶台蒸的馍炖的菜,也比其它要香。可是当时,总嫌它土。现在才明白,最好的就是土。

他们的欢笑,慢慢汇入了屋外的炊烟。乡村的日子,就在他们的欢笑里,就在这一股股炊烟里,慢慢飘散开来。后来,走出了小村,渐渐长大了,渐渐老去了,开始怀念村庄。此时,故乡的炊烟成了青色的丝带,一头系着乡村,一头系着游子的心。

只是如今的村庄,早已没有了灶台,失却了根,炊烟也早已老去了,就像那一个个蹒跚的背影,逐渐走入了时光的深处,就像断线的风筝,飞入苍茫的天际。

怀念那飞散的炊烟,它也如那久违的童心一样,变得杳不可寻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灶台,游子的图腾
故乡的烟火气
水木∥【老灶台】,【故乡,其实并不远】
南通日报
乡村无炊烟(散文)
记忆深处的老灶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