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注幽门螺旋杆菌:才能有效防治幽门螺旋杆菌!
消化科李志红大夫 2017-11-27

通过上次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幽门螺旋杆菌已不再陌生,而对于他的出现,又是否感兴趣呢?这次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利用现代医疗手段来追寻其蛛丝马迹?以及中医又是如何面对它发起的挑战?

1

HP的生存档案

抓捕幽门螺旋杆菌,就如同下通缉令一般,需首先熟悉它的相貌、生活习惯等等,然后选择最为方便、省时及恰当的方式,来找出他。

1.幽门螺旋杆菌的样貌及其据点

HP属于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菌,型态呈弯曲螺旋状,一端带有2-6根鞭毛,仅寄居于胃上皮细胞表面,在胃小凹上部胃上皮表面和黏液层中最易找到[1]。重点其实在他的生存环境,HP最适宜生存于pH值6.6-7.2的弱酸环境当中,而为何他能在胃中这种强酸(胃酸pH值2-3)环境中生存呢?其实这就是他最特殊的地方,胃中除了有胃酸这种强酸外,还有许多保护机制,因此普通细菌是难以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的,但几乎仅有HP一种细菌才能真正定居于胃中。

2.幽门螺旋杆菌的天赋

幽门螺旋杆菌有很好的天赋,他本身带有鞭毛,所以有很强的行动力,也就是很会逃跑,一进入胃腔,就以最快的速度穿过黏液层到达黏膜中,藉由黏附素沾黏在黏膜上开始定居,很多人认为这种快速的运动,就是他比其他细菌还要适宜生存在这艰难环境的优势之一,因为胃可是有排空机制的,如果不跑可是会与其他物质一起被排到体外去,而因为有鞭毛,因此HP可以钻过黏稠的黏液层而快速黏附在胃黏膜上,逃离了被排出体外的风险。

其次就是他会产生尿素酶,以此来分解尿素产生氨,形成了一片氨云来保护自身,而氨本身就是碱性物质,中和胃酸后就变成了适合HP生存的环境,逃过了强酸这个胃中最强大的杀手。除此之外,HP还会产生胃酸抑制蛋白和其他抵抗胃酸的物质,以此来维持其在胃中的最佳生存环境。这也是HP感染者常常会有消化不良症状发生的原因。

但是人体除了前面这个固定的防线外,还有一个巡逻机制,就是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就像军队巡逻一般,驱除和吞噬不属于人体的外来物质。但是HP却有另外的方法逃过追杀,就是其本身带有保护性的酶,这种酶可以把过氧化物这种杀菌物质转化成水和氧,就此躲过了中性粒细胞的驱逐行动。

3.幽门螺旋杆菌对胃黏膜屏障的破坏

而如果HP只是定居人们的胃中,与人们相安无事的生存,我们也不会想着消灭它,不巧,他对我们有着一定的危害,就是它会破坏我们的胃黏膜屏障。我们的胃有一个很好的屏障,平常保护胃不受侵害,但HP快速黏附在胃黏膜上时,由于自我生存的需求会产生如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产生黏液酶抑制胃粘液蛋白分泌等破坏我们的胃黏膜屏障。我们的胃黏膜屏障就如'屋顶',而胃酸就如'酸雨',胃黏膜屏障被破坏,导致黏膜的损伤和溃疡的形成。HP的毒素和有毒性作用的酶以及HP诱导的粘膜炎症反应均能造成胃黏膜屏障的损伤[2]。如此,当人们身体虚弱时,修复速度赶不上破坏,就会生病。

2

HP的检测方式

我们人类也很聪明,可利用现代医疗技术将该菌调查的如此仔细,并将其抓捕出来。检测它的方法根据采取方式不同可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以下为各位简单介绍现代最常见的三种方式。

首先是侵入性的,就是胃镜下直接取组织,利用组织病理学和细菌培养直接找出幽门螺旋杆菌。但此法首先需做胃镜,之后要取病理活检。因此为了更方便更好的检查HP,经由HP在我们胃中的行为模式,设计了两种方法来检测,也就是非侵入性的13C和14C的尿素呼气试验。之前介绍过HP为了在胃中生存,会分解尿素产生氨和二氧化碳,氨是他的保护层,但二氧化碳却会排出体外。因此13C和14C尿素呼气试验,就是藉由服下被标记的尿素,检测HP分解后排出的二氧化碳来检测HP的存在多寡,进而指导我们治疗。

14C呼气试验,受试者在早晨空腹时或进食两小时后检测,受试前漱口,用约20ml饮用水送服尿素14C胶囊一粒后,静坐25分钟。之后对着装有二氧化碳集气剂的管子吹气,让液体由紫红色变为无色,之后加入闪烁液摇匀溶解,放在液体闪烁扫描仪上测定后计算二氧化碳,以此来判定受试者是否为HP感染[3]。

13C呼气试验,受试者当空腹12小时以上,不漱口,先在一个呼气瓶或袋子呼气收集成第一个样品,之后服用1粒13C尿素胶囊,静坐30分钟后再向第二个呼气瓶或袋子呼气。之后两个袋子放入质谱仪中检测。以此来判定是否为HP感染[4]。

以上就是关于HP的抓捕行动过程,但大家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式和中西医研究是否也想了解呢?请待下回分解。下次我们讲讲我们的一个预实验,来看看我们从中医理念看待幽门螺旋杆菌。

参考文献:

[1]陈灏珠等,实用内科学第14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P1910-1915

[2]胡伏莲,周殿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P28-P72

[3]梁丽石川,尿素14C 呼气试验与组织病理学和细菌培养在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比较[J],北方药学期刊2012.9(5):50-51

[4]程亚红,向英,尿素呼气试验与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比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79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于微信公众号:消化科李志红大夫,尊重知识和劳动,无需授权可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还有更多的精彩内容,下期我们不见不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怎么办?来看看2017年最新的指南是如何推荐的
这种胃癌的“危险因素”,一篇教你如何根除治疗!
年轻人对胃癌的偏见!有没有你!——他以身试菌!
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需要治疗吗?
怎样防治幽门螺旋杆菌?
C13呼气实验 尿素检测胃幽门螺旋杆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