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第一次在近代武术著作中看到“古太极步”的练法

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之允升园

一阴一阳之谓道。

技击,乃武术之魂;养生,乃武术之魄。太极拳技击与养生兼备。

体悟之一:真正的古太极拳,是极快之拳,亦是极慢之拳。

为何当今太极拳的实战能力得不到社会普遍认可?吾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则,当今流行之各派太极拳,本就不是实战之太极拳,而是养生之太极拳。

二则,许多太极拳家皆以养生架去研究太极拳之实战。而实战之时,几乎不可能出现类似套路之招式。

三则,实战之太极拳,需高强度训练,需一个人甚至几个人陪练,需真正、真实之对练,而当今之太极拳,基本自己练、推手玩,很难练出功夫。

四则,实战之太极拳,速度相当之快,皆为快架,非现在之养生慢架。

五则,实战之太极拳,需体力和心力之保证。体力,须内外兼修,不能打几拳走几步就气喘吁吁。心力,须有“打死不退步”之定力。

真正之古太极拳,是极快之拳,亦是极慢之拳。为何?

行拳速度有阴阳之分。阴为慢,阳为快,阴阳互生,极慢生极快,极快生极慢。

以杨氏太极拳为例。

杨少侯先生所传之小架,各式紧凑,动作灵敏而迅速。

当然,小架最难练,每一势皆发寸劲,故前进后退之步甚小,手与腰腿尤须一致。学此小架需时间甚久,决非一年半载所能成就。

杨少侯先生本人之小架功夫,深得祖父杨露禅、伯父杨班侯、父亲杨健侯之亲传,尤以伯父班侯为重。其拳技精湛,功属上乘,劲至皮毛,圈至无圈,拳速之快至拳打人不知,劲整至一片神行。

体悟之二:太极拳之极快者,手法有之,步法更有之。

手法之核心,乃手带身之手打,走双螺旋拳架,拳从心出。

拳从心出,即拳从中线打出之距离最短、速度最快。以前文章谈过,不再赘述。

步法之核心,最为关键。

看当今各大门派公开之太极拳套路,不管陈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还是吴氏太极拳、赵堡太极拳,诸多招式皆步法呆板,非古太极拳步法之本义。

我的观点,只知手上用功,不知步下之法,到头来终归是打了半截太极拳。

步法为何如此重要?

松溪派传人张午亭先生言:“步法者,乃步下变化之法也。如身法不能改危,用步法改之,千稳万当。习斯道者,千万不可少此法。如人于步履之间,辗转不能自如而能便捷乎?”

松溪派传人陈晓东之《拳略》说:“余初入斯道之际,无人谈及于兹,亦不知其所以,只知手上用功,不知步下之法。每于比较时,胜负差半,亦不自知其胜败之利弊。后遇张君午亭,始得其传。”

体悟之三:我第一次在近代武术著作中看到“古太极步”的练法

在我看过的拳论之中,唯《拳略》一书提出“太极步”三字之概念。陈晓东先生言:

“太极步,进退圈缠,如环无端;左右扼傍,肩背相依;若能明此,不但弱可敌强,并且进退得宜,刚柔相济,审机就势,莫过于此。剑经云:我扼他傍,前手直当。如用余步法第一势,务移动后脚更妙。再移后脚摆前脚,妙不可言。进退用之,无往不利。”

松溪派名家陈晓东先生所传之“太极步”,当今已无几人知晓矣!

自去年以来,吾一直在研悟,所得亦是浅薄,欢迎拳友批评指正。

之一。

太极十三势之五步,即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非步法,而是身法。

实战之太极步法,步幅不能太大,否则技击移步变换太慢,难以用于实战,锻炼内筋尚可。

之二。

陈晓东先生所言之“太极步”,吾之浅薄体悟如下:

一则,太极步是腿走缠丝。

二则,其“进退圈缠,如环无端”,此步法走的是左右横轴之双螺旋,包括四隅两轴,主要是龙虎劲,其最妙处是能走出太阳劲和太阴劲。见下图。

说明:A轴走地面之横轴双螺旋。B轴和C轴走立方体四条对角线的斜轴双螺旋,不是平面轴。

B轴,自拳者的右前上方至左后下方,入空穿地,是立体的。

C轴,自拳者的左前上至右后下,亦是入空穿地,是立体的。

三则,“左右扼傍,肩背相依”,此步法走的是前后纵轴之双螺旋,上下竖轴之双螺旋,主要是水火既济劲,又含戊己之中定劲。

之三。

松溪派陈晓东先生所传“太极步”之奥义,与吾所学太极步法甚是相似。

吾所学之太极步法,分前后、左右、上下六种基本步法。

譬如前进之步法,类似赵堡太极拳左右之摇步(叉步),惟一不同之处,吾之步法即是打法,脚螺旋踢出而后摇步落地。

赵堡太极拳名家郑悟清所走之摇步,笑容可掬,神采奕奕,乃吾最喜拳照之一。

体悟之四:为何现在难出太极拳大家?

习武,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之于太极拳,基本有四种认识。

一是,全盘否定。 

此类人较少,不予评判。

二是,半信半疑。此类人较多,用时则信,不用时则疑。对此,可确定一点,他们永远也学不成太极拳。因为,他们奉行的原则是实用主义、拿来主义,而自己内心从未真正想过坚持和付出。

三是,信中存疑。

对于师傅所传所教,时有怀疑,上网查信息,到处乱求教。虽然信多疑少,但由于缺乏定力,练习不坚定,今天学、明天改、后天补,学得杂但不专,成功者亦是寥寥无几。

四是,坚定前行。

从内心深处喜欢太极拳,不忘老师之教诲,不忘传承之责任,不存门户派别之见。特别是不掉进钱眼里,静心习练,用心学艺,慢慢功夫上身。此类人能成为真正太极拳家,但是凤毛麟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要把“极”当成了太极
太极之魂在于独特的步法---太极阴阳步!
太极步(6-4)—猫步的步法运作说明
浅谈太极拳之步法
太极梅花螳螂拳
步法在太极推手中有何重要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