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效教学:一个历久弥新的时代命题

有效教学:一个历久弥新的时代命题

 

在“多元诉求、减负增效、速效优质”呼唤下,教学正渐渐从“专业对话”转变成为社会聚焦的时代命题。人们对本该是一场“静悄悄进化”的教学过程赋予了太多的期许与想象,因此,教学变革的路径设计与有效教学的实施推进成为当下基础教育内涵发展阶段的核心。

20078月,上海在“负担重、压力大、体质差”的社会呼声中召开了中小学课程改革与教学工作会议,推出了包括调整课程和作息时间、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规范教学基本环节、增强教学有效性等一系列举措。当时曾有人不解,认为这些举措“太低端”了,但在我看来,这恰是上海基础教育内涵发展中最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自然有外部原因,比如目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非常迫切,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拼命给孩子加码。然而,我们也应该承认其中还有教育内部因素,比如教育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在课程实施过程只重视记忆,只重视考试等。这些现象都表明教育工作者的观念没有真正转变,对新课程的领导力、执行力自然也就无法提高。

上海历次动态调查都显示,“减负”顽疾的症结在于对教育本质的忽视。当时,我们通过一系列调研发现,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对基本环节,尤其是作业效度的轻视,几乎是个“致命伤”。其实,教育教学的规律恰恰就蕴含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考试五大基本环节之中,校长和教师只有教学得法,才能在教育内部有效缓解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经过两年多的引导与实践,上海各区县、中小学校纷纷聚焦课堂,从落实基本教学环节做起,探索教学有效性的规律与方法,涌现出了一大批新鲜经验。种种现象表明,在上海市,教学开始呈现出“正本清源”的状态,教育工作者开始倾向于在课堂第一线发现、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质量。

教学除了要规范,更重要的是创造,通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挖掘师生的潜能,让今天的课堂培养出适应未来的人才。为此,上海教育今后将在进一步加强规范的基础上,推动更有效、更富有创造性的教学。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改进教学的关键

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和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尤其重要。

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关键是要建立校长的专业权威。而要树立这种权威,首先要在教学上下功夫。校长要把听课和分析课作为重要工作和滋养自己思想的源泉。

其次,校长还应加强对学校课程与教学计划的领导。一方面,要执行好国家课程,满足国家课程实施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在现有国家课程体制下,从学生需要和学校特点出发,渗透自己的办学理想和教育理念,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特有的课程体系。

另外,校长还要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领导。

校长提高课程领导力,关键是在教育规律、学生发展和教育理想之间寻求平衡点,提高课程的执行力、开发力和创造力。

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应成为推进课改的重点

要深入推进上海的课程改革,更重要的是走出课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丰富学生的体验与经历,使之成为纵深推进课改的重点。

一方面,我们应该参与学习内容的开发和拓展。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共同构建参与式的学习方式。

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在教育中的作用,关键在学校,实施靠课程。要发挥社会资源的教育作用,就需要校长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真正理解教育的本质和人的内在需要。把社会资源真正纳入学校的课程实施计划内,把它作为课程活动和学生在校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研究学生是教学有效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如果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那么这将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的最大失职。改变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师的教学生活焕发出新的生命。因此,关注并研究学生是进一步推进教学有效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有两个重要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教育要发展人的智慧,而智慧的发展指标不只是认知。不与情感保持健康关系的认知,只是在囤积信息,根本称不上智慧。今天的教学需要更加深入而细致地了解学生的需要、动机和情感特征,进而更加个别化地、灵活深入地关注和处理学生情感发展的差异性与丰富性,达到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实现认知和情感协调的目标。

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今天教学应该更多地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和发现,让学习充满着探究的快乐。教学要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就应该更加细微地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允许学生选择适合的方式学习。

关注学生的智能类型和生活经验。人与人的智能类型及其发展方向是有差异的,只用数学、逻辑、语言等少数几种智能为标尺去衡量和要求所有的学生,不去关注其它智能类型的学生,容易造成学生身心扭曲、厌倦学习,也容易造成人才被压抑和埋没。如果我们关注学生的智能类型,就会发现不同学生的潜能,就能通过积极的介入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从而造就更多富有个性的人才。与此同时,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将所获取的知识、信息与日常的直觉经验联系的过程。

关注学生的处境和感受。判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校生活的质量,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察角度是学生的心理感受。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使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教育效果常常源自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注,教师对学生关注的不同,所引发的后续教学活动和教育成果也不同。引领教师改变教育关注,改变教师的教育目标追求及其行为表现是校长的职责。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反面,最终成为扼制学的“力量”。

当下,学生身处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他们的价值观、认识事物的方式和判断力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海的基础教育要继续深化内涵,就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要实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师生这样互教互学,从而形成“学习共同体”的过程才是一场真正的“静悄悄的革命”。

 

中国教育报2010122日星期五第7版《课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月:如何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
做一个好校长的成功秘笈-《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COM....
试论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校长加强课程领导力的主要途径
增强学校课程领导力 整体推进三级课程建设
校长任期内必做的三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