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众议“同课异构”
众议“同课异构”
如何评价“同课异构”的课
王敏勤
 
   
首先,要看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解读是否准确到位。
如果讲不同的教学内容,似乎难以看出谁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为准确,但同一教学内容这一比较却很鲜明。我们发现,同一教学内容,三位老师对教材的解读并不完全一样,甚至差异较大:教学目标不同,教学重点不同,对课文的解释也不完全一样。这里边有对教材理解深浅程度的不同,有切入点的不同,也有正误的不同。虽然说对同一篇文章,人们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课文的基本解读应该有大致统一的标准,如果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出现偏差,就会对学生误导。正如长治六中郭文校长所说:“同课异构”的“同”不应只指同一教材的同一文本,也应是指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应该是一致的,应忠实于文本;“异”不应简单指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方法,应是指教师在“同”的前提下,结合学生认知规律,选取一定的角度构建教学过程。但无论选取哪个角度,采用何种方法,教学目的都应该是殊途同归的,就是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去正确解读文本,最终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老师对课文的理解不仅有正误之分,另外也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老师是否领悟了编者的意图,是否把本节教材放在整本书整个单元中来理解和把握。所以我们在评价“异构”课的时候首先要“求同”,不是要求所有的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完全一样,但至少要回归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上来。
其次,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是否科学合理。
常言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如果单看一节课,好像还很难判断这节课的设计是否合理巧妙,但几个人同上一个教学内容,这种比较就非常明显。通过比较,就可以看出有的老师整堂课环环相扣,设计巧妙,没有多余的环节和活动;有的老师教学随意性大,教学环节零碎而效率低。有的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在适度紧张的状态下学习;有的老师则课堂沉闷,很难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差。有的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恰到好处;有的则为使用而使用,目的性不够明确。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一提出问题就让学生讨论,没有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有的老师则首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不能解决时再通过相互讨论来解决。实际上,教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即使同一教学设计,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同,教学效果也大相径庭。
第三,要看一堂课的效果是否扎实有效。
对于同一教学内容,教师的课堂设计,可以各显神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最终我们看的还是教学效果。实际上,课堂教学效果本身就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能力和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课堂教学的效果一是看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大部分学生甚至全体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这堂课的基本内容,落实了三维的课程目标;二是看课堂的容量和密度是否适度;三是看教师是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互助合作能力等。一般说来,评价一堂课要看教师的达标率,即教师在上课开始呈现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标了。但也有个问题,如果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不够适当,也不必单看教师的达标情况。特别是同课异构,同一教学内容,每个老师达到的效果如何,听课者会有明显的感受。
总之,“同课异构”的好处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参照和比较,让我们在对比中更容易学习到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也更容易区别和判断出怎样才是一节好课,所以说这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形式。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敏勤
 

"同课异构"贵在"异构"  
  张希彬
“同课异构”贵在“异构”
1.教学理念的“异构”
    天津市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进行一年半的时间,而山西省还没有开始高中新课改,所以两校的教学理念有所不同。通过化学课的对比可以看出,长治六中的教学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问题的细化与落实;静海一中的教学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注重知识的应用。
    2.教学过程的“异构”
(1)创设问题情境的“异构”。
长治六中的化学课的情境创设注重从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中创设情境,表述教学目标。静海一中的化学课主要是通过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表述教学目标。
(2)师生探索过程中的活动“异构”。
①学生活动“异构”。
长治六中的化学老师讲课时学生活动程序为:集体应答­→集体齐读概念→学生讨论突破难点→新、 旧概念的对比→学生练习→核对答案。
静海一中的化学老师在长治六中讲课时的学生活动为:从生活中建立概念­→在练习中建立新概念并与原来学过的知识联系→讨论中突破难点→运用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解概念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
②教师活动“异构”。
长治六中的教师活动为:用原来学过的知识建立新概念→设置练习巩固概念→ 设置练习突破难点→设置练习强调注意问题。
静海一中教师活动为:用实例建立概念­→设置练习建立新概念并与原来学过的知识点联系→设置练习突破概念的难点→设置练习将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说明概念局限性(整个活动教师鼓励性语言较多)。
(3)例题分析的“异构”。
长治六中的老师对例题的分析采用以下方法:问题展示­→学生思考→学生板演→教师细致分析→规律总结。
静海一中的老师对例题分析采用以下方法:问题展示­→学生解法展示→关键点、易混易错点、关键步骤提示→规律总结→变式训练。
3.课后评课“异构”
课后的评课中,长治六中的老师非常激动,他们一致认为静海一中的化学课是一堂新课程的培训课,其中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知识的实际应用、例题的开发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长治六中学生扎实的“双基”与教师对学生精细的指导,也给我们静海一中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天津市静海一中副校长  张希彬
2008-7-24
  
 
 

“同课异构”的感受及反思

王晓伟

我校与天津静海一中“同课异构”的研讨会顺利结束了,我目睹并欣赏了静海一中语文高级教师付宝兰的风采,可以说印象颇为深刻;听取了天津教研所所长王敏勤教授的报告后,更是让我心生震撼,感慨万千,同时,也把我的教育教学生涯引入了另外一个必须思考的角度。作为一个教师,到底教会了学生什么,学生到底要学些什么,是不是忙碌的工作带给学生的就是“缺德”,或者不仅仅是一个“缺德”就可以形容完的。学者、专家早已离去,而留给我的却是深深的思索。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和反思:

一、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教师重在教,学生重在学,而教师应重在教方法,学生也重在学方法。付宝兰老师温文尔雅的教学方式深深的感染了我,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足够的亲和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不至于有生疏感。尽管开始时我觉得付老师的这堂课内容较多,朴实无华,但她在课堂的后半部分处理的却非常到位,尤其是引发学生质疑思考的思考能力相当强。虽然是一篇关于《论语》中的文章,但她巧妙的借助当前火热的学术超女于丹的《论语心得》中对曾皙的看法,让学生讨论探究质疑,不仅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的思维方式,而且紧合时代的步伐,使一片古文突然就变得具有了现代意义。不敢说这堂课美不胜收,但最起码体现了付宝兰老师高超卓群的文学素养。

二、教师教授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学生

教师教学生知识方法技能,应当充分了解学生。听王敏勤教授娓娓道来的报告,也没什么激烈的言辞,但心情却是沉重的,尤其是那句“教师每天辛勤忙碌的工作,却是在做一件缺德的事情。”教师上课是经过细心备课、精心处理教案的,课上也是耐心给学生讲解,但为什么很多时候会出现老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呢?究其原因是老师站在脱离学生的角度上去讲课了,没过多的重视学生,忽视了课堂是学生的主阵地,这样的课堂当然就很难讲什么效率,很难让学生学到知识,这又从何去谈及方法的传授呢。可见,我以后的教学方法方向上必须有大的转变,努力把学生调动起来,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真正在课堂上解决自己想学的问题,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这样,才会成为有效率的课堂。

三、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框架性

教师必须对所教的本学科知识构架有一个全方面整体的把握。王教授认为认知客观事物的规律,是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当然教学也不例外。以一般的教学为例,的确很难有年轻教师做到这点,以前我通俗的认为:教师只是伴随着时间的变迁在做一项重复的劳作,知识体系往往也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教学行为只是简单的把自己所认为正确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完全没有站在一个统筹的高度上去给学生讲解。王教授则要求教师要整体构建,从全部所教的教材到每一册的教材,到每一个单元,再到每一课,最好能画出知识树,便于自己系统的了解知识体系,便于教师去教,更便于学生去接受。这些话点醒了我,可以说是“火把、灯塔”,照亮我的教育生涯,指明了我的前进方向,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更应该奋然前行。

四、学生先学,教师后教,板书精细,练习精选

这是我这次学习感受最深的一点,同时这也是一种全新的高标准的教学要求。教师身在课堂讲解,而学生却不知所云,这势必会影响课堂效率,这样看来,必须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提前对课堂有一些把握,这和我校正在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学纲启学)是不谋而合的。就语文学纲而言,关于课内要求的知识目标,写作背景、作者简介等知识要点,我们在课前已给学生准确细改的呈现,只要再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时间,达到这一目标较为容易。

学生把预习中反馈回来的问题交给课代表或任课老师进行汇总,进而便于老师有效的备课,上课时主要就是解决学生的问题或质疑,课堂效率无疑会大大提高,老师再不用滔滔不绝,学生再不用昏昏欲睡,并且可以大大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进一步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何乐而不为。

对于板书的精细,王教授的观点是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看到板书仍可以复述原文。这样看来,对于板书的要求还是相当严格高标的,这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作一个认真细致全面准确的把握,这当然也是教师的份内之事。如果老师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可以说每一篇课文肯定在他的脑海中已经有一个全面的展现,也算作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能力的体现。

学生和教师优秀搭配起来的课堂必然是优质高效的课堂,学生接受知识能感到愉快,教师讲解知识能感到高兴,这也就是完美课堂之说,也就是当下所倡导的愉快教学的一种表现。课堂的高效率固然是我们追求的,但想要成绩上扬,必须还得有课后练习的巩固,为减轻负担,练习必须精选,否则将前功尽弃。尽量选取一些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优秀高考真题,以便能在第一时间了解高考,走进高考,感受高考,不至于将来碰到高考时,学生表现出紧张和无所适从的现象。如果能做到这些,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可称得上优秀,把优秀的环节层层叠加,必然会成为一节节优秀的课堂,一节节优秀的课堂叠加,必然会培育出一个个成绩优异的莘莘学子,一个个优异的学生必然会铸造出六中广阔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

这次活动给我个人的教学生涯指明了方向,让我获益匪浅,认识颇多,真所谓“听君一席话,胜己廿载教。”不过,这只是我理论上粗浅的认识,我还得奋然前行,继续摸索、实践、感悟、反思,快速早日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

 

 
同课异构
——《走一步,再走一步》分层教学案例
 
作者:康健 鲁金…    文章来源:曹杨二中附属学校     更新时间:2006-10-22
 
 
一、 背景介绍:
  自2002年来,我校针对学生基础不同,能力不同这一现实,尝试分层教学,把同一年级学生按不同教学要求,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进行教学。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强,自信,但同时也存在着忽视基础,忽略细节,学习不够踏实的现象。而平行班的学生无论在学习能力、文化积淀还是自信程度上与实验班的学生均存在教大差异。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均得到发展,也为了使教学更具科学性、针对性。本学期我们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尝试以“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备课,即相同的课文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预设最适合本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措施。
  这次尝试性开课我们备课组选择语文七年级第一学期(实验本)教材中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不仅因为这篇课文以精彩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个胆怯的小男孩爬到石崖,上不去,下不来,陷于绝望、恐惧,听了父亲的话,觉得一小步,“似乎能办得到”,第一步成功,“顿时有了信心”,第二步成功,“信心大增”,最终安全回到地面的过程。而且本文接近生活, 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成为一笔精神财富。
  同一篇课文如何有针对性地上出不同的效果,我们备课组在集体备课中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措施上进行了异构,下面将以案例的形式进行阐述:

二、 案例描述、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异构:
  1、针对实验班学生学习能力强,自信,但同时又存在着忽视基础,忽略细节,学习不够踏实的特点,康健老师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上,希望通过对细节描写的揣摩,让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重视细节,在写作中重视细节,更在为人处事中注重细节。
  2、鲁金芝老师则根据平行班学生学习能力不够强,文化积淀不够深,自信心不足的特征,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验人物情感、感悟生活哲理”上,希望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提高上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同时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方法的异构:
  对于实验班的学生,如何在教学中既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得到提升,又能不流于形式,避免“华而不实”的现象出现,康健老师觉得还是应该从课堂教学的细节入手。教学细节,指的是教学中的细小环节以及其中的教学活动。可以说,一节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是在如何艺术地设计、处理教学细节。下面以几个教学片段加以说明:
1、抓住语病,紧追“细节”。
  片段一:以课文为例,感受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个性的作用。
生(沐云洁):在第14节最后一句“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时,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这句话中的“正纳罕那是谁时”,说明小男孩当时已经麻木了,麻木到连自己哭泣都没有意识到。
师:“麻木”?这里用“麻木”好不好?此时他是“麻木”吗?
(学生沉默,思考)
生(李梦楠):我觉得此时小男孩是有些“神志不清”了,因为他已恐惧到了极点,已经“不能自己”了。
师插话:不能自已。
生纠正:对,是“不能自已”,所以他在自己哭泣中都以为是别人在啜泣,因而会“正纳罕那是谁时,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
  【分析】教学细节的处理,往往无法预设,这时候要靠教学机智——它是教师积极反思、经验积累的结果。在以往教学中,由于关注自己在备课中的预设,常常急于将学生的思路引向自己的设计,而忽略了他们发言中表达不够准确的地方,而这些细节的强调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绝好机会,所以在让学生感受作品细节描写魅力的同时,我也关注了他们语言表达的细节,对于表达不够准确的及时给予提醒。因此这个教学细节能够立即调整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更为巧妙的是它酝酿了课堂教学气氛,并为学生下一步的品析性发言预设了范例。
2、重视评价,鼓励“细节”。
  片段二:以课文为例,感受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个性的作用。
生(赵经纬):第17节“我下不来!”我啼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这句句子不仅从小男孩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此时害怕,对自己毫无信心,而且从句中两个感叹号也能看出他此时对自己毫无信心。
师:真聪明,连标点符号都注意到了。这些都是细节。太棒了!
(其他学生不住点头,马上又有学生举手要发言)
……
  【分析】赵经纬在发言中不仅关注了人物的语言这一细节,同时抓住了两个感叹号增强语势另一细节。这不仅体现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入,而且也表明他已经意识到了细节描写的精髓——“于细微处见精神”。对他发言的及时鼓励,也将这个理念(“于细微处见精神”)传输给了其他学生。教学细节需要教学机智,也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发现,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教学细节,画龙点睛,点石成金,使细节成为教学的突破口,成为学生的兴奋点,从而创造精彩互动的课堂。
3、加强追问,强化“细节”。
  片段三:学生交流各自的练笔并评析。
生(赵经纬):阮晨航在细节描写上真实是把握了,但在有些细节上仍需要修改。
师:比方说……
生(赵经纬):比方说:写妇女跳下来的过程,阮晨航只写了“她头朝下”,那她身体的动作呢?是手抱着肚子,还是……
师追问:你怎么写的?
(赵经纬有些吃惊,但还是拿起自己的本子读了起来)
生(赵经纬):是全部读吗?
师:不,只读她跳下来的动作。
生(赵经纬):她闭上了双眼,脚一抬,双手抱着肚子,头朝下,身体蜷在一起,向地上的旧毛毯高速俯冲下去。
(学生们听到这里哈哈大笑)
师:重复赵经纬习作中的“双手抱着肚子,头朝下,身体蜷在一起,向地上的旧毛毯高速俯冲下去。” (学生们再次大笑)
师:赵经纬前面的动作细节确实描写得不错,可最后“高速俯冲”显然不够准确,你们能帮他修改一下吗?
有学生插话:“撞”
(其他同学笑)
赵经纬发言:向地面“坠”去。
师(立即肯定):好,自己改得很好,“坠”。
……
  【分析】此处教学细节的处理落实在对学生的“点拨”上,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出现思维不够严密时,教师的点拨:一是要"准",要在学生思维的瓶颈处,拐弯处予以指导、疏理;二是要"巧",在学生茫然时,使其茅塞顿开,使之达到自主参与、自觉发现、自我完善、自行掌握知识的目的。以上这个片段中,我不断的追问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文章,在对材料前后的联系中,在对人物情感的体会中,自己选择了最合适的用词,加强了对局部细节描写的深入认识。此教学细节的处理,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习作,关注自己写作的细节,在自我完善中,自行掌握知识。
4、谨慎处理“意外”,生成精彩“细节”。
  片段四:学生交流各自的练笔并评析。
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并读了学生(陆晓峰)的练笔,。
“她来到护栏前,手扶住肚子,两眼慢慢地闭上,穿好身上的衣服,猛地在空中翻了个跟头,头朝下往地面上栽去。她的泪水洒在了天空中。可她的两只手不曾捂住自己的头,却紧紧地抱住肚子,人蜷在一起,头朝下地栽倒在毛毯上。这时,人们都惊呆了。”
(教师在读到“猛地在空中翻了个跟头”时,学生发出了笑声。)
师:我刚才在读的过程中听到同学们的笑声,你们笑什么?
生1(朱昊):陆晓峰写这位妇女在坠落的过程中“她的泪水洒在了天空中”,这个细节描写像是动画片中的镜头,不够真实。
(陆晓峰的脸色挺尴尬)
师:我知道陆晓峰是被这位母亲伟大的母爱感动了,他很想把她坠落的过程描写得很美,所以“她的泪水洒在了天空中”,虽然有些不符合实际,但却有一种悲壮美。
生2(谷怡青):陆晓峰在文章里写这位孕妇“猛地在空中翻了个跟头”,孕妇身体笨重,怎么可能敏捷地在空中翻跟头呢?
师:体态笨重的孕妇怎么可能行动敏捷地在空中翻跟头?能这么做的是哪些人?
生齐答:是体操运动员、跳水运动员。
师:陆晓峰想以细节表现这位母亲为保护自己的胎儿的母爱,但这个细节描写不符合细节描写的什么要求?
生异口同声:细节描写要真实。
(陆晓峰也不住点头)
……
  【分析】交流、评析学生的当堂习作,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因为这些文字是学生个性化的体现,是他们对一堂课学习后成果的体现,也是我们在备课的预设中无法全面预料到的。我读陆晓峰补写的片段,当读到“猛地在空中翻了个跟头”时,听到下面学生的笑声,这表明他们也听出了文章中的问题。所以当我询问他们笑的原因时,原以为学生会提出这一处的错误,没想到朱昊提的却是另一处“她的泪水洒在了天空中”,她认为这一处描写脱离生活实际,像动画片。我想起平时陪女儿看动画片时,确实有不少这样的镜头,虽然不够真实,但画面确实很美。所以我在评讲中肯定了陆晓峰的细节描写虽然有些不符合实际,但却有一种悲壮美。谷怡青在发言中能准确地找到陆晓峰细节描写的不妥之处,也获得了大家的认同。
  此处“意外”的处理,既避免了学生的尴尬,也引导学生自行发现同学习作中的不足,强化了“细节描写力求真实”的要求。所以,当面对这些“意外”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把这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及时调整,在出错的时候重构共建,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
对于平行班的学生,鲁金芝老师在这堂课上借全班学生之手,由学生对课文本身的阅读感受,拓展到对其他文章的阅读领悟,并在课堂上交流展示,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学习展示的平台,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自我学习资源的交互共享创造了机会。下面也以几个教学片段加以说明:
  1、品读感悟 品味课题
师:当我们第一眼看到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时候,同学是怎么理解课题的?
生:走路
师:那么到现在我们朗读完了以后有是怎么理解课题的呢?
生:作者在成长中遇到的挫折,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挫折。(范鑫)
生:告诉我们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我们要把面队困难不怕艰险实践的精神带到人生的没一个挑战中去。(张咪)
生:作者遇到困难想尽一切办法,把大的困难分成一个个小的困难去克服。(赵伟)
师:同学们在回答的过程中都提到了要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其实就包含着文章的主题:(出示课件)
……
  【分析】平行班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对常常表现出一种缺乏目的的阅读,因此在阅读上无法对文章所表现的情感和哲理进行感悟,在写作上只会记事不会议论或抒发情感。所以鲁老师在教学中以课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从字面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感悟生活哲理,其实是教给了学生如何在阅读时整体把握文本的方法。
  2、分组学习 交流展示
师:无论多么大的困难,我们在面对、克服的过程中都不能缺乏……
生:信心
师:是的,信心!对我们很重要,我也希望同学们拥有信心,和老师一样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拿出来。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中找一篇和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文章相类似的文章,找出文章中的感悟,也可以是自己对文章的感悟,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每组推选一个代表全班交流。
(分组交流,师到每一个小组指导,并具体要求先复述文章,再谈感悟)
师:好!时间到,同学们,下面我们开始交流展示我们阅读的成果。我重申要求,一要简要复述文章,二是谈感悟。
生:复述 《 我怎么不胆小了?》 ,(文中“我”帮大爷买药的事情,而不再胆小了。)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人是一生出来并不是害怕的胆小的,而是自己是缺乏锻炼,缺乏胆量,如果我们放胆去做的话,就会一定会成功的。(实物投影仪出示文章和读书感悟)
师:请同学对何宇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
生:(范鑫)复述太罗嗦,感悟太少了。我认为人的胆量不是靠别人来改变的,而是靠自己的,文章中“我”的胆量是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变得大起来的。(师引导帮助他人关怀他人就一种善,一种值得赞美的品质)
师:在复述的时候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老师为什么这样讲呢?老师是希望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能把阅读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所以老师平时要求同学们做读书笔记的时候一定要读出自我。接下来几个小组代表上来展示的时候要主要这个问题哦。
生:(张莉娜)《作弊者的悲哀》如果不是我们通过我们努力获得的成果,我是不懂得珍惜的,而且不能明白其中意义和价值的。
生:(张咪)《学步》我们的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要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去克服。
生:(侯赟)我认为张咪说的感悟没有联系生活实际。
师:嗯。的确莫顿?亨特的这篇文章就是从生活的一件小事中感悟到了终身受用的生活哲理。语文即生活,语文无处不在。
……
生:(陈文超)《笑对困难》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勇敢的去面对,不能遇到困难就放弃。正如一首歌里唱的:只有经历风雨才会看见彩虹
生:(徐旻珊)《爱其实很简单》感受父爱,感受真情。
生:(李旭东)《面对挫折》我们应该敢于面对挫折,要去勇敢挑战命运,挑战自我。
师:和我们的同学们所感悟的一样,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要勇敢面对去克服它,我们是不是只管自己克服了困难就行了呢?不,我们也应该和前面同学所介绍的《 我怎么不胆小了?》中所表现的一样,我们还要懂得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    
  【分析】各小组代表纷纷上台展示,同学们的交互评价,教师的鼓励对这些一直缺乏自信的孩子是多大的褒奖,鲁老师深信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一定会有自我感受的,只是对于文本感悟的层次不同而已。哪怕是最浅层次的感悟也是值得抓住的,以此入手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要引导学生长时间的坚持阅读,不断积累,定会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逐渐学会品味语文、享受阅读,进而内化为自我的语文素养。而此时教师也完全融入了学生的展示交流中。
  3、拓展提升 欣赏享受
师:从各小组的交流展示来看,大家多是从哲理的角度在感悟文章,今天我们第三次阅读了这篇文章,那么老师提一个小小的希望,希望同学们课后在随笔本上写一篇感悟,主要从情感的方面去感悟。
师:老师这里也找了一篇很美的文章,是我国著名诗人汪国真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老师准备了背景和音乐,不过还需要同学的帮助,哪位同学愿意用自己的美妙的声音帮助老师把这首优美的诗歌展现给同学们?
生:陈元章(师把诗歌交给同学酝酿)
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掌声)
师:(沉浸)美吗?谢谢陈元章同学带给我们的享受。有没有女同学来试试?
师:(鼓励)文学带给我们的魅力,也是语文带给我们的魅力。
生:(陈梦)朗读(掌声)
师:欣赏完这首诗,同学们有没有品味出一些感悟?
生:“路尽天绝处  不妨尝试着再走一步” “万水千山  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
师:无论多大的困难,我们要有信心去面对。只要我们勇敢的迈出艰难的第一步,和莫顿 怀特一样把困难分解了去克服,我们就一定能成功。
师:希望同学们继续享受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多阅读我们会心情愉悦,多阅读我们会更加快乐成长。
……
  【分析】课结束前老师准备的一首汪国真的诗《走一步,再走一步》,还准备了背景和音乐,临时请学生配乐朗读,展现了语文的美,同时与这首诗歌的主题与课文的主题相呼应。
(三)评价措施的异构:
  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以同样的标准来进行评价,这显然有悖于二期课改的新理念,所以我们备课组认为对一堂课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措施同样需要异构:
  1、实验班的学生能说会道,但落实到书面表达上常常“眼高手低”,康健老师采用的当堂练笔并评析,着实让这些“好”孩子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引起了重视。在课后的评课中,同组的老师们也一致认为康健老师的整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既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描写的细节,又重视了自己教学细节的处理。因此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向学生传递“细节决定成败”的过程,既有对学生知识的构建,也有对他们人文精神的构建。一堂课的教学也许无法让这些聪明并“粗心”着的孩子们立刻改正他们的不足,但是至少他们已经开始重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只要坚持重视课堂教学的细节,持之以恒,实验班的孩子们一定能感受到“细节的魅力”。
  2、平行班的学生平时缺少的就是交流的勇气和展示自己的机会,鲁金芝老师设计了小组交流和配乐诗朗诵既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也是为这些“平凡”的孩子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听课的老师们感到鲁老师此举并没有把眼光停留在这一堂课上,她所着眼的是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提高的长效性上。以课堂为载体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要坚持引导学生长时间的坚持阅读,不断积累,定会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逐渐学会品味语文、享受阅读,进而内化为自我的语文素养。的确从课堂上学生们的表现上已经能充分证明这一点。
  评价措施的异构才真正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成就感,让教授不同层次的教师同样有了成就感


三、案例启发:
  1、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同课异构”正是我们备课组根据课改新理念,在分层教学中的新尝试,但通过实践证明了这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有效之举。它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个体差异,也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有针对性。
  2、“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十分注重发挥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在集体备课中集思广益,在教师自己的实践和向同行的学习中能够不断优化各自的课堂教学。如康健老师在第一次试教中,将教学的重头放在对课文细节的感受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化了近25分钟,而最后环节“学生练笔评讲”只用了5分钟就匆匆下课了。在备课组活动中,周继娅老师向她指出,实验班的学生感受文本不会有太大问题,关键是他们在实际运用中常常忽略“细节”,从第一堂课的反映看,学生的练笔中还有许多可琢磨的地方,不如压缩前面环节的时间,多一些时间让学生议议自己文章的得失,这个教学细节的重新处理,在第二堂课上确实收效很大,构成了这堂课的一个“高潮”。
  3、“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也促使每一位教师在课余不断为自己“充电”,以求在自己的课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因为语文课堂教学有无数的未知境界需要我们探究,其设计的优美流畅需要同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研读教材的水平,教师的教学技艺及对语文专业报刊的阅读视野紧密结合。只有这四者综合地表现于教师的身上,才能够真正设计出精美生动的“同课异构”。

 

对《同分异构体》的同课异构
路桥中学  梁杏娟
引言
“同课异构”就是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研究过程一般为:定课—研究教材、分析学情和资源—撰写教案或学习并观摩—会诊式研讨—写出反思材料。“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这种教研活动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不仅对教者,并且对教师群体、对整个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着显著的作用。

背景
    教师发展其专业知识与能力并不全然依靠自己,而会向他人(如校外专家或同事)学到更多;教师更并非孤立地形成与改进其教学的策略与风格,这种策略与风格的形成与改进更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路桥中学化学教研组同事之间关系融洽,有着良好的合作氛围。近几年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新调入和新分配的老师较多,大家都有一种想融入到这个集体的强烈愿望,因此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能够很好地进行合作。
同分异构体这部分内容是有机学习的重点,更是一大难点,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有机的一个转折点。因此我们高二备课组决定对这部分内容分别由两位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正值市教研室高老师到学校调研,因此对这节课的教研我们不仅发挥了同伴互助的作用,还很庆幸能获得专家的引领。

研究过程:
一、定课
开课内容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中的同分异构体部分。
二、研究教材、分析学情和资源
在对教材的研讨时,我们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一)对教材深度的把握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大纲要求是“B”(知道是什么),只要求知道碳原子数是5以内的分子。但在实际碰到的练习中(如台州市教研室编的常规训练)不仅要能分析烃的同分异构问题,还要能分析烃基和卤代烃的同分异构问题;另外,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是属于化学技能的掌握,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书写方法,碳原子数在5以上(如6个碳)的能否让学生练一练呢?对此我们进行了研讨。
A老师:我认为这部分的重点是要能理解同分异构体的概念,特别是对异构该如何理解,如果学生能对我画出来的各种结构简式都能进行辨别,就挺不错了。
B老师:让学生掌握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也是挺重要的,这涉及到的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书写方法的掌握,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对称性,而有序思维和对称思维恰恰是学生学习有机所需要的两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C老师:对异构的理解学生需要具备“拉、转、翻”的空间想象能力,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同样也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因此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为什么有时侯我们觉得很简单,一眼就能看穿的东西,而学生就是搞不清呢?其区别就在于我们是这方面的专家,而学生是新手。应该通过我们的示范和归纳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表征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教材的处理我觉得还是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如普通班我们就该讲点基础点的,卤代烷的同分异构体可以暂时放一放,不要把难度拔得太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是首要的。加强班同学接受能力相对较强,可以多补充一点,练的难度也可以大一点。
……
 (二)对内容先后顺序的安排
对于烃基的学习,书本上把这部分内容放在同分异构体的最后一段。这部分内容究竟应该放在哪个时间上呢?对此,老师们又有各自不同的理解。
A老师:我觉得这部分内容与与同分异构体的学习好象联系不大,学生只要知道这些烃基的名称,我想把它放在与命名一起上。
B老师:我一直在想,书本为什么要把烃基的学习与同分异构体放在一块,这部分的学习一定与同分异构体有联系的。
C老师:我也赞同B老师的观点,既然教材把它放在这里,一定是与同分异构体的学习相联系的。我们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烷烃的同分异构体,还要学生能分析一卤代烷的同分异构体,一卤代烷可以看成是CnH2n+1—和—X,根据等效代换的思想,如果学生能学会分析烃基的种类,也就学会了分析一卤代烷的种类。
……
(三)对学习者的分析
两位老师所教的班级有普通班,也有加强班,由于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因此在确定的教学目标上也是不同的。对于普通班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内容要求只要求掌握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并能辨析不同的结构。对于加强班的要求是以培养能力、发展思维为目标,内容要求不仅要知道烷烃的同分异构体,还要能学会找等效氢,分析烃基和一卤代烃的种类。
三、撰写教案或学习并观摩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集体研讨,两位开课老师均写了详案,并在接下来的市教学调研会上开课。


A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做书后习题→发现问题→看书

B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通过让学生组装球棍模型,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到有机物分子的空间结构以及与结构式的区别和联系,并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加强课堂讨论和训练,使学生很好地从直观感受引伸到抽象思维。
四、会诊式研讨
课后,市教研室高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详细的点评。
高老师:对A老师的课,我是比较赞赏的。该课的引入充分体现了“洋思思想”,先让学生做课后的习题,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利用书本已有的资源,通过让学生看书、用书,对基础知识落实较好。虽然课的容量不是很大,但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是相当成功的了。在以后的教学中如何创设一些恰当的问题情景,应值得老师们好好地探索。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A老师的课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
对于B老师的课,我认为一大亮点是充分发挥了教具(球棍模型)的作用,让学生上台用球棍模型组装正丁烷、异丁烷的结构,不光在台上演示的同学积极性很高,在下面的同学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想法,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化学学习的结构之美;又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戊烷的几种不同画法,用模型来演示,看似简单的一个尝试,但充分拉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距离。如果每个学生手上都有一套这类球棍模型,那就更好了,学校可考虑多订购些这类模型。不足之处是创新性不够,上得较传统。整节课表现出来的一种思想还是以老师为中心,基本上是老师在操纵课堂,学生主人翁的地位体现不够,虽然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良好,但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不多。课堂教学的目标不光是解决问题,更应该是能通过老师的启发促使学生不断地产生问题,只有一个不断动态生成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活力。我们应该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在学生遇到问题不能解决时的帮助者。
组内老师也对两位老师的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C老师:学思于疑,A老师能善于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又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而体悟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设计是相当不错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比较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平铺直叙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学习兴趣的丧失。
D老师:在课的设计时,我往往想不到好的引入方法。听了A老师的课后,我才知道原来课后的习题也可以是一个这么好的诱饵。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善于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看来课程资源处处存在,只是看你有没有一双慧眼。
E老师:我觉得B老师的课比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点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特别是她能在现有的条件下(没有那么多的小模型),能想到让两位学生一起上台来,通过一起合作,互相帮助来组装模型,这比只让一个学生来做又迈进了一大步。当然B老师在一些问题的设计时,如果能把A老师的优点吸收进来就更好了。
根据专家的会诊和同伴的意见,两位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对该课进行了重新的设计。
通过这样的上课,我感觉受益匪浅。现把我对这次教研的体会写下来与各位同行分享。
五、我的反思
(一)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首先,备课资料的来源有两大方面,一是以往的经验积累,二是网络。在备课时,我们充分利用备课组内新老教师各自的优势,借助老教师的经验,新教师的特长,使与同分异构体有关的资料很快聚集起来了。其次,对于有些问题如果独自在那里思考,很难理解透彻,但拿出来大家一起研讨后,很快就可以明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最后,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实践知识和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缄默的知识和情境性教育机智。这些缄默知识和教育机智难以以“客观知识”的形式、用语言来陈述和传授,只能在个人实践活动中得以表达。在相互的听课中,其他教师的一些缄默的知识和情境性教育机智可以被相互体会。通过就同一内容开课,我对教材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在互相的听课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如何更好地处理教材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参照别的老师的长处,可以更好地改正自身的不足。我想这种收获如果没有亲身的经历是不能体会到的,在以后的备课、上课中我将会尝试从更多的角度思考问题,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
(二)对教材教法的理解更加深刻
在备课组讨论时,我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在讨论中,我们的思想发生了碰撞,我们讨论得越深入,发现的问题也就越多,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越透彻,一些平时上课时不太注意的问题也被发现了。如平时上课我们经常不太注意去应用书本上的表格或资料,其实一些书本就有的东西我们又何必喋喋不朽地去讲呢?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通过阅读去解决好了,不要把什么都嚼碎了喂给学生。老师所起的作用应该是点拨,应该做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引导者。又比如对多媒体的应用,书本有的就不要打在幻灯上,多媒体应是一个辅助的工具,在用多媒体前一定要考虑有没有用的必要。由于事先注意到了这些方面,所以在开课时,我们在这些方面均得到了高老师的认可。
(三)有利于合作的教师文化的建立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都是孤立地、分别展开的,教师与教师之间往往是竞争多与合作。他们很少花时间与同事一起来分享观点、观念和新知。“孤立+孤单”是大多数教师日常工作中的常态。长期的“孤立”和相互隔离也给教师之间的合作设置了障碍,即使提供了机会,教师也未必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未必愿意把自己的“实践知识”与别人分享、未必愿意与其他人一起制定方案。
合作的教师文化基于教师之间的开放、互信与支持。通过一起集体备课,互相启发,我们备课组内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我们就同一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事之间互帮互助,大家都打开自己的心扉,相互之间没有猜忌,没有保留。经验丰富的教师乐意把自己的教学专长奉献出来,供其他教师观摩和分享,同时也为新手教师表达和检验自己的思想提供发展空间和机会。我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为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而努力。为着同一个目标,我们在共呼吸,同发展。从同事的智慧中,我们为自己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天地,视野变得开阔,考虑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了。从相互研讨中我们越来越发现教学的艺术价值,也更加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通过这样多次的尝试为自然合作的教师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当然,回顾这次的开课,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评课时,由于高老师特殊的身份,领导评估的味道较浓,在评课时未能形成一种真正平等、互助的关系,大家未能敞开自己的心扉很好地交流。合作的教师文化的形成光靠一两次的同课异构是远远不够,应该把这种活动纳入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变“要我开课”为“我要开课”,而不是为了应付评估或检查。在交流与研讨中,我们也发现了自身知能结构上存在的不完整,特别是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还不能很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即使在听课和评课时,也缺乏理论的高度,没能像高老师一样站得高,看得远,所以我们需要专家的引领,更需要在平时能多方面地去学习各种教育理念,如通过文本、网络等与专家对话,从而使自己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陶秋云.推行同课异构  深化校本教研.湖南教育,2005(4)
2.赵昌木.创建合作教师文化:师徒教师教育模式的运作与实施. 教师教育研究,2004(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立足细节,品味文本——同课异构《林黛玉进贾府》
同课异构妙🌻🌻🌻感知数学美
国培计划—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2011)
西湖学校举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教研天地| | 历史教研组第一周同课异构课的评价与反思
周南梅溪湖:2016年下学期课堂教学主题活动月系列报道(二)师徒联手 同课再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