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课研究之“数学课程标准(八)
1


    向你介绍我是谁


 

  陈建茂

莲都外国语学校

       大家好!我是朱乐平名师工作站第十三组的成员陈建茂,来自丽水市莲都区外国语学校,很高兴在此与您相遇。

2


     本期内容有哪些

1.听一听:数学课程标准(八)

2.读一读:教材编写建议一

3.做一做:学以致用

3


     轻轻松松听听


4


     坚持阅读8分钟

本标准是如何定位数学教材的?

      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具体来说,数学教材是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基本物化形式,是学生学习数学、教师教授数学的最基本蓝本,是联结“数学课程目标”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主要桥梁。

数学教材编写有哪些总体要求?

       首先,数学教材的编写应以《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教材编写要努力凸显特色,积极探索教材的多样化。而且课程内容是按照三个学段制订的,并未规定学习内容的呈现顺序。因此,教材可以在不违背数学知识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认知规律、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形成自己的编排体系,体现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目前,我国数学教材使用就呈现了“一纲多本”的现状,但每一套教材都会凸显编写者对数学、数学教育、特别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解与把握。

     另外,教材所选择的学习素材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其他学科现实相联系,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数学理解。教材内容的呈现要体现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体现重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并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材的编写要有利于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

教材编写有哪些具体建议?

(一)教材编写应体现科学性

 

        科学性是对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总体上要符合两方面要求,一方面要符合数学的学科特征,另一方面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体体现以下四点:

1.全面体现本标准提出的理念和目标

教材的编写应以本标准为依据,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全面体现和落实本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各项目标。

2.体现课程内容的数学实质

教材中学习素材的选择,图片、情境、实例与活动栏目等的设置,拓展内容的编写,以及其他课程资源的利用,都应当与所安排的数学内容有实质性联系,不仅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实质的理解,还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3.准确把握课程内容要求

本标准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有明确和具体的目标要求,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准确地把握“过程目标”和“结果目标”要求的程度。例如,关于距离的概念,在第二学段要求“知道”两点间的距离,在第三学段要求“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并“能”度量两点间的距离。那么在编写有关“距离”的内容时,不仅要把握好“知道”与“理解”、“能”这三个行为动词之间程度的差异,还要注意两个学段之间教材内容之间的衔接。

4.教材的编写要有一定的实验依据

教材的内容、实例的设计、习题的配置等,要经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检验,特别是新增的内容要经过较大范围的实验,根据实践的结果推敲可行性,并不断改进与完善。

(二)教材编写应体现科学性

 

1.整体体现课程内容的核心

教材的整体设计要体现内容领域的核心。本标准在设计思路中提出了十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它们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的核心,也是教材的主线。因此,教材应当围绕这些核心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和编排。

例如,在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的各部分内容编排中,应整体考虑模型思想的体现,突出建立模型、求解模型的过程。

再例如,推理能力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无论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还是“统计与概率”的内容编排中,都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证明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2.整体考虑知识之间的关联

教材的整体设计要呈现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一些数学知识之间存在逻辑顺序,教材编写应有利于学生感悟这种顺序。一些知识之间存在着实质性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相同的内容领域,也体现在不同的内容领域。例如,在“数与代数”的领域内,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均存在着实质性联系;此外,代数与几何、统计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实质性联系。

帮助学生理解类似的实质性联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教材在内容的素材选取、问题设计和编排体系等方面应体现这些实质性联系,展示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数学方法的一般性。

3.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要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

数学中有一些重要内容、方法、思想是需要学生经历较长的认识过程,逐步理解和掌握的,如,分数、函数、概率、数形结合、逻辑推理、模型思想等。因此,教材在呈现相应的数学内容与思想方法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积累,在遵循科学性的前提下,采用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螺旋上升是指在深度、广度等方面都要有实质性的变化,即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要求。

例如,函数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数学概念之一,本标准在三个学段中均安排了与函数关联的内容目标,希望学生能够逐渐加深对函数的理解。因此,教材对函数内容的编排应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分阶段逐渐深化。依据课程内容的要求,教材可以将函数内容的学习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一些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数量的变化过程、以及变化过程中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探索其中的变化规律及基本性质,尝试根据变量的对应关系作出预测,获得函数的感性认识。

第二阶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函数的定义,并研究具体的函数及其性质,了解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借助函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等,使得学生能够在操作层面认识和理解函数。

第三阶段,了解函数与其他相关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例如,与方程之间、不等式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能够一般性地了解函数的概念。

 4.整体性体现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配置习题时应考虑其与相应内容之间的协调性。一方面,要保证配备必要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又要避免配置的习题所涉及的知识超出相应的内容要求。

其次,教材内容的呈现既要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又要使整套教材的编写体例、风格协调一致。

然后,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为此,教材可以适时地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包括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发展史的有关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数学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家治学的严谨,欣赏数学的优美。例如,可以介绍《九章算术》、珠算、《几何原本》、机器证明、黄金分割、CT技术、布丰投针等。

5


     做一做:学以致用       

一、填空

1.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           )、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            )、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2.数学教材的编 写应以(                      )为依据。教材所选择的学习素材应尽量与学生的(             )、(            )、其他学科现实相联系,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数学理解。

3.科学性是对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教材一方面要符合数学的(           ),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               )。

二、选择

1.教材编写应当体现整体性,具体包括(         )。

A.全面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和目标

B.注重突出核心内容

C.注重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

D.注重体现学生学习的整体性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学习主题、数学课程目标;

2.数学课程标准、生活现实、数学现实;

3.学科特征、认知规律;

二、选择

1.(BCD)

一课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州市高中数学课改一年来的总结与回顾
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数学教学整体性思考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新课程标准下的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动态与发展趋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