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中国肥胖地图出炉!41.1%男性超重!这些疾病都和肥胖有关

来源:广东科普

三伏天已经过去

你减肥成功了吗?

近日,“中国肥胖地图”出炉

数据显示:

我国总体超重人群占比34.8%

肥胖人群占比14.1%

8月17日,《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1580万成年人的横断面真实世界研究》报告发表于学术期刊《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糖尿病、肥胖与代谢》),绘制出了一幅数字版的“中国肥胖地图”,按照我国超重和肥胖的BMI(身体质量指数)分类标准,1580万成年受试者中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

在我国

哪里的人最胖?

哪里的人最瘦呢?

我国超重人群占比34.8%

内蒙古、山东、河北名列前三

广东倒数

按照我国超重和肥胖的BMI分类标准,BMI大于等于24、小于28时为超重,BMI大于等于28时为肥胖

数据显示,1580万成年受试者中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按地区而言,北方超重、肥胖的比例普遍高于南方,其中超重比例前三名的省份为内蒙古(37.1%)、山东(37.1%)和河北(36.6%)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超重/肥胖比例。

从数据来看,北方地区超重、肥胖的比例更高。这可能和饮食习惯有关,北方菜的分量大,面食较多,新鲜蔬果搭配较少;南方人主要以米饭为主食,肉、禽、鱼类和新鲜蔬果较多;而且相比北方而言,南方人的饮食口味较为清淡。

图片来源:浪潮工作室

广东总体超重比例全国倒数第一,仅有30.8%,肥胖比例全国倒数第三,为9.5%。

广东人那么爱吃为什么还不容易胖?

↓点击标题查看往期文章↓

《广东肥胖率全国倒数!“什么都吃”还不胖?是怎么做到的?》

男性肥胖比例更高

全国41.1%男性体重超重

报告数据显示,从肥胖的“性别差异”来看,超重和肥胖在男性中比女性更普遍,超重男性占比41.1%,女性占比27.7%,肥胖男性占比18.2%,女性占比9.4%。

图1 我国人群超重患病率

图2 我国人群肥胖患病率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伍学焱教授分析,男性更容易肥胖通常跟压力和情绪有关,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长期的过高压力和不良情绪易导致内分泌激素分泌紊乱,主要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大量增多,起到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增加腹部脂肪堆积,引起以“将军肚”为特征的腹型肥胖。

二是为缓解压力和释放情绪,男性常常采取喝酒和过多进食等不良生活方式。这些行为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促进肥胖形成。

三是睡眠问题。长期的睡眠不足或不规律,也会通过打破能量平衡而导致男性肥胖。

另外,从肥胖的“年龄差异”来看,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在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差异,男性的“肥胖高峰年龄”通常比女性小

4个指标

判断自己是否肥胖

胖不胖不只是用“看”来判断的,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是正常,还是超重、肥胖呢?

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BMI是衡量身材胖瘦的标准之一,其计算方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根据我国的标准:

BMI在18.5~24之间为正常

BMI大于等于24、小于28时为超重

BMI大于等于28时为肥胖

腰围

腰围既能反映脂肪总量,又能反映脂肪分布,是评估患慢性病风险的良好指数。成年男性腰围应少于85厘米,女性少于80厘米。

测量腰围时要站立,双脚分开30厘米,测量部位要平脐,用软尺紧贴皮肤,但不能压迫。

腰臀比

笔直站立,用卷尺测量肚脐上方腰围与最凸出臀围,腰围和臀围的比值即为腰臀比。世卫组织建议,腰臀比男性大于0.9、女性大于0.85就要及时管理体重。

皮下脂肪厚度

腹壁皮下脂肪厚度,通常需要专业的皮脂厚度计来测量。男性要少于15毫米,女性不应超过20毫米。

肥胖的危害

被严重低估了

上述研究报告还显示,整体人群中,与肥胖相关的最常见并发症依次为脂肪肝、糖尿病前期、血脂异常和高血压

在参与研究的肥胖人群中,10.9%的人没有并发症,25.8%有1种并发症,30.6%有2种并发症,22.8%有3种并发症,其余有4~8种并发症。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病之一,肥胖会像“滚雪球”一般摧毁人体健康,包括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比如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等。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肥胖与代谢病外科中心主任王存川表示:肥胖会引起50多种疾病,包括十几种癌症。而这些疾病本身带来的影响及其治疗过程可能加重肥胖,形成恶性循环。

呼吸系统

肥胖患者的脂肪堆积可能会导致咽壁肥厚、软腭肥大、咽腔狭小,易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此外,有研究发现,肥胖可以导致哮喘严重程度升高、药物控制欠佳,以及肺功能异常更加明显。

消化系统

肥胖者腹部堆积过多脂肪,腹腔压力加大,就易使胃部胃酸及内容物出现反流。

同时,由于多余脂肪无法通过肝脏代谢、转运出去,可能导致脂肪肝形成。

内分泌系统

脂肪细胞会随着体积增大而逐渐具有胰岛素抵抗性,导致血糖调节过程失衡,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

肥胖引起的代谢紊乱还会影响激素水平,间接地对生殖系统产生影响。肥胖女性雄激素分泌增多、雌激素减少,影响卵巢发育,造成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问题。

循环系统

肥胖者血液中脂质成分增加,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减弱,进而诱发高血压。

再加上肥胖者的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流量均比正常人高,从而加重心脏负荷,增加了心脑血管病风险。

泌尿系统

肥胖患者,尤其是肥胖女性,容易发生压力性尿失禁。

运动系统

由于肥胖患者的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比常人负重更多,所以关节磨损问题严重,更易发骨关节炎。

摆脱肥胖

应该怎么做?

由于导致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原因是摄入和消耗的能量不平衡,所以如果你是想要减重的肥胖人群,归根结底还是从这两招入手——管住嘴,迈开腿。

清淡饮食

“管住嘴”不是单纯少吃,而是要注意饮食均衡。除了清淡饮食,少吃高脂、高糖食物,还要控制好食物摄入总量

改掉暴饮暴食、爱吃零食的习惯,日常饮食少吃猪牛羊等脂肪含量较高的红肉,可用鸡肉、鱼肉等白肉代替。

炒菜用油要少摄入饱和脂肪,如猪油、牛油;多吃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EPA、DHA等,可从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中获得。

用豆类和薯类替代一部分精白米面。在主食里加点杂豆,能做到减热量而不减饱腹感。

规律运动

减重最基本的原理是能量“收支平衡”,因此结合运动非常重要。慢跑、爬山、步行、快步走、跳舞、瑜伽,均可有效减重。

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锻炼。如果以前很少运动,可从每天走3000~5000步开始,逐步培养运动习惯。

体重较重的人运动时注意保护膝关节,推荐游泳和骑车。

定期称体重

脂肪一旦在体内存储一段时间,身体就会把它当成“正常”标准,再减就很难。但身体对体重的记忆需要时间,所以要随时观察体重变化。

有研究发现,每天称体重的减肥者,一年能减掉体重的3%,且能保持减下来的体重,但不常称体重者则几乎没有变化。

学会对抗饥饿

难以忍受饥饿感,抵挡不了食物的诱惑,是导致减肥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对饥饿最敏感的,当属血糖水平和胃的饱感。

早餐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午餐与晚餐之间可吃点水果或坚果,每餐都要保证一定量的粗纤维。吃饭前先喝汤,使胃得到饱感而减少进食;

▶少吃加工食品,这类食品通常会导致血糖水平快升快降,饱腹感差;

▶如果是下午运动,尽可以在晚饭前进行,有助达成“晚吃少”的目标。

减肥要循序渐进

减肥要循序渐进,若减肥速度太快太猛,身体误认为出现了“大饥荒”,会启动保护反应:基础代谢率下降,饥饿感增强。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周减0.5~1公斤,一个月减1~3公斤,对身体损伤小且不易反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3年中国肥胖地图来了!这些常见的并发症,中老年人最易中招!
健康生活 | 2023中国肥胖地图出炉!41.1%男性超重!女性占比27.7%
发胖会影响生育吗?原来变胖是有预兆的!你可能正在悄悄变胖
“胖”如何定义?
@所有人:最新研究,中国超重人群接近一半,肥胖还有地区差别?BMI你超了吗?
2023版中国肥胖地图发布!3 个“重灾区”,4 大并发症,一次揭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