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编辑部的故事】商务印书馆《普什图语汉语词典》项目组:为了36年前的那份承诺

  “商务印书馆,信守承诺。”2014年12月底的一天,看到装帧精美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时,79岁的该词典主编车洪才感慨万分。

  这是本承载着国家使命、耗时36个春秋完成的词典,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普什图语双语词典之一。它的出版,不仅了却了主编车洪才和张敏两位老人的夙愿,更承载了商务印书馆对于作者的那份承诺。

  1975年召开的全国辞书出版会议确定编辑出版《普什图语汉语词典》,并且将任务交给了商务印书馆。但此后,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项目几乎成为一项被遗忘的国家任务。

  直到1978年的一天,商务印书馆工作人员找到当时的北京广播电台,从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借调到广播电台普什图语组的车洪才教授接下了这个任务,后来张敏先生加盟。从此几位编者筚路蓝缕,克服了时代局限和技术困难,以及编者工作关系多次变动,词典编撰不得不长期停顿等困难,持之以恒,不离不弃,使词典的编撰工作得以延续。

  2012年4月,商务印书馆外语编辑室原主任张文英,从76岁的车洪才老人手里接下了承载其一生心血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书稿,也接过了这项国家任务的“接力棒”。

  2014年年初,为了这本词典的如期出版,商务印书馆成立了由崔燕、张文英、孙驰、于立滨组成的编辑团队。学西班牙语的崔燕、学法语的张文英、学德语的孙驰和一直从事汉语编辑工作的于立滨组成了“普什图语汉语词典”项目组。“我们这个团队汇聚了'老中青’三代。其中,于立滨老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曾校对过《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的她,有着丰富的经验,在编辑的过程中经常能从汉语的角度发现词典中存在的某些问题。”面对《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的采访,现任商务印书馆外语编辑室主任崔燕很谦逊。

  “目前,我们国内懂普什图语的人不超过100位,常用的人也就30位左右。我们也不懂,在审读稿件时,先看汉语的解释是否精准,如果汉语读不通,那普什图语原文就有可能存在问题;而在看普什图语时,我们就像看画一样,仔细辨别确认。我们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都记下来,再去向车老师、张老师求证。为此,我们还设立了专门的QQ群和微信群,方便大家一起交流探讨。”一年的时间里,硬是凭着一股子“钻”劲和“韧”劲,崔燕和团队中的小伙伴们逐字逐句排查字典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此外,这本词典的排版也非常困难。”崔燕说,普什图语是从右往左写,而汉语则是从左往右写,为照顾普什图语从右往左的书写习惯,编辑们也相应地把中文顺序翻转,两种语言如果对应不好,输入系统的文字就没有了。一旦没有,再补进去就会非常麻烦。

  “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们累并快乐着。”“普什图语汉语词典”项目组的成员们除了手头这个项目,还有各自的词典编辑工作需要处理,加班加点也因此成为她们过去一年中生活的一部分。

  于立滨腰不好,在医院进行牵引治疗时,在病床上躺的那一个月期间依然坚持看稿。

  “80后”孙驰记不清2014年的夏天她跑了多少趟“老地方”了,在项目组,她除负责看校样还负责为张敏送稿,“老地方见”是他俩的“接头暗号”。孙驰的言语中流露出对于张敏那一代人的崇敬之情:“每次刚给张老师送去新的稿样,一个星期后他就会打电话跟我说,'我的这部分已经全部看完,你那里还有新的吗?’参与《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的编纂工作让我收获很大,老一辈人那种公而忘私、一丝不苟的精神时刻感染着我。”

  36年的心血,经过作者和出版者的共同接力,终于成型。《普什图语汉语词典》见梓,为这项国家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车洪才完成被遗忘的“国家任务”
新华字典——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
40多年前,国家曾交给一位老人一项国家任务,编写出一本这样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
国家任务被遗忘,几十年来无人问津,老教授坚守36年只为一个承诺
如何在一年内掌握两万单词
一诺如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