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心办坏事:嘉靖十年“立储”风波
userphoto

2023.04.16 北京

关注

嘉靖十年七月,嘉靖皇帝像往常一样“御览”大臣们送来的各种奏疏,然后做出批示。本来这是嘉靖皇帝日常的工作,而且经过十年的锻炼,嘉靖皇帝对这些大臣上奏的各种大到国家安危,小到民间八卦的各种事件已经可以做到心如止水,内心毫无波澜。可是当看到行人司司正薛侃的上疏的时候,他怒不可遏,将其重重的抛掷地上,对薛侃破口大骂,随后下令将薛侃打入大牢。

薛侃上疏说了什么会让嘉靖皇帝如此生气?其实薛侃并没有像后来的海瑞那样上疏骂嘉靖不理朝政,更没有说出“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这样的话。

薛侃的奏疏没有一丝对嘉靖的不敬,也没有暗语骂嘉靖,通篇都是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可是这样嘉靖为什么会生气?

原因就是薛侃虽然是为了大明,但是他通篇说得都是嘉靖不能忍受的隐私,就是立储问题,而这个时候嘉靖偏偏没有儿子,这样一来不就等于向全世界宣告嘉靖无后吗?这怎么不让嘉靖生气。

嘉靖皇帝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本来他没有希望当皇帝,虽然他的爷爷是皇帝,但是他爹不是嫡长子,最后只能被封为藩王,后来搬家到了湖北安陆,如果没有意外嘉靖皇帝最后只能当个藩王在这个地方终老一生。

可是意外发生了,当朝皇帝明武宗正德皇帝驾崩,没有子嗣,而且也没有亲兄弟侄子,因此当朝大臣只能上溯到他的爷爷明宪宗的其他儿子的后人中寻找新的继承人,出于种种目的最后嘉靖皇帝成了新的大明皇帝。

嘉靖皇帝登上皇位后,通过大礼议事件成功的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可是当了十年皇帝后,嘉靖皇帝却陷入了一种恐慌中,那就是他始终没有儿子。

中国古代是“家天下”,皇位传承讲究父死子继,皇帝的子嗣预示着一个王朝能否安稳发展,因此中国古代皇帝嫔妃众多的一个原因就是想要儿子多多,这样一来就能有人继承皇位了,不至于后继无人。

对于嘉靖皇帝来说有没有儿子更是重要,因为嘉靖皇帝本来是被看做伯父孝宗的儿子继承皇位的,但是嘉靖皇帝通过大礼议抛开明孝宗明武宗一系,将自己父亲这一系强行弄成了帝系,如果自己没有人继承,那么自己死后必然会迎立外藩,到时候新的皇帝一定会效法自己也来个大礼议,到时候自己就要像伯父一样一边凉快了。

一想到这里嘉靖就不寒而栗,因此在位十年了,他先后数次迎娶嫔妃,甚至在嘉靖十年年初就一次娶了九个嫔妃,可是依然没有人怀孕,这让嘉靖皇帝忧心忡忡。

不过嘉靖皇帝毕竟年轻还有机会,而且满朝文武经过大礼议事件教育,也知道皇帝不好惹,再加上事不关己,也没有人敢对皇帝说找个养子的事,可是薛侃不想这样沉默。

薛侃是正德十二年的进士,不过他并没有当官,而是回家侍奉双亲,由于很有学问,并且成了王阳明的学生,在当时就有贤能的名声。

嘉靖七年被朝廷授予行人司行人的职务,后来改为司正这个行人司是明朝专门负责掌管旨、册封等等事务的官署,一般朝廷要颁行诏敕、册封宗室、抚谕四方、征聘贤才,及赏赐、慰问、赈济、军务、祭祀,都要他们去办,级别也不高,行人也就是司正才正九品。也就是说薛侃在当时的明朝中央只不过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官职。

虽然官职低微,但是薛侃作为王阳明的学生,完全信仰老师的“致良知”思想,就是必须跟随自己的良知,不能以自身利益为念。而薛侃的良知就是'居官则思益其民,居乡亦思益其乡'。认为自己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不管自己职务高低要为国着想。

薛侃作为一个小小的行人司长官,本来的工作是听朝廷的吩咐,可是薛侃却没有只局限于本职,而是时刻关注朝廷,尤其是他发现皇帝无子,朝廷没有立太子时,要知道太子可是“国本”,国本不定国家不宁,到时候藩王们为了争夺皇位,怀有异心的奸臣也会觊觎皇位,因此他决定上疏规劝皇帝找一个继承人。

薛侃表示祖宗也就是太祖以来分封宗室为藩王,一直有一个传统就是会留下一个亲王不让他就藩去外地,而这个亲王的工作就是在京城祭祀祖宗,或者代替皇帝举行祭祀大礼,或者防守京城,当时都把这位亲王叫做守城王。从这可以看出祖先为了国家安定考虑的多么周详,一直没有改变,一直到正德年间刘瑾因为怀有异心才取消了,现在希望皇帝查阅典籍从宗室里选择一个贤能亲近的藩王来京城当守城王,选择贤能之士辅导教育,等到皇子立为东宫,可以让守城王辅佐太子,等到皇帝子嗣多了可以让他归藩。

薛侃这番奏议完全就是让皇帝选择一个“备胎”,也就是说皇帝没有儿子让这个守城王将来继承王位,有儿子了让他离开就是,反正不管怎么样国家都有储君,没有人再敢对皇位有所企图,这样一来国家就安定了。

薛侃的这个守城王的说法确实有点道理,因为明朝早年确实有藩王留京的例子,例如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就把弟弟们都留在京城,而且给了弟弟们守卫京城,代替皇帝祭祀的权力,一直到宣德四年才让大部分弟弟们离京,只留下了两个弟弟越王和卫王。

可是薛侃理解错了,朱瞻基留下弟弟们不是为了培养弟弟当守城王将来接替自己,而是不得已为之。毕竟当时朱瞻基地位不稳,叔叔汉王朱高煦有叛乱的可能,朱瞻基为了巩固统治,只能依靠自己这几个弟弟,事后他将这几个弟弟的权力都解除了,只留下卫王代表祭祀祖宗的权力。

可是薛侃完全理解错了,他一心只想为大明江山考虑,没有想那么多,因此在一腔热血之下写下了奏疏。

薛侃写完奏疏后,他也知道自己官轻言微,害怕自己的奏疏到不了皇帝跟前,于是找到光禄卿黄宗明,希望他给点意见。

黄宗明得知了薛侃的来意后,大吃一惊,他十分清楚这封奏疏一上必然会要了薛侃的命,而且会牵连其他人,因此马上劝阻薛侃不要上疏。

薛侃被长官勒令不准上疏很郁闷,毕竟自己一心报国,却被阻止。就在薛侃想怎么办的时候,他的一个朋友来找他了。

他的这个朋友名叫彭泽,当时是太常寺少卿,和他是同一年的进士,因此称呼为年兄年弟。

由于是一起参加科举的朋友,薛侃和他很要好,于是就把自己的苦闷说了,并且拿出了自己准备的奏疏。

薛侃和彭泽说这件事完全是发泄,可是彭泽看到奏疏的时候感到自己升官的机会来了。

彭泽一直想要升官,因此他投靠了内阁首辅张孚敬,可是因为没有什么功劳也没有被提拔,此刻他看到这封奏疏感到有希望了。

原来彭泽内心有了个邪恶的计划,就是他要利用这个奏疏帮助张首辅打击异己。当时张首辅屡次受到少詹事夏言反对,偏偏皇帝十分信任夏言,张首辅对夏言恨之入骨,可是无可奈何。而夏言和薛侃彭泽都是同一年的进士,因此彭泽计划薛侃上书后,对没有儿子的皇帝来说,这是大忌讳,必然震怒,同时会认为这件事不是薛侃一人所为,而夏言和薛侃同年进士,必然是夏言指使的,到时候就能除掉夏言了。

彭泽这个人记下来奏疏内容,然后找到张首辅说了这件事,张首辅听了深以为然,只要能除掉夏言,他也不管这件事的后果了。

于是彭泽再次找到薛侃,表示张首辅听了薛侃的事后,十分感动,认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支持薛侃上疏,并且自己会帮助薛侃劝说皇帝采纳薛侃的意见。

薛侃根本没想到自己会被好朋友利用,于是决定上疏。他不知道就在他就要递上奏疏的时候,张首辅早就拿着奏疏底稿面见了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看着奏疏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当时他就要宰了薛侃,谁能容忍被人指着鼻子骂自己生不了孩子。张首辅马上阻止了皇帝,表示目前薛侃还没上疏,就这样处理了人心不服,而且薛侃一个小小的行人司司正怎么敢有这么大胆子议论国本,背后必然有人指示。

嘉靖皇帝处于愤怒中自然要问背后之人是谁?张首辅表示极有可能就是夏言和欧阳德,自己得到消息这两个人之前曾经支持他上书,而且自己还中允廖道南那里得知夏言最近和江西的藩王来往密切,估计是开始联系守城王人选。议论皇帝子嗣隐私,朝臣联系藩王,张首辅这是要把夏言往死路上逼。

嘉靖皇帝于是忍耐了下来,安静的等待薛侃奏疏递到自己面前。当他看到薛侃的奏疏讨论自己没有儿子,建议自己挑选藩王为守城王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了,于是大骂薛侃狂妄,下令将薛侃抓捕,命法司审讯调查薛侃为什么会上书,背后指使之人是谁?

薛侃虽然是个文人,但是面对皇帝愤怒和突如其来的刑讯,他并没有害怕和屈服,坚持表示上疏是自己一人所为,自己一心为国才上疏的,没有人指使自己,一连几天都是这个结果,所有人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于是主审官员让证人彭泽出面。彭泽话里话外想要薛侃说出是夏言指使的,这样薛侃就没事了。

没想到薛侃看到彭泽气不打一处来,马上反驳说之前你不是说张首辅支持我上疏的吗,和夏言有什么关系!

这一句话弄得大堂上众人面面相觑,尤其是张首辅和夏言都在场,大家都不知怎么收场。

这个时候都御史汪鋐为了缓解尴尬,义愤填膺的站出来表示就是夏言指使的。夏言听了破口大骂,撸起袖子就上来殴打汪鋐,场面一时十分混乱,审讯大堂变成了群殴现场。

嘉靖皇帝听说了后再次大怒,直接下令武定侯大学士以及司礼监等部门组成高级审讯组调查。

新的调查组调查后表示,薛侃上疏确实是自己的想法,和夏言欧阳德等人没有关系。这件事完全是彭泽为了依附张首辅惊醒的诬陷,因此对于彭泽必须从重治罪,至于薛侃为人狂妄,内心险恶也应该从重治罪。

嘉靖皇帝看了这个调查报告后,心中感到一丝释怀,毕竟这只是个人行为,只要没有形成党派逼自己就行,而且这个时候牵连出来首辅等人的事,朝廷上已经开始弹劾张首辅了,朝廷纷争让他感到这件事也不能再扩大,再者传到外面自己生不出儿子的事弄得人人皆知就麻烦了。

于是嘉靖皇帝下旨作了最后判决。彭泽质非才用,性本无良小人,狡诈之资,奸邪谲诡之往来,构祸搬闻是非致使薛侃招称有干宗室伤朕亲亲之情,俾辅臣攻击害朕君臣之义,罪犯甚重法当处死,姑从宽宥发边远地面充军。最后彭泽被发往福建漳州镇海卫军,不过后来改为发配山西行都司。

薛侃以猖狂之性,发不讳之言,据其言似忠谋远虑,但朕非宋仁宗向暮之年,原其心实怀欺罔,忍于言,君终无建嗣之期妄生异议,致若事端,法当重处以杜祸源,法司拟罪来看。由于薛侃没有异心,毕竟也是为国着想,最后免去一死,免去官职,回乡为民。

首辅张孚敬本身是靠大礼议发家的,他本名张璁,是当时少有的支持嘉靖追封亲生父亲的官员,因此嘉靖皇帝一生对他都很感激,但是这次所作所为让嘉靖很失望,于是下令张孚敬致仕,也就是退休,不过由于张孚敬毕竟对嘉靖有恩,这次致仕没多久,张孚敬又回来接着当首辅了。

至于夏言和汪鋐打架的事,他只是互相斥责了一顿,毕竟他十分认可二人的才能,对于要求趁机弹劾汪鋐的人全部罚俸处理。

在嘉靖圣断之下,这起莫名其妙的“立储”风波宣告结束,除了薛侃和彭泽以及一帮见风使舵的人受罚外,基本上没有影响明朝政局,而嘉靖也在嘉靖十二年有了长子,一举洗刷了自己无子的尴尬,他一生有八个儿子,虽然最后大部分夭折,但是一直到他死,身边还有一个三子裕王朱载坖继承皇位,从而保证了明朝政局稳定,也说明了明朝确实不需要什么守城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嘉靖十年七月,一封嘲讽嘉靖生不出儿子的奏折,送到了嘉靖皇帝御前。
明朝历代皇帝
怎么理解《大明王朝1566》中严嵩对严世藩说“那我问你,裕王又是谁的儿子”?
大明1566解说文案(2)
孙悟空为何大闹天宫?原是影射轰动明朝一件公案!
揭秘丨他因为得罪了严嵩,进谏一句话被关了十几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