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记》和古本《竹书纪年》中所记载的魏文侯时期,战国首霸魏国与秦、楚、齐的大战

魏文侯统治下的魏国,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国富民强;任用吴起为将创立魏武卒(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特种兵),对外作战屡战屡胜,使魏国率先成为战国第一位霸主。而魏国的强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魏国在魏文侯时的对外策略是团结三晋,一致对外作战。《资治通鉴》卷一记载:“韩借师於魏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於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於己也,皆朝于魏,魏於是始大於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这句话的大体意思就是:韩与魏借兵伐赵,魏文侯说赵是魏的兄弟之国,没借给;赵向魏借兵伐韩,魏文侯说韩是魏的兄弟之国,也没有借给。两国没借到兵,当时都很生气,但后来听说魏文侯既没借兵给韩、也没借兵给赵,并且把他们当作兄弟之国,于是韩赵就都朝于魏,于魏国成为三晋最大的国家,诸侯再也没有能打过魏国的了。综观史书记载,在魏文侯时期。魏、赵、韩三国之间是没有战争的,并且三国联合对外作战,所向披靡,各自都扩大了疆域。

三晋

在三晋合作的背景之下,魏国的对外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公元前419年到公元前408年。这个阶段魏国的首先向秦国开战。《史记魏世家》载:“魏文侯六年(前419年),城少梁(今陕西韩城县西南)。七年(前418年),与秦战少梁。八年(前417年),复城少梁。”可以看出,在这三年,魏与秦战于少梁。最后是魏国取胜,因为魏国成功在少梁筑城。魏文侯十二年(前413年)秦国“与晋战,败郑(陕西省华县华州镇附近)下。”魏文侯十三年(前412年),继续打秦国“十三年,使子击围繁庞(今陕西韩城县东南),出其民。”“十六年(前409年),伐秦,筑临晋(陕西省大荔县东南)、元里(陕西省澄城县东南)。”十七年(前408年)“伐秦至郑,还筑洛阴(陕西大荔县西南)、合阳(陕西省合阳县东南)。”而秦国在魏国的强大压力之下不得不开始变革,前409年秦“初令吏带剑。”前408年“初租禾”。也就是允许下级官员带剑以加强军事力量,以前只有贵族带剑;开始把地出租给人民,以收取更多的租税,以前是井田制,奴隶劳动没有积极性。秦国通过秦简公的变革,虽然打了败仗,但国力也是在增强的,所以秦魏开始在河西地区相持起来。魏想再推进一步也是很难的。

魏击秦,占河西

这个阶段,魏在与秦进行河西大战的同时,在南方:受到了楚国的进攻,古本《竹书纪年》载:“(前417年)楚人伐我南鄙,至于上洛(今陕西商洛市商州区)”,但从整体来看,魏国在南方是能抵挡住楚国的进攻的,因为楚在“至于上洛”之后几年,史书上再没有楚进攻魏的记载。在东方:受到了齐国的进攻。齐国利用魏与秦开战之机,乘机西扩:前413年“伐晋,毁黄城(山东冠县南),围阳狐(河北大名)。”围晋阳狐不得之后把扩张的矛头对准了小国,前412年,“齐伐鲁(许昌南本鲁之朝宿邑)、葛(属郑,长葛县)及安陵(许州鄢陵县)”“前411年,伐鲁,取都(今地不详)”“前408年,取鲁郕(河南省濮阳范县)”“前407年,与郑会于西城,伐卫,取毋(山东曹县西北)”。但从整体上看魏国在东方不仅挡住了齐国的进攻,魏国在东方的地盘还是有所扩大的。魏在东方本来是有封地的,公元前439年,魏文侯封邺(河北临漳县西与河南安阳市北郊一带)。历史上有的西门豹治邺的故事,这在《史记滑稽列传》中有记载,西门豹通过破除迷信、凿引漳十二渠(以漳水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系灌区在漳河以南安阳市北)把邺治理成了一个很富裕的地方,西门豹还是军事家,为魏国在东方开疆扩土。除了邺,韩赵魏三家分晋的过程中,在东方都获得了大片领土,韩赵魏三家都城原来都是偏西的,魏原来在安邑(山西夏县)、赵原来在晋阳(现山西太原)、韩原来在平阳(山西临汾),现在分得了东方的领土,所以都开始东迁,魏把邺作为陪都,赵迁都中牟(现河南鹤壁)后又迁到邯郸,韩国一路向东迁都,从平阳到宜阳再到阳翟(今禹州)再到新郑。魏国以这部分三家分晋过程中在东方得到的土地为基础,把东方的地盘扩大到超过了西方的地盘,后来的迁都大梁是一证据,卫国最后被魏灭又是一证据,魏灭北方的中山国又是一证据,因为:第一灭中山表明中山与魏接壤,历史上没有魏借道灭中山的说法,第二灭中山是为了扩大魏在东方的领土。《史记》载“前408年,伐中山(今河北邯郸以北),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魏国灭了中山国,疆域有所扩大(虽然中山国在前380年复国)。中山也算在魏的北方,从这个角度说,魏国在北方也在开战。

齐楚击晋与三晋迁都

综上所述,魏国在公元前419年到公元前408年,是真正的“四战之地”四方都在开战,但主要是在西方。魏国的疆域在这时得到了极大的扩展,魏国成为战国首霸。

第二阶段是公元前405年至前404年两年,三晋伐齐。《史记》载,前404年“王命韩景子、赵烈子及我师伐齐,入长垣(长城),先会于平阴(山东省济南市郊县)”。缪文远在《战国史系年辑证》记载了考古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厂 +马羌钟”,其上铭文云:“唯廿又再祀,厂+马羌作戎,厥辟韩宗融率征秦、迮齐,入长城,先会于平阴。……赏于韩宗,命于晋公,昭于天子”。此“唯廿又再祀”乃周威烈王二十二年。“……王命韩景子、赵烈子、翟员伐齐,入长城”即《史记》所载之三晋在周王命令下伐齐之事。《史记》记“田会以廪丘(山东郓城西北)反”在周威烈王二十一年,三晋伐齐在下一年,即周威烈王二十二年。此正与铭文合,可见《史记》记载是正确的。从这两个记载我们能看出这两年,三晋合起来教训了齐国,以报公元前413年,魏秦河西大战之时齐背后偷袭之事;也为了在东方扩张领土。可谓打完秦国,又打齐国。击齐之后三晋的领土在东方得到极大扩张。

打完齐国给三晋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周天子正式册封三家为诸侯,《史记》载:“魏文侯二十二年(前403年),魏、赵、韩列为诸侯。”从三家分晋这件事也能看出来,在从公元前419到公元前404年的这段时间内,三晋打秦、击楚、灭中山、击齐,取得了胜利,领土得到极大扩张,成为名符其实的诸侯国,并且是极为强大的诸侯国,又奉周天子之命击齐,周天子不得不封其为诸侯。

第三个阶段是从公元前401年到公元前391年,三晋在称侯之后, 魏韩合作打楚,以争夺郑国。前401年、前400年“三晋来伐楚,至桑丘(河南濮阳县城东南18里)”。而秦国又乘机在背后偷袭,前401年“魏文侯二十四年,秦伐我,至阳狐(山西垣曲县东南古城)。”不过此时魏国作战的重点在于楚国。前399年,魏文侯二十六年,“楚归榆关(今河南许昌西南榆林乡)于郑。”前393年“魏文侯三十二年,伐郑。城酸枣(今河南延津县北十五里)。败秦于注(河南汝州)。”而前393年楚又乘机攻打韩国“伐韩,取负黍(山东郓城西北)。”这个阶段韩魏合作打楚,与楚争夺郑国的土地,而秦国乘机在背后袭击魏韩,对韩魏形成威胁,前391年,“秦伐韩宜阳(今河南宜阳县),取六邑。”这一年之后,为了遏制秦的东扩之势,韩魏与楚休战,而与秦展开了大战。秦国为对抗三晋,联合齐国,于是形成三晋对齐秦的局面。

第四个阶段从公元前391至前389年,三晋同时在东西与齐秦作战,重点在西线,魏与秦爆发阴晋(今陕西华阴东)大战。前391年,秦攻打韩都宜阳,占六邑。前390年,秦齐联合伐魏“齐伐取襄陵(河南睢县)。(秦)与晋战武城(今陕西华县东),县陕(今河南省陕县 )”。魏文侯三十六年(前389年),魏国与齐和解(《史记》载前389年齐与晋卫会浊泽),单独对付秦国“秦侵阴晋”。《吴子》载:吴起以五万胜秦五十万大军,魏国取得对秦战争的胜利,老秦人又被魏国击回到河西以西。此战之后,至魏文侯三年后去世之前,各国相对和平。在魏文侯的最后一年,魏文侯三十八年(前387年),魏伐秦,秦败魏武(城)下,魏得秦将识。是岁,文侯卒,子击立,是为武侯。”

通过对秦一系列的用兵,也确实有成果,取得了河西之地。但魏国发觉取得河西之地,对魏国的富强起不到多大作用,这个地方大部分是山地,太穷了。再往西进攻,秦是拼了老命不让的,关中之地是秦国惟一的经济来源,也是秦国当时唯一的粮仓,关中丢了,秦国也就完了。并且秦还在不断的反攻,因为对于秦来说,河西尤其是函谷关是秦国的外大门,秦国是不想让魏国占了大门,什么时候想打自已就来打的,秦国人是睡不着觉的,尤其是秦国的国君和贵族们。而魏国的目的不仅是占有河西,是要灭秦,但打了这么多年,魏也发觉是灭不了秦的。一方面是由于秦国的强大和顽强,老秦人的英勇和爱国,另一方面是因为魏为“四战之地”,每当魏国打秦国的时候,楚国或是齐国就要在背后偷袭一下。魏国就得分散兵力,而不能灭秦。东方,魏国在与齐、楚、中山国的战争中取胜,于是魏国开疆扩土,取得了不少地方,并且所得之地是大于河西之地的。并且东方之地要比秦河西更为富庶,郑、卫、宋、中山等小国也想对比秦好打败,齐楚也没有秦的顽强,于是魏文侯之后的魏武侯就把战略进攻的方向转向了东方,而向东方扩张必然会与韩赵发生矛盾,因为此二国也在向东方扩张,三晋联盟也就破裂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国初期,魏国实力远超秦国,为何不灭了与魏国有世仇的秦国?
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二十九)夹缝中振兴的魏国
战国第一强魏国的兴衰史是什么?
一个超级强国是怎样衰落的 | 文史宴
战国秦魏百年战争,魏国实力远超秦国,为何没有乘胜灭掉秦国
战国最先强大起来的魏国的兴衰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