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层需要用得上的“诊疗指南”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制定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与会嘉宾表示,基层常见病指南须具备科学性和同质性,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指南推出后还要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训、质量控制,落实到实践上。

 

 “小病进基层,大病进大中医院”,这是新医改提倡的居民就医方式,也是被国际认可的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办法。

 

所谓“小病”,指的是常见病、多发病。可是,从目前的情况看,相当一部分人患“小病”后还是不放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选择去大中医院就诊。

 

究其根源:一些基层医生,包括乡村医生对常见病、多发病等“小病”诊治不规范,诊疗流程不合理,检查项目单一,用药墨守陈规,常常导致漏诊、误诊,甚至导致耐药性产生。

 

如今,中华医学会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司委托,编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目前已启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外科等主要疾病的指南制定工作,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方案、诊疗流程、住院或转诊标准明确了路径,进行了规范,就每一个疾病的症状,需要做什么检查,以及中西医的治疗方法,都详细地做了注明。并及时组织研讨会,强调基层诊疗指南应注重实用性。

 

这让基层医生诊疗疾病真正有了用得上的“抓手”,规范了诊疗行为,控制了医疗费用,减少了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现象,能最大程度减少漏诊、误诊。笔者颇为这一举措拍手叫好!

 

 “小病进社区、乡镇、村”能否被广大居民接纳,关键是基层诊疗不能过于简单化、经验化,要按“诊疗指南”走,不能“偷工减料”, 当然也不能生搬硬套。


实用性大、操作性强的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对于基层医生来说,无疑是个“好帮手”。能有效指导基层医生合理运用基层配备的基本设备进行必要检查,真正做到合理诊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从而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社会满意度,更好地发挥基层基本医疗服务职能,吸引居民基层就诊,满足居民在基层就近看病的需求。


当然在指南制定的过程中,笔者也建议,希望编写方能多组织基层的医务工作者参与进来,多进行一下实际调查,要结合实际,从实践出发,真正摸清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条件、基层医生的工作内容,制定出基层医生真正能学得会、用的上、有效果的指南。

 

不要一群远离基层的专家足不出户,只是生搬硬套国际前沿、国际最新进展等等写一些基层医生看不懂、学不会、用不上,脱离基层实际情况的、高大上的指南,否则即使再权威的专家,写出来对基层医生来说也是无用之作。


作者:严国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分级诊疗?你了解吗
广西将试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看病不能“越级”,柳州人想去大医院要…
“大病不出县” 未来10年基层最紧缺的医术医技
【重磅】基层医护晋升职称不用考外语拼论文
危机来了!全球最大医院被逼门诊量降10%
「述评」《特发性震颤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要点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