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沂水春风第一课时

 

<论语>选读》课课练            13《沂水春风》【教师版】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

 

通假字

 

本字

 

句子

 

通假字

 

本字

 

鼓瑟希,铿尔

 

 

 

唯求则非邦也与

 

 

 

莫春者,春服既成

 

 

 

 

 

 

 

 

 

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  E.形作名F.形作动  G.形作使动 

 

句子

 

类型

 

活用后意思

 

句子

 

类型

 

活用后意思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G

 

使富足

 

风乎舞雩

 

A

 

吹风

 

冠者五六人

 

A

 

戴帽子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A

 

穿礼服戴礼帽

 

三、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句子

 

类型

 

句子

 

类型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省略

 

浴乎沂,风乎舞雩

 

状后

 

不吾知也

 

否宾前

 

以吾一日长乎尔

 

状后

 

则何以哉

 

疑宾前

 

毋吾以也

 

否宾前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状后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省略

 

异乎三子者之撰

 

状后

 

何伤乎?

 

疑宾前

 

四、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喟(kuì)然叹曰    吾与()点也     风乎舞雩(    浴乎沂(

 

B.冠(guān)者       莫()春        三子者之撰(zhuàn)铿(kēng)尔

 

C.愿为小相(xiàng   因之以饥谨(jǐn  夫子哂(shěn)之  千乘(shèng)之国

 

D.曾皙(         长(zhǎng)乎尔    以俟()君子     鼓瑟()希

 

答案:冠(guàn)者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鼓瑟希,铿尔   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C.莫春者,春服既成  D.唯求则非邦也与

 

2.(B)【ACD欤】

 

3.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                                                   

 

  A.因之以饥馑    B.如会同,端章甫C.摄乎大国之间  D.异乎三子者之撰

 

3.(A)【饥馑:(古今同义)饥饿;B会同:(古)诸侯会盟,(今)会合连同;C摄:(古)夹,(今)拍摄D撰:(古)讲述,(今)写】

 

4.选出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B.风乎舞雩    C.冠者五六人   D.秦伯说,与郑人盟

 

4.(A)【形作使动,BCD均为名作动】

 

5.选出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风乎舞雩    B.异乎三子者之撰     C.不吾知也    D.加之以师旅

 

5.(C)【否宾前,ABD为状后】

 

6.选出加点词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                                                           

 

A.如或知尔,则何以(做)哉               因之以饥馑(接着)

 

B.子路率尔而对曰(飞快地)               比及三年(等到)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等候)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陪侍)

 

D.舍瑟而作(起身)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

 

6.(B)【率尔(轻率地)】

 

7.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                                       

 

   例:毋吾以也

 

   A.以吾一日长乎尔   B.素以为绚     C.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D.为国以礼

 

7.(A)【例与A均为因为B用,介词;C做,动词;D用,介词】

 

8.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                                       

 

  例:失其所与,不知

 

  A.则与之斗卮酒   B.客从外来,与坐谈   C.吾与点也    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8.(D)【D与例句均为结交,亲附A给,动词;B跟,同,介词;C赞成,动词】

 

9.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                                       

 

  例:小年不及大年,小知不及大知

 

 A.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郑既知亡矣   D.失其所与,不知

 

9.(D)【D与例句均通A管理,统治;B了解;C知道】

 

10.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                                            

 

例:摄乎大国之间

 

A.以吾一日长乎尔    B.夫子之曰,不亦宜乎   C.异乎三子者之撰   D.风乎舞雩

 

10.(D)【A于,比;B吗;C于,跟,同;D于,在】

 

11.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加点字完全相同的一项                                        

 

例:宗庙之事,如会同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方六七十,如五六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如有所立,卓尔

 

11.(B)【A连词,如果;B连词,或者;C连词,若,至于;D连词,如果】

 

12.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例句加点字完全相同的一项                                          

 

例:为国以礼

 

A.由也为之  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C.愿为小相焉   D.为击破沛公军

 

12.(A)【A动词,治理;B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呢;C动词,做,担任;D介词,给,替】

 

13.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宗庙之事,如会同   千乘之国            B以吾一日长乎尔        子路率尔而对曰

 

C亦各言其志也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D居则曰:不吾知也。  唯赤则非邦也与

 

13.(B)【B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们助词,相当于的样子;A结构助词,的;C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他(们)的;D副词,就】

 

14.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子中的划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句                                        

 

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你们不要因为这样就不敢说了】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有人了解你们(而起用你们),那么你们将打算做些什么事呢】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用礼乐来教化百姓)

 

D.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公西赤却认为这职位太小了,那么谁能给他个大点的职位呢?)

 

14.(D)【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个小小的司仪员,那么谁能给诸侯做大司仪呢?】

 

15.选出下列对课文解说判断不当的一项                                                     

 

  A.本文以言志为线索,通过孔子问志——学生言志——孔子评志三部曲,记录了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和态度。

 

  B.对于子路的治千乘之国之雄心壮志,孔子深表赞同,报之以赞赏的一笑,而对于冉有、公西华之志,孔子都没有反应,暗示了他不以为然的态度。

 

  C.曾皙之志不在为政,但其描述的暮春同游图,正是孔子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最高境界,对此孔子非常感慨,当即表示赞同。

 

  D.从文中可看出,孔子是一个平易和蔼、思想开明、胸怀开阔、教育有方的师长,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注重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政事,而且彼此之间师生关系十分融洽民主。

 

  E.孔子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善于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学生述志后,他能将他们的志上升到礼治的高度,将他们要做的事上升到与治国有关的高度,体现了一个教育家的胸怀。

 

15.(B)【错在深表赞同,报之以赞赏的一笑孔子都没有反应,暗示了他不以为然的态度

 

五、精段精练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20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1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如或知尔(    )   比及三年(    )   如五六十(    )    夫子哂之(    )

 

16.【 (有人)   (等到)   (或者)    (微笑)

 

17.选出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用法与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                              

 

  以吾一日长乎尔   摄乎大国之间     且知方也    方六七十

 

A①②不同,③④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同,③④也同

 

17.(B)【乎:介词,于,比;乎:介词,于,在;方:义,名词;方:纵横,方圆,动词】

 

18.对文中加点的四个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则何以哉   加之以师旅

 

A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B①②③④全相同   C①③同,②④不同    D①②同,③④不同

 

18.(D)【①②连词,因为;动词,用,做;介词,用,拿】

 

19.翻译文中划线语句(注意添加必要的关联词以疏通语气)

 

居则曰:不吾知也!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非曰能之,愿学焉:                                                                         

 

19【你们平时总是说:世上没人了解我呀!

 

【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它的老百姓富足起来】

 

【我不敢说我一定能做到,只是愿意学习。】

 

20.这段文字中,孔子表现出什么样的形象?他为何子路?

 

                                                                                           

 

20.孔子是一个平易和蔼、思想开明、胸怀开阔、教育有方的师长,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注重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政事。/因为孔子主张为国以礼,而子路的回答未注重,轻率而且毫不谦让。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1—24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2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鼓瑟希  (        )    舍瑟而作       (        )    为国以礼        (        )

 

其言不让(        )    唯求则非邦也与 (        )    安见方六七十 (        )

 

21(弹奏) ② (站起) ③()  (谦让) ⑤( 难道) ⑥( 怎么,哪里)

 

22.翻译文中划线语句(注意添加必要的关联词以疏通语气)

 

异乎三子者之撰: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唯赤则非邦也与?:                                                               

 

22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孔子不由得长叹一声道:我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难道公西赤所说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

 

23.孔子为何要与点

 

答:                                                           

 

23.因为曾皙之志虽不在为政,但其描述的暮春同乐图,正是孔子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最高境界,是为国以礼的结果对此孔子非常感慨,当即表示赞同。

 

24.孔子对冉求、公西赤是怎么评价的?

 

答:                                                         

 

24.认为他们太过谦让,并且看问题不够深刻、全面,委婉地批评他们看不到自己所选择的理想与治国大事的内在联系。

 

六、名句背诵检测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该文章转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xuanxiu/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786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选读》之《高山仰止》《沂水春风》学案
一 子路
文学园地 文化经典 《论语》选读期末考模拟卷
一轮复习:回归课本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024备考】从教材中挖掘考点——一轮复习回归课本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文言文】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测试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