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论脉之提纲

摘要:中医诊脉之道博大精深,历代关于脉诊的记载可谓汗牛充栋,各家立说,众说纷纭。对于脉之提纲,有以“缓急大小滑涩”为纲;有以“浮沉长短滑涩”为纲;有以“弦紧浮沉滑涩”为纲;有以“浮沉迟数滑涩”为纲;有以“浮沉迟数滑涩大缓”为纲;有以“大小迟数滑涩长短浮沉”为纲;有仅以“浮沉迟数”为纲,然此诸说者,词虽稍异,义实相通,不出表里寒热虚实六者之辨而已。学说虽多,将脉象之纲领条目,从自心中,一一为之分析,不必倚傍旧说,而自推见本源,了然心中,然后彼此参互,临诊自有条理,不致疑惑。

关键词:脉诊 ;提纲;词异义通

正文: 

各家对提纲之脉的认识

    凡取脉之道,理各不同,脉之形状,又各非一,凡脉之来不必单至,必曰浮而弦、浮而数、沉而紧、沉而细之类、将何以别之?大抵诊脉之道有提纲之要。

《内经》曰:“调其脉之缓急大小滑涩,而病变定矣。盖谓六者,足以定诸脉之纲领也。”缓急,以至数言;小大滑涩,以形体言。滑,往来流利,如盘走珠。涩,虚细而迟,往来觉难,如雨沾沙,如刀刮竹。六者相为对待,调此六者,则病变可以定矣。

《难经》则曰:“浮沉长短滑涩。”

仲景曰:“弦紧浮沉滑涩。此六者,名为残贼,能为诸脉作病。”

滑伯仁曰:“提纲之要,不出浮沉迟数滑涩之六脉,夫所谓不出于六者,亦为其足统表里阴阳虚实,冷热风寒湿燥,脏腑血气之病也。浮为阳,为表,诊为风,为虚;沉为阴,为里,诊为湿,为实;迟为在脏,为寒为冷;数为在腑,为热为燥;滑为血有余;涩为气独滞。”《脉象统类》亦曰:“提纲要脉,不越浮、沉、迟、数、滑、涩六字,以足该表里阴阳、冷热虚实、风寒燥湿、脏腑气血也。”《 四诊心法要诀》曰:“以浮沉统诸浮上沉下之部位也,以迟数统诸三至、六至之至数也,以滑涩统诸滑流涩滞之形状也。脉象虽多,然不属部位,则属至数,不属至数,则属形状,总不外此六脉,故为诸脉之提纲也。”   

邹丹源曰:“脉之提纲,当以浮沉迟数滑涩大缓,八脉为经,以虚实二脉为纬,此十种脉,入德之门也。病之枢机,不过气血痰郁寒热而已,治病之法,表里邪正虚实而已。是故浮沉者,表里之定位也;迟数者,寒热之定准也;非滑涩,无以明气血痰郁;非缓大,无以别邪正盛衰。八脉之中,必须参看有力无力,为实为虚,则病之所居所变,可尽窥矣。”

《脉简补义-诸脉补真》曰:“凡三十脉,总以浮、沉、迟、数、虚、实、长、短八者为之提纲,得其纲则中有主宰,乃可应于无穷。”

《脉义简摩-卷六名论汇编》曰:“著见脉状者,总不越诊法之十则为纲。如度形体以别大小,至数以纪迟数,往来以循滑涩,部位以度长短,举按以验浮沉。”

《脉诀刊误-三部所主》则曰:“脉虽种种不同,而浮沉迟数四脉,可以统之,但识四脉则诸脉之象可以类推。”《医灯续焰》亦曰:“浮沉迟数,辨内外因……脉理浩繁,总括于四。既为提纲,引申触类。”《难经》于六难专言浮沉,九难专言迟数,既以四脉为重。陈无择诸人亦皆言浮沉迟数,可统诸脉。《脉理求真-新增四言脉要》亦曰:“浮沉迟数四脉之纲,以分在表在里寒热各见之症也。以浮脉提纲,而取洪芤虚散濡微革七脉之兼乎浮者统汇于下也;以沉脉提纲,而取伏牢实弱细五脉之兼乎沉者汇于下也;以迟脉提纲,而取缓涩结代四脉之兼乎迟者统汇于下也;以数脉提纲,而取滑紧促动四脉之兼乎数者统汇于下也。”

提纲之说词异义通

病机不出表里寒热虚实

浮为在表,则散大而芤可类也;沉为在里,则细小而伏可类也;浮沉者,表里之定位也。迟者为寒,则徐缓涩结之属可类也;数者为热,则洪滑疾促之属可类也;迟数者,寒热之定准也。虚者为不足,则短濡微弱之属可类也;实者为有余,则弦紧动革之属可类也。表里虚实四字尤为脉之切要者矣。表,阳也,腑也。凡六淫之邪袭于经络,而未入胃府及藏者皆属于表也。里,阴也,藏也。凡七情之气郁于心腹之内不能散越,及饮食之伤留于藏府之间不能通泄,皆属于里也。虚者元气之自虚,精神耗散,气力衰竭也。实者邪气之太实,由于正气之本虚,邪得乘之,非元气之自实也。

浮沉迟数乃提纲之提纲

若脉迟,不论因于何气,皆主冷也。数则为热。若脉数,不论因于何气,皆主热也。数皆主热。若浮而得之,不论何因,其热在表。沉而得之,其热在里。迟既主冷,若浮而得之,不论何因,其冷在表而虚。沉而得之,其冷在里而结。外因之表里阴阳,内因之风气冷热,非参以脉,则不能分别。然而脉理浩繁,能提括其纲,自可条析其目,但以浮沉迟数四者而触类焉。

3. 提纲之脉需静思细查

脉浮为在表,但若是阴虚的人,脉一定是浮而无力,所以脉浮者不可以概言病在表而误用发汗解表法;脉沉为在里,但若是表邪初感之甚者,阴寒束于皮毛,阳气不能外达,则脉必先见沉紧,所以脉沉不可以概言病在里而用峻药攻下法;脉迟为有寒,但是伤寒初退,余热未清,脉多迟滑,所以脉迟不可以概言里有寒而用温中补阳法;脉数为有热,但若是虚损之候,阴阳俱亏,气血败乱者,脉必急数,愈数者愈虚,愈虚者愈数,所以脉数不可以概言有热而用清热泻火法;微细之脉乃虚证,但若是痛极壅闭者,脉多伏匿,所以脉伏不可以概言虚证而用补益之法;洪弦之脉乃实证,但若是真阴大亏者,必关格倍常,所以脉强不可以概言实证而用消伐之法。

4.位数形势脉象四要素

 以上各家提纲之脉都可以位数形势四方面进行统括。位,指脉搏位置得浅深,即“三部九候也,或在寸,或在尺,或在浮,或在沉。”,“位之在寸在尺在浮在沉也。”;数,指脉搏的至数和节律,即“数以纪其多寡也”,“ 数之为迟为数为疏为密也。”;形,指脉形得粗细、长短、脉管的硬度及脉搏往来的流利度,即“挺亘于指下而静乾者,形也,血之端倪也”,“形之长短,广狭厚薄粗细,软硬坚松也”;势,指脉搏力量的强弱,即“起伏于指下而动者,势也,气之征兆也。”,“势之强弱高深也”。

总之,讲脉学者,先求脉在人身为何等物,再将脉象之纲领条目,从自心中,一一为之分析,不必倚傍旧说,而自推见本源。了然心中,然后彼此参互,临诊自有条理,不致疑惑。大凡人之病也,邪甚脉甚,邪微脉微,不用多言。而且,两邪合病,则两脉并见;三邪合病,则三脉并见。如仲景论脉诸文,所谓脉弦而大,弦则为寒,大则为虚。脉浮而紧,浮为卫气实,紧为荣中寒。皆为分析各脉之主证,而后合订主病之正脉。所以,学者必须先求其分,然后再求其合,分者如果能细心分析,则其合者,依分者归纳而可以确定了。若果下手不知本源,拘泥于文字,本末倒置,即使将脉名增加为百数,亦不足以尽天下疾病之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定万病之提纲
中医脉学不传之秘:指下脉象28种,临床诊脉时该如何提纲掣领?
论八纲辩证与六经辩证的关系 刘渡舟
柴胡剂用法,四逆散轻证,一般小柴胡,虚弱柴胡桂枝干姜汤,实证大柴胡(肖春宏老师)
八纲是一纲,认识清了,什么阴阳寒热表里虚实,都不是个事。
简明八纲辨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