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能够正确说出老茶的甘甜和苦涩,是一种实力


“甜味”


茶叶的甘甜风味,是由茶叶里“甜味物质”的多少决定的。茶叶的甜味物质,是茶叶里具有甜味感的物质的总称。通常我们舌尖部位对甜味最为敏感,那茶叶的甜味物质有哪些分类呢?


1.以游离态存在于茶叶中的单糖和低聚糖,如:葡萄糖、半乳糖、果糖、鼠李糖、麦芽糖、蔗糖等,是茶叶甜味物质的主体成分;


2.带有甜味的游离态的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羟基脯氨酸和在茶叶加工中形成的亮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缬氨酸等;


3.茶叶儿茶素合成的中间产物二氢查耳酮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和香豆素的异构化合物等。


苦涩味


茶叶苦涩味的浓淡,是由它所含有的苦涩味物质的多少所决定。茶叶的苦味物质,主要有: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花青素类、茶叶皂苷、苦味氨基酸及部分黄烷醇类。


茶汤的苦味常常与涩味相伴而生,在茶汤的滋味结构上占主导地位。茶汤中的生物碱与大量儿茶素类物质形成氢键缔合物,在儿茶素类和咖啡碱相对含量都较高的茶叶中,茶汤浓醇鲜爽,如此看来还是优质茶叶的表现。


茶叶的涩味物质,主要有茶多酚类、醛、铁等物质,其中儿茶素类尤为重要。脂型儿茶素苦涩味较强,它在芽叶里的含量远远高于粗老叶片。


当然,也有其他原因造成茶的苦,采摘病虫危害严重的原料制成的茶叶,苦涩味往往比正常芽叶重,甚至出现“恶苦”、“腥臭”。这样的苦和茶本身有的那种苦味,是完全可区分的。


茶之涩主要是由茶多酚类(主要是儿茶素、酚酸、缩酚酸等物质)、醛、铁等物质对人的味觉作用的结果。


尽管人们总是把苦与涩相提并论,但涩与苦仍然分属于不同味觉。涩是一种给人感受甚强却难以言表的东西,在味觉世界中占据着特殊位置。它不是“麻”却略有“麻”意,并非苦而与苦相近。涩味像吃青柿子、未熟透的香蕉或者是吃葡萄皮一样,与滑润呈相反状态,具有收敛作用。


苦涩的茶不一定是坏茶,但苦涩化得快的茶一定是好茶。苦涩其实可以说是茶叶内含物质丰富的证明,苦涩化得快,证明制茶工艺好,是好茶。


所以,你可千万别冤枉了茶的苦涩,反而要懂得鉴赏与分辨它,这样才不会错过了那些好茶。



口干舌燥


常出去逛街,又累又渴,心想找个地儿歇歇,喝喝茶解解渴,不料喝过茶之后口干舌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引起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


1、正常人舌面一般会有津液滋润,反映为舌面的润燥。在中医上,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正常舌苔不干不湿,而津液过少就会口感舌燥,无苔干燥表明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经常性的口干舌燥,这跟喝茶本身关系并不密切,这点另当别论。


2、茶多酚类引起的干涩。茶叶中含有多酚类物质,这种物质入口会在舌头上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膜,让舌头发干、发涩。这层膜破掉之后,便转化成了大家常见的回甘,这也是一种好茶的标志。同时,这种状况一般也会在茶多酚含量较高的茶类比如绿茶、生普等往往会更加明显。


3、饮用过热茶引起的干涩。饮茶提倡热饮或是温饮,但过热饮用会烫伤口腔,产生一种干涩感。其实我们喝过热的开水,也会有相似感受。此外,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提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气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


4、一些茶所谓的“火气”较大。一方面,传统医学认为,食性有“四性五味”之分,寒、凉、温、热四性和酸、苦、甘、辛、咸五味。茶类中,则以绿茶、白茶最凉,青、黄茶则相对性平温和,红茶、黑茶茶性相对温热。另一方面,一些新加工出来的茶叶,如刚刚经过杀青干燥的绿茶或是刚刚烘焙过的茶叶,往往“火气”未消,这时饮用,一些人往往舌面、喉咙会有一种干涩感;而绝大多数茶类经过一段时间后,都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如此,我们便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喝茶会有舌面发干的感觉。其实,它如同我们感受其他味觉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大可不必担心哦。



锁喉


在品饮茶品时,多少都曾遇到俗称“锁喉”的状况,表现为咽喉间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我们就举个导致普洱茶锁喉口感原因的例子,但不同的原因导致的锁喉感略各有差异。


1、高冲。冲泡时注水高冲,以及出汤时茶汤高冲注入公道杯,或是茶水由公道杯注入茶杯时高度过高,都会产生咽喉上部紧缩,难下咽之感受。


2、紧压茶未醒茶。紧压茶拆剥后,未经适当的时间与环境进行醒茶,马上进行冲泡,会产生咽喉中段紧缩感。


3、仓储环境问题。高温高湿或不通风环境都可能导致茶品锁喉。另外,茶品若无包装与容器,直接放置于空气中,快速氧化出现油耗味时,也会出现锁喉现象。


4、制程高温干燥。茶品制作过程中才用了高温制程,包括毛茶和成品紧压茶采用高温烘干或是刻意焙火,都会导致锁喉。


5、成品日晒干燥。成品单饼直接日晒干燥,或是未完全干燥前包装整筒日晒干燥,都会引起锁喉现象。


6、不当拼配。因拼配茶区导致茶质冲突,亦会导致锁喉感,此种状况较为少见,只发生在新制生茶阶段,待陈化数年后锁喉感会消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为什么会苦,又为什么会甜?
苦尽甘来亦是好茶
入口苦涩,不要觉得这不是好茶,这样其实冤枉了它们...
普洱的饮用知识
岩茶回甘
“不苦不涩不是茶”,是卖茶老板的忽悠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