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歌唱腔体使用错误——喊着唱

共鸣的位置和发声的位置本质上是一个东西。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把这个问题说明白,我来说说。

首先发声位置是我们的气息集中在某个确定的位置发出了相对确定统一音色的一个启动姿势。影响音色的主要是气息通道(的维持)和咬字音节,音调等。

共鸣则是共振这一物理声学现象在唱歌领域,人体当中的体现。共鸣是指我们把声带被气息推动闭合产生的振动传导去不同的共鸣腔体产生了延时振动。

需要特意说明的是,我们听到的声音是声带振动和共鸣叠加的结果。

比如说我们先假设只有三个腔体,那么统一的位置就应该在口腔,统一在口腔的意思是我们唱中音的时候准备好降低音的时候带或者已经带着胸腔,升高音的时候带或者已经带着头腔唱。

很遗憾这个假设是不科学的,这就好比一辆车只有三个档,启动档,上路档,高速挡。这样开起来很不方便。如果我们不能让车子的速度慢慢提升,就不能应对各种复杂的路况。唱歌也是如此的。开车的朋友很容易理解,虽然我也不是很会开车,但是关于发声位置的变化用车子换挡的例子来解释是最类似的了。

我们唱歌的旋律走向并不是大段跳跃,而是经常平铺直叙地缓慢变化,缓缓变高,缓缓变低,偶尔有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歌曲会有较大的跨越,比如说五度以上。如果你只有头腔口腔胸腔三个位置的概念,那么中间的声音你该做什么处理?你该往那个位置去统一?

你往哪个位置统一,声音都有可能会变得更加不统一!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研究得出传统教学的三个位置,头声胸声平衡是不够用的。

我认为发声位置应该要分成六个才对。胸腔、喉腔、口腔、咽腔、鼻腔、头腔。

了解唱歌四大共鸣腔体

一、口腔共鸣

据解剖学分区来看,口腔这一分类包括口腔、咽腔和咽喉腔三个腔体,所以口腔共鸣区是这几个腔的统称。无论说话还是张口歌唱,都应有口腔共鸣参与,不然声音很难有传播效应。口腔的共鸣是声音从喉部发出后经过的第一个共鸣区域,它在各共鸣腔中尤其要,因为歌唱时,口腔决定歌词咬字的清楚程度,并且其他共鸣腔的声音振动都以口腔的共鸣作为基础。

当唱歌获得口腔共鸣时,口腔要自然张开面部肌肉微微上提,下颚部分自然放下稍向后拉,上也应有上提的感觉。声带所产生的震动波次第通过咽喉腔部、软、硬部。并向上齿背方向推送至口腔的上前部引发起振动。这种共鸣所产生的声音明亮。另外口腔共鸣应有共鸣的焦点,也就是说口腔中的包括唇、舌、齿、软硬以及咽、会厌、喉、咽腔壁、口腔壁的肌肉等各有关部分共同协调配合才有可能获得好的共鸣效果。

人认为口腔中的声音振的位置越靠前越好,因为让声音在口腔前部振动,不会对口腔内部的肌肉运动形成干扰,便于歌唱咬字,而且声音的振动在口腔前部更利于将声音向外传播。也有人认为不论在口腔中哪个部分形成共鸣,只要形成了美好的歌声就都算对的。有一种最不正确的口腔共鸣是伸直脖子叫喊人们称之为“羊声”。这种声音其实是让声波停留在咽喉里强迫产生强烈地无规律振动,几乎没有口腔共鸣腔参与共鸣,长时间这种发声造成的后果只会是喉部嘶哑、充血甚至更严重的喉部损伤。

二、鼻腔共鸣

鼻腔按照解剖学来说包括鼻腔和鼻咽腔两部分,鼻咽腔上部与颅骨底部相连,下部分别是硬和软,鼻腔与鼻咽腔组成了共鸣空间。这两个部位产生的共鸣被称为鼻腔共鸣。鼻腔共鸣不光能够美化音色,而且能使高音更加亮丽。但须说明的是鼻腔共鸣不等同于鼻音,有人误认为鼻音就是鼻腔共鸣,并花费很大的精力去练习鼻音唱歌,结果可想而知。鼻音其实是歌唱的一种毛病,要尽快加以纠正。以下是自己认为获得良好鼻腔共鸣所需注意的几点:第一是鼻腔要保持通畅。鼻腔共鸣的声波会在鼻腔空气中和鼻骨上产生振动。鼻腔堵塞会导致声音效果沉闷;第二建议多用哼唱练习以促进软部的振动,进而扩大鼻咽腔,能够产生较强的共鸣效果;第三是上下颌关节的张开废的把握。通常上下颌关节张开半寸的状态对鼻腔共鸣有好处。

三、胸腔共鸣

胸腔共鸣是声波通过胸部组织是发生共振所产生的共鸣。那么如何判断声音是否有胸腔共鸣呢?最简单的方法是歌唱时把手放在胸上,如果能够感到振动,就说明有胸腔共鸣。胸腔共鸣作为最大的共鸣腔体能板大增强音响效果。如运用合理,歌唱者用较轻的音量就能得到较强的共鸣效果。同时还可以加强歌唱的艺术气氛。一般来说中音和低音发声时利用胸腔共鸣较多,我们可以感觉到随着声音提高胸腔的振动会减弱。这就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胸腔共鸣是中音和低音歌唱者的事。不过专家认为,合理利用胸腔共鸣能够调和高音。很多时候唱到高音时,可能会产生比较尖锐的声音。但如采加上合理的胸腔共鸣,这种声音就可能得到改变。

因此,胸腔共鸣对高音区的作用也同样重要。那么如何能够获得胸腔共鸣呢?常见的训练方法为:咽喉部呈半打呵欠状,将下颚自然下垂,把平缓的声波反射点从硬移至下齿背,这样所产生的胸腔共鸣效果会好一些。其实假如口腔位置合适,你自己就可以感受到声波在喉头与气管中所引起的振动,并且能够感受到胸腔部位出现的共鸣。

四、头腔共鸣

头腔共鸣又常被叫做头声,在唱歌时运用头腔共鸣可以让声音变得明亮、穿透力加强。特别是男、女高音声部,头腔共鸣的运用对于音色表现起着决定作用。人们常说,正确运用头腔共鸣能够表现美妙歌声,并且这样唱声音不会疲劳。从原理分析头腔共鸣是遥过喉、咽、口腔的共鸣作用,经头骨传导,引起鼻窦共振而产生的共鸣。一般来说要想获得头腔共鸣应先具有鼻腔、口腔共鸣,否则头腔共鸣是很难掌握的。发声时需要打开颌关节以控制进入鼻腔的声波方向,使声波进入头腔。当口腔各部,特别是咽后壁部位和软,至鼻窦处有振动感,也就说明鼻窦有了共振现象。

有人感觉唱歌时如果两眉之间也有微振的感觉,说明唱歌的音已经很集中了。此时的声音就应该是明亮的了。

以上是我对于共鸣的一些理解和共鸣练习的一些感受,相信朋友们只要能够结合气息坚持反复练习一定会收获一些进步,从而在自己原有的歌唱水平上更进一步。

觉得不错,请点击右下方在看

右上方“···点”分享到你的圈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大共鸣腔体
鼻腔共鸣——中国网上音乐学院 www.cn010w.com
如何发出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
胸声 头声 混声
要想声音够man,请训练好这五腔: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
Jason五腔共鸣英语播音配音发音系列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