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缺爱心理综述
缺爱心理综述(表现、危害和治疗)

1 天前 · 来自专栏 依恋心理学院
music:可不可以不勇敢

缺爱是心病之源,有爱是幸福之本。

缺爱者的有两种基本心理状态,一种是疯狂的证明别人不爱你而陷入焦虑,另一种是接受了没有人会爱自己的想法而陷入抑郁。大部分缺爱者的一生都在两种状态中徘徊。

【缺爱心理的定义】

当今社会,缺爱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这里的爱,是指父母对孩子的爱,主要包含了关注、养育和共情、镜映。

缺爱心理,对应的也有不同。

有的是缺乏最基本的关注和养育,比如小时候不是父母身边长大的,其他照顾者比较忽视孩子,包括孤儿、留守儿童;或者父母忙于工作或者其他事,忽视孩子;

有的则是缺少精神层面的共情;不共情的爱,孩子的内心很难被父母真正关注到,孩子内心难以得到真正的满足;比如很多缺爱的孩子描述自己的父母是“物质上养育、精神上控制、情感上忽视”,就属于缺乏共情导致的缺爱。

【缺爱心理的分类】

缺爱心理有三种大类:

一是从小被关爱太少,属于“情感忽视型”缺爱。容易让孩子变得讨好求爱,觉得字不配被爱,发展为依恋模式的粘附型。

二是从小被打骂虐待,属于“情感虐待型”缺爱。容易让孩子变得自我否定,并对他人有敌意,发展为依恋模式的隔离型。

三是两种类型混合,容易让孩子又想索要爱,又害怕在爱里受到创伤,与他人情感时冷时热,很不稳定,发展为依恋模式的紊乱型。

四是从小很少被共情,属于“孤独成长型”缺爱。容易让孩子变得喜欢幻想,类似于武志红说的巨婴,发展为孤独自恋型人格。

【缺爱与溺爱的关系】

缺爱者中有不少是孤儿、单亲家庭或者父母有虐待倾向。不过在治疗实践中,发现更多的缺爱者家庭结构完整,父母在生活中也很关注孩子,这类缺爱者内心缺爱,但同时又难以接受自己缺爱的事实,有个普遍的疑惑就是:父母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自己还缺爱?

这类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很多,操心了很多,生怕孩子受到委屈遇到风险,但是孩子的内心却仍然觉得自己很缺爱。这是因为:缺乏共情的关爱,往往是无效的,所以出现了“溺爱”与“缺爱”同时出现的情况。具体来说有这几个原因:

一、父母自身缺乏共情能力。很多父母自身早年缺爱,正面的情感感受性很弱。

二、覆盖式的关心,让孩子缺乏真实自我的表达机会和探索勇气。

三、父母对孩子缺乏共情的互动,孩子与他人交往中也会丧失共情的能力。

四、过度单一方向得关注孩子,养成孩子“目中无人”、“自我中心”,同时又渴望关爱、渴望情感互动的特征。

五、总的来说,这类父母对待孩子有个共性的特征:物质上满足,情感上忽视,精神上控制。

【缺爱心理的表现】

当父母让孩子在情感上非常失望的时候,孩子对父母的情感会开始隔离,但是日常生活却仍然需要他们,不能表现出来非常厌恶。既需要父母,又厌恶厌恶,既渴望独立,又缺乏社会化的能力。长期在这样的负能量关系内,会滋生很多心理问题,比如常见的焦虑症、抑郁症,有不少都是缺爱心理导致的症状。经临床经验统计,有以下心理特征:

一、幻想。情感层面不愿意承认眼前的事情是对方帮自己做好的,不想感恩对方,而是倾向于理解为是自己的内心想法促使事情实现了。

二、伪装。因为现实生活需要别人,所以伪装成正常的社会人,迎合环境,关心别人的想法,但并不真的投入感情。

三、善变。在不同场合,就变成不同的人,变化很大,因为都不是内心的自己,而是适应性的产物。

四、隔离。“与他人之间好像有一层看不见的膜隔着”这种描述比较生动得描述出了隔离的状态。如果在身边的对方如果不说话也没表情,就会觉得对方很可怕很冷漠,那是因为自己无法走进对方的心,与对方的心是隔离的。

五、脆弱。没有能力面对真正的困难,在接收基于现实能力的批评或者现实挫折的打击的时候,会怀疑自己一无是处。这种自我否定感会进一步把自己往幻想的世界里推,因为在那里自己可以是完美的。

六、羞愧。自己知道自己内心脆弱不堪,因而羞愧。真心对自己好的人,会觉得内疚难当,所以会排斥对方进一步走进。

七、嫉妒。对有自主创造性的人非常嫉妒,也可能表现为不屑、讨厌、不屑一顾、攻击、敌对,但是内心是非常嫉妒。如果身边的人比如异性情侣关注这样的人,会表现出极端的愤怒和不安。

八、掩饰。掩饰自己的问题,喜欢观察他人评点他人,在他人身上找自己的问题,不敢暴露自己。比如需要得到咨询帮助,但是不愿真正按照程序付费咨询,而是希望和咨询师成为朋友关系,来间接获得帮助。

九、自恋。需要别人不断吹捧自己,喜欢待在被吹捧的人群里。但是自己并不是真心投入,而是感觉像在演戏,内心根本看不起别人。

十、胆怯。走出幻想,走进现实,就意味着幻想的世界消失了,一切都空了。所以年纪越大,越不敢这样做。现实总是会对不切实际的幻想做出惩罚,但是即使被现实伤害得伤痕累累,也不敢直面现实。

十一、刺激。表面可能很文静柔弱,但是内心对刺激性需求非常痴迷。包括酗酒、烟瘾、狂欢、纵欲、施虐、受虐等。

十二、安抚。通过引诱别人来吹捧自己、臣服自己,获得满足感、成就感,用以安抚自己的内心空虚。

十三、抑郁。采用刺激的方法失效或疲倦的时候,或者被“发自内心活得很幸福”的他人映衬自己幻想世界的虚弱的时候,就会陷入抑郁、自我否定、没有动力。

十四、失控。面对自恋幻想被打破的时候,一些幼稚的不合场景的言行可能会发生,目的往往是想操纵别人认同自己幻想的世界。比如在恋爱关系里,稍稍发现对方不被自己吸引了,就会有强烈的失控感。

【缺爱心理的危害】

缺爱,大家可能会觉得只是一种“感觉”,事实上,依恋需求是每个人自出生开始最基本的需求,而缺爱心理是一种持续性的不良心理状态。由于内心缺少亲密稳定的重要他人及和谐有爱的心理环境,缺爱者会长期处在不安、孤独的焦虑状态,时间久了会诱发抑郁、社交障碍、注意力涣散、情感冷漠等严重心理问题。

急性缺爱心理,是各种不良创伤事件造成的,尤其是早年在经历创伤之后没有援助、没有安抚的情况下,会有扭曲的心理防御产生,在社交中尤其是亲密关系里,容易不合时宜得出现冲动、暴怒、躲避、多疑、恐惧等不良症状;慢性缺爱心理,是一直缺乏关爱、被忽视、不被尊重、不被“看见”造成的,很难形成清晰有力的自我意识,在社交中总觉得自己又弱又缺乏边界。

在日常生活中,缺爱心理的危害非常明显,而且伴随终生,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一、社交恐惧。缺爱者大都诉说自己在高中以前或者包括大学时光,都一心学习,人际关系也不错,但是进入复杂的宿舍生活或者社会社交圈,面对社交需求和择偶需求时,就变得非常糟糕。往往是因为之前专注于书本,可以给自己逃避社交一个很好的理由,而真正面对社交需求和择偶需求的时候,厌恶与依赖的冲突就无法避免得呈现出来了。

二、性单恋lithromantic。没有追到对方时,与对方的联结可以时断时续,有时会觉得非常亲密情感非常浓烈,有时又可以完全忽视对方;而一旦被追到,对方从缺爱者的幻想拉回到现实之后,会对这种情感一直联结的关系强烈不适应甚至厌恶。

三、角色不满。缺爱者内心长期处在痛苦之中,在未发掘问题根源的时候,会认为是自己的角色不够好导致的。比如在读初中的时候,觉得如果自己考上重点高中,成了那个学校的高中生,心理就健康了。到了重点高中之后,仍然痛苦,就会觉得如果考上重点大学,成了名校大学生,心理就健康了。如果没有考上名校,会把自己的所有心理问题归结为没有考上名校所致。事实上,缺爱者对自身角色的不满,是对内心缺爱导致痛苦的心理本质的防御。很多非常成功、出色的缺爱者,仍然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

四、分裂人格。缺爱者由于非常缺乏安全感,为了保护自己,思想上会显得非常成熟老道。但是一旦进入亲密关系中后期,就会变得像个非常折腾的小孩子,因为缺爱者心理成熟水平还是个孩子,而且是个情感上非常不满足的孩子。

【缺爱者的恋爱心理】

缺爱的人都对“无条件爱自己”的完美另一半充满了偏执的期待,渴望被361度无死角得关爱。事实上,并没有这样的人,是缺爱的内心通过补偿与幻想的防御机制来创造了这样的完美客体。

有人可能会质疑,会说我就见过那么好的人,对另一半照顾得无微不至。这就尤其值得说说了:那种“完美照顾者”确实存在,但那是一种有很大副作用的偏受虐的心理。一个对自己过度轻视的人,是有可能对另一半照顾得特别好,但是与之相伴的,是非常强烈的占有欲和控制欲,是希望对方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只属于自己一个人。

被照顾者一开始会觉得还不错,但是随着被照顾的时间越来越长,内心的安全感渐渐稳定,被照顾者的社会化需求会日益增长,就会对照顾者的内心造成极大恐慌,占有和控制欲就会更强。这样两个人的矛盾冲突就会日益激烈,最后往往是悲剧收场。

对缺爱者而言,找到一个代替父母的人来无条件爱自己,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执念。但是缺爱者的爱情本质不是爱情,所以往往以悲剧告终。如果自己不成长,对方再好,自己都不会满足,生生把对方逼走。开始可能有非常美好的一段经历,不久两个人都带着美好的回忆和深深的疲惫而分开了。另一种爱情悲剧,是对爱情本身的放弃,由于对爱的无能,对分离的恐惧,导致他(她)去反复追寻的对象本身就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人,比如已婚人士;或者根本不爱的人。这让他(她)避开对真爱能力缺失的羞愧、焦虑和自我否定,从而有一种伪装的安全感。缺爱者恋爱状态中会退行到接近幼儿的心理状态,失败的恋爱会导致较严重的二次创伤。

【缺爱心理的治疗】

反思传统治疗:传统治疗尤其是传统精神分析治疗、灵修,往往是在助长幻想,甚至是在同时满足咨询师自己的幻想。每次听到数百次甚至几千次的治疗都没有什么效果的时候,我觉得咨询师和来访者可能犯了一些基本错误,让他们都非常陶醉于这种与现实脱轨的咨访关系里面。真正有效的治疗应该围绕问题的核心有步骤得展开,不用很多次。

反思传统劝戒: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主题是“缺爱者与正常人无法真正互相理解”。缺爱者身边人的劝导,有的过分强调”自我接纳“,这可能让你沉溺于幻想;有的过分强调”尊重现实“,则会让你进一步失去内在的能量。内心的幻想、想象并不是没有价值,而是失去了与现实的正确联结,要完成这种联结,是一个将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封闭内心与现实他人通过某种内在动力完美结合的难题。

反思抱怨父母:当下心理学界有一个不正之风,是诱导孩子抱怨父母,甚至仇恨父母。某心理专家在讲座里甚至说:“

孩子,不是你不够好,父母只是无条件的恨你而已。”,听了以后笔者觉得很震惊,当下社会对父母斥责的无形火焰越燃越烈,越烧越猛;对自我的崇拜越演越胜,不是一个好现象。

宣泄内在负能量,包括怨恨,是心理治疗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把怨恨父母上升到一种价值观、一种信念,对心理治疗并没有任何益处。

反思自我拯救:很多人希望得到一个自我疗愈的方法,其实自我疗愈的作用很有限。

1、潜意识里一大堆错误,而通过各种自我疗愈的方法大都是停留在意识层面,对潜意识层面的影响很小。

2、自我疗愈的过程没法识别自身的潜意识错误。只有跟“正确的”校对,才能知道“错误的”是什么,而潜意识层面的“正确”与“错误”不是通过表面言行能简单识别的。也许你很欣赏一个人很懂爱自己,想学她,但她其实是个过度自恋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者,那就会引导自己走向一个极端错误的方向。

3、自我愈合的思路会更压抑早年缺失的关心和滋养。

正确的治疗方法:点击

缺爱心理系统治疗的本质——兼论为何缺爱的治疗方法不是“补爱”



附1:潜意识的启动效应

【缺爱】为什么小时候的事都忘了,对现在还有影响?潜意识的启动效应
心理问题的根源是潜意识层面,在非咨询关系里很难触及,更难深入觉察。

附2:陌生人情境”实验

以下资料,通过实验证明儿童早期依恋类型具有稳定性,也就是说非安全型的儿童,在成年后也会持续表现出回避、抵抗、紊乱倾向,也就是所谓的缺爱特征。

MaryAinsworth和她的同事发展了一个著名的方法“陌生人情境”将幼儿和学步期儿童分为四类。
安全型|安全型儿童才在主要养育者在场时很乐意进行探索活动,会因出现陌生人而产生焦虑,当主要照顾者离开时会感受到悲伤,当照顾者短暂离开后又回来时,儿童会迅速寻求和照顾者接触,而重获接触便可以让儿童安心。从儿童会重新开始探索和游戏的角度来看,这种从过激的紊乱状态中恢复是平稳和完全的。

焦虑回避型 | 分开并不会使他们那么焦虑,但当照看者返回时,不会自发地寻求亲近,有些幼儿并不表现出照顾者和陌生人的偏爱。

焦虑抵抗型 | 当照顾者离开时倾向于高度烦恼,并且表现出比较少探索和游戏,但重聚时不能很快平静,表现出挣扎,僵硬,继续哭闹或生闷气。照顾者的在场和安慰的尝试并不能使他们安心,他们的焦虑和愤怒似乎干扰了他们通过亲近获得安慰。
这两种不安全型呈现出过分防备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来处理情绪激动和矛盾,因为他们似乎不确定照顾者是否会承担调整他们情绪激动的工作(Main & Weston, 1981; Sroufe, 1990)。

紊乱困惑型
| 第四组幼儿则呈现出一系列不定向的行为反应,给人一种紊乱和不定向的印象(Main & Solomon, 1990)。幼儿呈现出冷漠的,兴奋的,不安的,即便是照料者在场都想从情境中逃离的愿望,被称为紊乱困惑型。

普遍认为依恋类型相关的行为基础于儿童采用的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因为情绪调节主要通过儿童的主要养育者的帮助得以获取,儿童的策略无疑就是照顾者对其行为的反射。
安全型儿童的行为基础于和同调的照顾者正向的互动,养育者很少过于情绪唤起,并且能够帮助儿童从自发出现的紊乱的情绪反应中重新平静下来。因此,他们能够在应激状态下保持整合,负性的情绪被幼儿当成是沟通的功能而不是危险(Grossman et al., 1986; Sroufe, 1979, 1996)。

相反,我们推测,由于照顾者的人际和社会的压力以及对儿童的忽视,甚至怨恨,焦虑回避型依恋儿童的情绪激动并没有被照顾者平复。同样地,如果儿童被过分侵入的养育方式过分激起,他们也会过于调整自己的情感,并从可能会激起其情绪的情景中逃离。

焦虑抵抗型儿童则调节不足,他们加强苦恼的表达可能是为了努力引起预期的照顾者回应。这些儿童对威胁的感受逾限很低,会变得过分专著于同照顾者保持接触,但当接触来临时却又显得很挫折(Sroufe, 1996)。

普遍认为紊乱困惑型的照顾者既产生恐惧,又提供安慰,因此,依恋行为系统产生了强烈冲突的动机。并不奇怪,严重忽视,身体或性虐待经常和这种类型相伴随(Cicchetti & Beeghly, 1987; Main &Hesse 1990)。

对陌生情景试验中的儿童的跟进纵向研究:对青春期和年轻成人的AAI( 成人依恋访谈)研究戏剧性地呈现了依恋的稳定性(Georgeet al., 1985)。AAI询问被试童年的依恋关系和对其现在的意义。这个实验依据Main & Goldwyn (1994)的评分系统打分,这个系统将个体分为安全自治型,不安全回避型,不安全专著型,或由于丧失或创伤导致的未解决不定向型,分类根据他们对早期经验的叙述的结构化的特性。(自治的个体清楚地评价依恋关系,把依恋关系看成是极其重要的,不安全的个体则不能很好地整合他们对这些经验的记忆和经验对他们的意义。回避型的人否认和贬低早期的关系,专著型个体在他们现在和父母或其他人的关系里倾向于困惑,生气和被动。两个研究(Hamilton, 1994; Waters, et al., 1995)显示幼儿和成人依恋类型分类68-75%的相关。这证明了依恋类型在整个生命期间的明显的稳定性。用其他的成人依恋的测量方法也有相似的发现(Hazan & Zeifman, 1994)。
有更多的证据显示,依恋关系可能在困难和剥夺的跨代转移上有重要作用。安全型个体的小孩和他们有安全依恋的是其他类型的3到4倍(van Ijzendoorn, 1995)。甚至,在儿童出生前就对父母依恋类型进行的评估的预测性研究中,结果也是如此 (Benoit & Parker, 1994; Fonagy et al.,1991; Radojevic, 1992;
Steele et al., 1996; Ward & Carlson,1995) 。这些发现强调了养育质量在儿童依恋类型上的重要性。我们实验室的这些发现说明:除了气质,以及像经验,社会支持,婚姻关系,精神病理,人格这些情景性因素,父母养育的依恋类型也有预测作用(Steele, Steele & Fonagy,准备中)。至于说到依恋类型和人格障碍的联系,我们可以预期在幼儿安全感的决定因素和犯罪行为的长期预测因素有广泛的重叠。

附3:缺爱型抑郁症

岳晓东博士现已认同了我对抑郁症提出的观点,感谢岳老师的认可。

摘自 光之泉:抑郁症真的能好吗?  回答时间是2015年。

以下是岳晓东博士新近提出的观点:




附4: 我的缺爱有多深?——缺爱心理标准化问卷  计分:

1-5、52、63题反向计分,即1分计6分,2分计5分,3分计4分,4分计3分,5分计2分,6分计1分。
如果母亲序列或者父亲序列总分超过144分,建议咨询;如果超过216分,应当尽快咨询。
(删掉六题,对应的分数应该分别为132分和198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有的人会“缺爱”?“缺爱”有什么表现?
童年被压抑的东西,长大后肯定一直在影响我们
罗杰斯三原则
其实,你不懂孩子!
为什么父母很爱我,我还是缺爱?
内心的儿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