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锡(233)近代楹联名家集》之孙揆均(三)
许荣海
题吴桥:
吴桥地处黄埠墩以西,约百米处,横跨京航大运河无锡段上,此处河阔水深。原为一渡口。民国4年(1915)冬,上海丝茧业巨子、无锡源康丝厂经理、安徽人吴子敬,到无锡视察厂务,到黄埠墩渡口,见众人争渡落水,顿生义举之心,慨然出资27000两白银建桥。委上海求新船厂承建。民国5年春施工,仿上海外白渡桥型----民国6年3月通行。为纪念吴独资捐造,故名吴桥。
吴子敬每年都要来锡办茧,一年中在锡逗留数月之久,与乡绅薛南溟一行,常雇画舫狎游。当时有一名姬叫桂林,绮年玉貌,人谓有大家风范。吴子敬一见倾心,想金屋藏娇。但是,桂林只当他是摇钱树,并无真情。后来,吴子敬发达了,想为她赎身,但桂林已恋上了一个小白脸,藏着不见。一日,吴在画舫中抑郁不欢,击盂悲歌,一旁的薛南溟看不下去了,示意他求同席的王克循帮忙,王出巨金让老鸨叫桂林到画舫,正色告之,风尘中终非久计,欢场女子,能有几个得好结果?吴君一片真情,欲拯你於水火,而你反恋爱金不爱人的小白脸,一旦私蓄化尽,将弃你如破鞋,那时你人老珠黄,两手空空,老鸨也不会再当你是个宝,再想找吴先生这样的人,恐怕来不及了!一席话说醒桂林,她同意跟吴子敬从良。面对吴子敬的千恩万谢,乡绅们只要求有朝一日,地方上有需要他出力的地方,不可推托。吴一口答应。
后来,看到渡口有人因争渡而落水,差点淹死,众乡绅提到如果有钱,早就在此建桥了,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大家用眼光看着吴子敬,心中希望他能出来建桥,但实在不敢肯定他有能力建这样一座大桥。不料隔了一天,吴就带着工程师去测量了,全部工程资金由他一人独力兴建,半月内就动工了。
可惜的是,吴子敬不久就患病在上海去世了,当时桥还没正式通行。无锡人感其高义,由薛南溟主持在锡为吴子敬召开了追悼会,将吴子敬的木主牌位迎放在惠山寺的尊贤祠和丞德祠内,与列代乡贤一起,供人瞻仰,以志不忘。
1917年2月24日,吴子敬先生追悼会在无锡茧业公所进行,董事薛南溟主持,丁代知事致悼词,钱孙卿介绍吴子敬生前义举,吴子寅代表家族答谢词。社会名流蒋遇春、蔡有容、蔡兼三、侯葆三、俞复、孙寒厓、廉南湖、祝兰舫、钱镜生、吴稚晖等亲临吊唁或撰联致哀。礼毕,将吴子敬牌位恭送惠山尊贤祠和丞德祠内,与列代乡贤一起,供人瞻仰,以志不忘。途经吴桥时,以” 路祭” 形式设案祭奠,沿途群众恭立桥旁。
事后把丁宝书之挽联刻在桥柱上作为桥联。以志纪念。部分挽联写于白布长条,悬于桥上。孙揆均先生题联二副:
地本勾吴,姓氏千秋看题柱;
君真卧佛,津梁一笑即凌云。
独输两万两,高义不忘季子诺;
相看咫尺地,令名永与伯通齐。
“季子”, 即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季子,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封于延陵(今常州),后又封州来,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常州武进焦溪的舜过山下。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季子诺”, 是指其将使晋,佩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然心已许之。待使晋归,徐君已死。季子遂将剑挂于徐墓树而去。“伯通” ,指汉吴郡富豪皋伯通。
解放后,吴桥经历了二次改建,一是1965年,将旧铁桥全部拆除,改建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板式结构三跨桥,全长82.5米,净宽10米,内车行道7米,两边人行道各宽1.5米,1966年7月1日建成通车。第二次在1993年3月开工,由无锡市政公用事业总公司化21个月时间,建成一座现代化新吴桥,由主桥、引桥、引道三部分组成,全长1134米,宽30米,主跨段净空十米,横跨古运河、内塘河(俗称丽新河)两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9%的无锡人站在吴桥上都想过的一件事情
无锡大运河廿四桥的美,你真的get到了吗?
【美丽无锡
江南运河 无锡城区段
重温1972年的江苏无锡老照片,难忘的无锡生活记忆
无锡人说无锡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