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写景对联大全

  导语:对联,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中华语言独特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下面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写景对联大全。欢迎阅读!

  写景对联大全

  上联:花芯有露常招蝶

  下联:玉宇无枝不挂云

  上联:一路虫声随步歇

  下联:半轮霜月对湖妆

  上联:波上啼鸿声断梦

  下联:池边落木叶沾衣

  上联:水畔云低天落鹭

  下联:山间雾重夜归人

  上联:坐观流水无荣辱

  下联:面仰云天寡是非

  上联:处士门前植五柳

  下联:商山石上采三芝

  上联:蝉鸣声断续

  下联:竹动影参差

  上联:芸案风浮一铎唤醒千古梦

  下联:寒窗月映五经凿破半生心

  上联:靖节径荒归去有辞非妄语

  下联:文清居近读书无录不名言

  上联:新日垂帷几行芳树摇春色

  下联:故园高枕万朵晴云绕座飞

  上联:云雾初开凄凄风寒柏树绿

  下联:山河晚眺融融日丽柳条青

  上联:住杖林间香风飘舞花间度

  下联:班荆竹下好鸟和鸣枝上啼

  上联:柳绿桃红聚花饲雀成佳趣

  下联:柴门陋巷把酒谈心需至人

  上联:三五约车苍苔芳径林中静

  下联:十千沽酒绿柳碧桃野外春

  上联:当檐竹色溪边绿

  下联:隔岸荷花镜里香

  上联:散发行歌惊心岁月青松老

  下联:披襟卧壑扑面风霜苦竹疏

  上联:竹露荷花有时香遂远风去

  下联:青苔碧柳到处影随斜月来

  上联:棋局酒尊花间不赏无三日

  下联:澹烟细雨竹下论交有几人

  上联:花解留人惜无长水穿萝径

  下联:竹能栖凤喜有春风度草堂

  上联:墙头柳絮风前舞

  下联:窗外竹枝雪后低

  上联:醉里登楼恍惚楹前花覆地

  下联:醒来寻路依稀竹外鸟迎人

  相关阅读:对联

  发展起源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独特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有历史记载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观其形式与内容,与中国早期基督徒有关联。春节时挂对联叫春联,办丧事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

  清代名将对联(通翰斋)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关于写景对联大全]相关文章:

1.关于写景的对联欣赏

2.抒情写景对联大全

3.关于中秋节对联大全

4.关于春节的对联大全

5.关于读书的对联大全

6.关于狗年新年对联大全

7.关于学校对联大全

8.有关于春节对联大全

9.2016关于学校新年对联大全

10.小学生写景对联收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联 对观天地 联见人生
楹联知识讲座资料【推荐收藏】
【清谈联话】浅探对联平仄和音律 115
怎么区分春联的上下联
欣赏学习中国楹联必读 陆震纶 《对联结构》 上
对联的起源与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