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养小学生写研究报告,可以借助这副“支架”
编者按

我们总能看到“别人家孩子”的作业:远到日本小学生的暑假社会实践作业,近到一线城市小学生的整本书思维导图读书笔记。而这些,无一不是语文课程“综合性学习”的体现。

“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是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之一。但如何让小学高段学生能完成这个学习目标,从而为第三学段的“简单研究报告”、第四的“学术性小论文”写作任务夯实基础?特级教师、福建省小学语文教研员黄国才老师从“群文阅读”的角度,搭建了一副完整的阅读教学支架。

写进新课标的“研究报告”

关于“简单研究报告”在课标中的明确规定,出现在2019年的统编教科书中。五年级下册(2019年5月23日国家级培训用书)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单元导语页(语文要素)里,明确提出“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目标要求,并做了系统安排,还给出了一篇“范例”——《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在范例中,以旁批的形式教学生认识并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标题处旁批:“研究性报告要有一个标题。”

第一部分“一、问题的提出”旁批:“写出研究的目的。”

第二部分“二、研究方法”旁批:“写清楚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旁批:“要把研究结果整理出来。”

第四部分“四、研究结论”旁批:“要对研究结果进行简要的分析。”

最后总批:“研究性报告有多种形式,但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等内容是不可缺少的。”

文末,以“吐泡泡”的形式,启发并提出明确要求:“这份研究性报告,给了我许多启发……”、“我也要搜集资料,把感兴趣的内容写成一份研究性报告……”

明确的写简单研究报告的“语文要素”,一篇“范例”加上“旁批”的方法指导,还有作业,“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再不“尝试写”就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就是教学“事故”了。

按照这篇范例,五年级的学生依样葫芦其实不难的,如班级同姓的学生可以组成合作小组,完成《关于“X”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难的是以下几点:

(1)养成问题意识;

(2)经历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

(3)合作学习能力;

(4)以此为契机,逐步养成研究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调查取证→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胡适的简单论文与美国小学生的习作常态

这个“问题解决”式思维方式是普遍的“短板”,也是学生习作“含金量”不高的“病根”。让小学生试着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在胡适先生读小学时就有了。据胡适《四十自述》记载,他于光绪甲辰年(一九〇四年)在上海梅溪学堂“做第二班的学生”(相当于小学五年级)时,某天“星期四,是作文的日子。黑板上写着两个题目:

“论题:原日本之所由强。

经义题: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

胡适不会写,也不敢去问先生。到“第三天,二哥从汉口赶到。……我把升班的事告诉二哥,并且问他‘原日本之所由强’一个题目应该参考一些什么书。二哥检了《明治维新三十年史》《新民丛报汇编》一类的书,装了一大篮,叫我带回学堂去翻看。费了几天的工夫,才勉强凑了一篇论说交进去。”

更远一点,在美国,小学生写研究报告是习作常态。从小学到大学,老师的作文评价标准是一致的,美国小学生和大学生写作过程也是一模一样:去图书馆借书,到网上查资料,分析搜集到的资料,写提纲,正式写作文,为文章配图。

落实到小学写作教学中,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公立学校为例,他们的英语课程标准基本上是分年级提出要求,自3年级开始就有“研究与技术”要求,4年级要求“写信息资源”,自5年级开始要求“写研究报告”。

我们看一份《〈报告写作〉教学案例》:

对象:美国布兰迪瓦恩学区某小学四年级某班(28名学生)。

执教:克里斯婷·埃文斯女士和迪恩·麦克里迪女士。

教学时间:六周(每周的教学时间大约为 90 分钟)。

目标:本单元有四个主要目标。学生应该学会:

(1)为写作关于一位美国历史名人的报告而辨认、寻找和选择信息来源;

(2)选择关于一位美国历史名人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要与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相关;

(3)就一位美国历史名人人生的重要方面写一篇内容丰富的文章,用来与同班同学和学校中其他适当的读者进行交流,而且,文章还应就这位美国名人的贡献如何影响社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4)就书面报告的一部分内容发表课堂演讲。

这样一比较,我们的差距不言而喻。 

“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落实不到位的原因

在新统编教材里我们不难看出,“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将是第三学段习作的新常态,是最长远、最具潜力、最富创造的表达与交流能力,但也是最“短板”。原因何在?

从“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提出到统编教科书将其正式列为“语文要素”并提供一篇范例,已经过去将近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中,我做为专职教研员听过的课不下四千节,但是没有听过一节指导学生“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课,没有看到哪个专业期刊发表过有关如何指导学生“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论文,也没有在哪个学生期刊上读过一篇学生写的“研究报告”。足见教师们对“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研究不多、落实不到位。究其原因大致有三:

(1)教科书原因——教科书没有科学的编排

(2)教师原因——教师尚不都具备指导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能力

(3)“简单的研究报告”本身的原因——耗时耗物耗精力


从群文阅读找到突破口

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议题”其实质就是“问题”、所选择的“一组文章”都是为解决(解释、支持)这个“问题”服务的、所“达成共识”就是对问题解决所形成的“观点”(被这组文章证实或证伪)。“群文阅读”与“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逻辑思维过程高度契合(见表一)。

例如,福建省选送参加第八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的课例《故事中的“两难选择”》(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程少波),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在编故事(创作小说)的时候常常设置“两难选择”:

《中彩那天》中,库伯“还”还是“不还”中彩的车;

《钓鱼的启示》中,“我”“放”还是“不放”钓到的大鱼;

《桥》中,老支书“揪”还是“不揪”自己的儿子;

《穷人》中,桑娜“抱”还是“不抱”西蒙的两个孩子,等等。


进而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设置“两难选择”?

在阅读中,进一步发现作者总是把对立面“不还”“不放”“不揪”“不抱”写得更详细,又产生新问题:为什么这样处理?

经过深度阅读、集体讨论(“集体建构”),基本达成以下共识(结论):

(1)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2)丰满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立体感人;

(3)详写对立面,增强表达效果,强化人物品质之高尚——“胜利来之不易”嘛。


当然,目前的“群文阅读”更多是形成“口头报告”——大家讨论讨论、说说而已,若要更好适应新形势,使“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探索基于学科的课堂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措施“落地”,使学生经历真正的“研究”过程,还需要对“群文阅读”进行改良升级——“口头报告”与“笔头报告”并举,写出真正的“简单的研究报告”。


通过群文阅读,完成“简单研究报告”的尝试
明确问题。

 梳理选送到全国群文阅读教学观摩上的课例发现,“群文阅读”教学的课题(相当于“简单的研究报告”的标题)往往就是“议题”,但是,这些“议题”要么散、要么不知所云。如,《食趣》《泰戈尔笔下的童心童趣》《走循环“迷宫”》《故事变形“技”》《古诗中的酒》《〈昆虫记〉中的发现》《有趣的童谣》《藏不住的秘密》《对比童诗真有趣》等等,很难看出“集体建构”的“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相反,《一切景语皆情语——探秘景物描写与人物的关系》《故事中的“两难选择”》《航天科技与生活——“航天科技与生活有怎样的关系”》等等,就更像“研究”问题。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展开研究的第一步,若没有问题或问题不明确,研究就难以开展,成效就可想而知了。

“群文阅读”的“议题”生成,可以从统编教科书的“语文要素”中来,即将“语文要素”转化为“研究问题”。如“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怎样表现人物品质”的议题,即是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从人物动作、语言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的呼应与延展。

提供论据。

 群文指的是一组文本的整体,而非几篇文章的叠加。“学生统整思维”就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关键能力。倘若学生面对大量的信息,无法取舍、提炼,使之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资源、支持观点的有力证据,那么,信息可能变成一堆“乱麻”,反而窒息人的思维。

因此,在想清楚要解决的问题之后,教师要帮助、指导学生挑选——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寻找——具有高度关联的若干文本,通过阅读而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有效证据。

例如,《议论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的“群文阅读”,提供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走遍天下书为侣》《滴水穿石的启示》等文本,让学生建构议论文的一般结构特点:即标题是“观点”,开头提出观点,正文运用证据证明观点,最后得出结论。《滴水穿石的启示》却是例外——标题不是“观点”,开头讲述一个故事。“高度关联”并不排除“例外”,相反,这种“例外”会大大拓展学生的视野。

“口头报告”与“研究报告”并举

“群文阅读”的“集体建构”大都是口头的——说完就完(忘)了。如果真要让学生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以及思维结果沉淀下来,就一定要诉诸文字——写成简单的研究报告、并且要严格按“研究报告”的规范行文,以此埋下“研究”的种子。换言之,指导学生“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要成为“群文阅读”的“新常态”。

在这种“新常态”中需要开展专项训练,如,

(1)老师提供多个文本资料,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老师提出问题,训练学生围绕问题解决搜集相关资料;

(3)掌握资料的查找和引用的基本方法的训练——严格而规范的“资料的查找和引用”在以往是不够重视的,导致当下许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不知如何使用‘标准方法’规范地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这些方法和规范意识应从中小学抓起。

学生所写的简单研究报告,是评价“群文阅读”教学成效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综合性学习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也是“真实性评价”的重要内容。“简单的研究报告”往往以“作品”的形式呈现。这些作品,或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或是小组合作完成,因此,评价的对象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小组。在对“简单的研究报告”作品进行评价时,要特别关注“研究报告引用资料来源是否清楚标出,这些资料的可信程度,等等。

“群文阅读”教学的思路与“简单的研究报告”撰写的思路高度契合,是落实“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必要条件,但还不是充分条件。“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还有许多路径,比如,习作教学,就可以把习作素材的收集变成“文献阅读”,把习作的构思和行文变成基于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的展开,即“简单的研究报告”,就像前文提到的“胡适凑论说”和“美式作文”一样,以此来提升小学生阅读和习作的“含金量”。

(本文根据作者在第七届群文阅读暨首届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种子教师体验式研习活动上的讲话整理,有删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高段习作作文教学初探研究开题报告 研究报告 结题报告
开题报告
教师团队合作研究 落实有效教学
五年级下册作文教学计划
【开题报告】微日记对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