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褚树荣:第十一届“语文报杯”课堂教学大赛初中组听课总评

第十一届“语文报杯”课堂教学大赛

初中组听课总评


褚树荣/文

  

褚树荣老师赛场点评


  这几天,无锡的气温40度持续不退,好像被我们的热情点燃了。在酷热的日子里,我们追随着全国各地18位优秀教师,追随着举荐了10届语文名师的语文报,不离不弃,真正成了一群“发烧友”。


  “发烧友”的特征之一,是对所爱的事情,有着偏执的痴迷和苛刻的挑剔。现在,就让我以一个“发烧友”的身份,对18堂课,提二个问题:

  一、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力如何?

  课堂教学能力包括什么?维度不一,说法很多。但就教学的过程而言,大概可以概括为:整体把握和局部理解的能力,内容选择和组织的能力,活动策划和调控的能力,课堂对话和评价的能力。前二者决定能否备好一堂课,后二者决定能否上好一堂课。应该说,18位选手总的表现是很不错的,但也良莠并存。

关于整体把握和局部细读。18节课对整体把握有所忽略,而局部细读比较关注。这里说的整体把握是对课文内容和形式二方面的全面把握,教学设计能基于此。但选手们都很在意一堂课的整体感,下课后,学生对于文本的整体感知还是不充分的,还是有欠缺的。大部分教师对于细读的部分选择是比较准确的,它或者是语言章法上的精彩处,或者是内容主旨上富有包孕的片刻,但是仍然有不少的选手选择细读的部分,莫名其妙,没有道理。


  关于内容选择和组织的能力。在不影响整体感知的前提下,教师对于教材可教的内容总要做出选择的。你选择的内容确实是孩子需要的吗?确实的文本的重难点吗?确实是教材编写者想达成的意图吗?应该说这18节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都是正确的,内容是组织也一致地体现出板块化的趋势。板块的好处是环节和层次分明,但是减少了课堂的行云流水之致。多数的课堂组织都用了“学习任务一、二、三”形式,而且事先把内容任务用PPT呈现出来,教学成了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


  关于活动策划和调控的能力。公开课总是难免教师唱主角,成为表演者,这一届初中的课堂依然如此。所以,当课堂出现学生真正的学习活动时,是多么令人惊喜!画一张简笔画,做一个小小讲解员,把环境描写组织成诗歌,都是很有创意的活动设计,但是好的设计还要有好的调控。简笔画为什么不用投影呢?既然上黑板画,何必要花这么多时间呢?小小讲解员也是点到即止。“是否赞同克隆人实验”的采访也没有展开。描写无锡之夏的一二个句子,学生站起来写,用大白纸张贴,又上台评价,为什么不用投影呢?


  关于课堂对话和评价的能力。课堂对话和回应最能够见出一个教师的功力的。这一点山东和无锡的选手表现最好。教学是什么?无非就是教师和学生朝着一定的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这个过程,语言起了绝对的作用。教师和学生的即时对话构成了课堂流动的风景。课堂不是演讲台,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抒情。好好跟学生说话,说平常的话语。当向学生发一个指令也要拿腔拿调的时候,这还是教学吗?教师有没有及时妥帖的回应,往浅处说是教师有无教学机智,往深里说,是有没有以生为本的思想。把抗日战士说成是“解放军”,简笔画的多处错误,“饮归客”的读音等等,都是教师一心想着自己的教学流程,导致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此外,有几个教学上的小问题,比较普遍,也需要要提醒:如我的导入是否无关宏旨,和教学不搭调?我的板书和PPT是否生搬硬套、形式主义?我的教学姿态是否远离常态,夸张火爆?我对学生的错误是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特别是朗读教学。我不知道始作俑者为谁?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的初中语文课堂里,都回荡着夸张的朗读声:读得更“悲伤”一点!读得更“真切”一点!把“萌发的状态”读出来!读出“偷偷”的感觉来!把“快乐”读出来!读得“甜”一点!把“遗憾”的心情读出来!把“自豪”读出来!读出来“赞叹”的语气。一般的情况是,学生恰恰读不出教师期望的种种语气来。为什么?要么教师选中朗读的语句没有道理可讲,要么没有整体感知,要么没有情感铺垫,所以夸张生硬,矫揉造作。这样的朗读真的可以休矣!


  还有,我们注意到技法背后的东西了么?几堂阅读课充斥大量的术语概念,什么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比描写、虚实相生、侧面烘托等一系列标签,教师只要求学生记住术语名词和形式化的结论,以致学生条件反射,不用你教,就能说出这是什么描写,写出了某某感情,有时候学生反应得比教师还要敏捷。技法背后的品味、涵咏、想象、联想、感悟的过程没有了,技法背后的语言建构、思维训练、审美感动、文化渗透没有了。长此以往,学生误入歧途,不知语文之美为何物。怪不得有些大学老师会说,到这里来,把中学学的那套东西抛掉!


二、我们的课程理解能力如何?


  我以为课堂教学能力还是“末”的问题,“本”的问题是课程理解能力。所谓课程理解,就是对课程的本质和目标的理解。我教的这个东西是什么?我为什么要教它?这才是根本性的问题。


  写作课和阅读课的特点显然不同。我以为写作课程是写作实践课程,而不是写作知识解释课,也不是写作范例鉴赏课。所以,有没有写作训练的环节,写作训练的实效如何,应该是评价写作教学二个基本指标。

参赛选手


  《多角度描写景物》:为无锡夏天填一个词——为无锡夏天写一二个句子——为无锡夏天写100字左右——朗读习作并评点。《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热的感觉——热的人物举例——酷热下的奔忙——写作和评改——教师抒情示范。《写人记事突出中心》:化12分钟,写“触动心灵的一瞬间”。这三堂写作课都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训练写作,比某些写作课不写作的现象好多了!


  写作指导的实效,主要靠写作过程指导,《多角度描写景物》《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给了我们三点启示:(1)定点反复写(无锡的夏天、热,评点之后再写,学生之后老师写)、(2)转换角度写(开放五官)、(3)深化层次写(热,热的人物,烈日下的奔忙),都是为了描述和抒情的具体化。《写人记事突出中心》在单元知识短文的理解上,盘桓太长时间,是一个遗憾。


  阅读课又分小说、说明文、散文、古诗文四大类。小说这种文体,最重要的元素(“叙事”)教得怎样?


  《最后一课》是抓住小说的情节和情感教的(寻读变化、析读变因、研读悲情),但都德这篇小说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叙述人称和叙述腔调在小说的情感抒发和主旨表现起了重要作用,教了没有?


  《芦花荡》为什么一定要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角度设计教学呢?孙犁战争小说特有的语体风格,如壮烈中饱含诗意,沉重中难得轻松,可否作为重点内容教?


  按照曹文轩的说法,小说有讲故事的小说和有思想的小说,显然后者价值更大。《窗》就是一篇以思想取胜的小说。小说想表达什么,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内容。你可以说心中有爱心,眼中有美景,心中无爱心,眼中只有墙壁;你可以说嫉妒是一个恶魔,不但加重了远窗病人的病情,而且让他坠入了永远的空虚、绝望甚至自责之中;你也可以说爱心和嫉妒是一对永远的冤家,在一个小小病房里形成冲突。这种矛盾是怎么表现的呢?就是通过人物的对比和情节的“摊牌揭底”(逆转)。我以为思想——人物——情节这样的组织要比人物——情节——思想这样的组织合理得多。


  这几篇说明文都教了三十几年了。三十多来,我们在说明文教学上有没有进步?科学家们为什么写这样的文章?为了写说明文吗?他们没有这个概念;为了选作教材课文吗?他们没有打算。他们当初的写作,只是为了向普通读者传播某种事理和科学发现。我们一般的读者读这样的文章,无非是理解、接受、懂得文中的事理和信息。但是,作为教学的阅读,这类文章应该归到科学文类,不是文学文类。我们需要通过科学、准确的语言之桥,来理解接受文章的信息,进而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怀,思考科技和人类的关系,而且我以为后者是比较重要的。但这三节课选择的内容还是说明文教学的“老四样”(说明的内容、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的语言),能突破一点点吗?

我以为《中国石拱桥》之所以可贵,是为中国难得的工匠制作树碑立传,而不在于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奇妙的克隆》提醒我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喜在哪里?悲在哪里?《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我们传统的物候学在哪里?在农谚里,在文人的诗歌里。中国真正的物候学研究还是民国年间竺可桢等人开始的。


  散文是什么?我说是交叉文类,它既有文学的血统,又有实用的因子。也就是说,它叙述的事件是真实的存在,但它的叙述却是文学的,个人化的。那么,散文教学有二点非常重要。第一,链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作者的生活经验,以增进对叙述事件的理解。第二,鉴赏作家个人化的表达,以增强语言审美的体验。昨天申博说得很好。我觉得这三节课,重心都落在第一点上,即打通学生和作者经验的隔膜。


  如《春酒》,通过想象画面、知人论世、外围材料(白先勇)、作者朗读等手段,努力让学生理解作者的童年、母亲和故乡。但学生对琦君明净、纯粹、诚恳、朴素的语言叙述缺乏感知。《阿长与山海经》是教怎样的故事、怎样的情感、怎样的思考三个内容。不教怎样叙述故事、怎样表达情感。《云南的歌会》语言多美啊!文白相间,雅俗共赏,悦纳之情溢于言表。总之,三位教师都不重视第二点教学内容。


  古诗文是什么?是用古代汉语记录的特定文体表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那么,古诗文三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积累,文章形式和内容的赏析,文化理解和传承,即“三文合一”。对于初中学生,古诗文无疑要以前“二文”为主要教学内容,但是作为这种级别的赛课,作为代表省市的高手,是否稍稍渗透一点古诗文背后的文化要素呢?要知道文化传承和理解已经写进语文课程标准了。几位教师对课文非常熟悉,三位能背诵。而且都注重朗读、注重字词句的疏通。《桃花源》是什么?是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后院,是中国人永远追求的一个精神乌托邦。《送东阳马生序》里有典型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口技》表明高手在民间,代代有人传。三节诗歌教学还是不错的。注重朗读吟诵(自己基本上能够背诵)、注重字词细读、注重画面想象,是共同的特点。尤其的《白雪送武判官归京》,教学活动设计合理,语言基本功扎实、教学追问和回应及时准确、教学方法有道理可言。可惜的是,拖堂了,对话语言也有些夸张了。《行路难》中诗人的浪漫和官宦的现实矛盾,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白雪送武判官归京》的豪迈,《石壕吏》中中国文人难得的人道主义关怀,点一点也好。可惜,三堂课对文学要素的欣赏,对文化的渗透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课程理解正确,教的内容和教的方法才有道理可言,这就是“因体而教”。我这样讲,并不意味着高中语文课堂就比初中好。有几次小学、初中、高中同课异构,都是小学的课堂表现更好。我以为我们一边要向大学老师学习理性,一边要想小学幼儿园老师学习感性,二者相加除以二,“叩其两端,允执其中”,这就是理想的中学语文课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系列讲座: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第三讲)(王荣生)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 - HERSP
王荣生: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
魏小娜教授《“群文阅读”课型的教学设计》学习心得体会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川师学习第三天补记:《课堂教学:厚积与薄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