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被称为是陕西的孔子,带领弘农杨氏进阶汉末超级大家族

弘农杨氏曾经是汉宣帝时期的显赫家族,但因为一些原因被降罪,从此沉寂了一百多年。东汉年间,弘农杨氏在杨震的手里振兴,成为了与同样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不相上下的超级大家族。

杨震的父亲一辈子没有做过官,只是一心钻研学问,杨震自然也受他老爸的遗传,从小就博览群书,潜心就学,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学者。当时的儒生们都把杨震当做他们的偶像,送他一个响亮的称号,就是关西孔子。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却始终没有西行进入关中,使得关中的儒生总觉得自己比齐鲁的儒生要矮上一节。如今把杨震奉为关西孔子,成为绝对的学术权威,可以说是给整个关中学界大大长脸。

杨震刚开始和他的老爹一样对做官毫无兴趣,几十年间政府多次请他出山,他都毫不理会,隐居在河南灵宝附近读书,直到五十岁才到州郡做官。这么一位宿儒答应做官了,这让当时的大将军邓骘欣喜不已,就让杨震做了东莱太守。

在就任太守的路上,杨震留下了一个名垂青史的故事。当时他路过昌邑县,县令王密是曾经被他举荐的茂才。王密有心报恩,就趁着天黑的时候来到杨震住的地方,拿出十两黄金给杨震,杨震非常生气,说我这个故人了解你,你怎么不了解我呢。王密还想坚持,说这深更半夜的就只有你知我知,哪还会有人知晓。杨震正色道,还有天知神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就这样羞愧而去。后来四知的典故被广为流传,几乎成为廉洁自律的代名词。

后来,杨震由地方调任中央担任司徒,三年后又担任太尉,弘农杨氏四世三公的簪缨冠盖之旅就此开启。

延光三年,樊丰伪造诏书私自调用国库来营造私宅的事情败露,证据落在杨震手里。樊丰非常害怕,就先告了杨震一状,派使节收缴了杨震印绶,将其革职查办,杨震对当时黑暗的朝廷大为失望,走到城西的暨阳亭,他十分悲愤的对弟子说,死是作为士人最寻常本分的事情,我蒙受朝廷恩典做了高官,看到奸臣当道却不能诛杀,看到恶妇乱政却不能禁止,我还有什么面目去见日月呢,我死之后,你们就用杂木做棺材,粗布做寿衣,不要归祖坟也不要设祭祀。说完就喝毒酒自杀了,享年七十多岁。

正所谓善恶终有报,一年之后,汉顺帝继位,樊丰被处死,杨震的门生等人上书为杨震鸣冤。顺帝就下诏给杨震做了平反,拜杨震的两个儿子为郎官,以厚礼把杨震葬于华阴童亭。下葬当天,老百姓们都来吊唁,有一丈多高的大鸟飞到墓前俯仰悲鸣,泪流湿地。直到下葬之后,大鸟才飞走。当时国家灾情比较严重,人们认为灾害往往和朝廷的失政有关,于是汉顺帝专门下了罪己诏。

杨震之后,他的儿子杨秉也在后来做了太尉,杨秉的儿子杨赐在汉灵帝时任司空、司徒、太尉,一个人把三公的位子都做了个遍。杨赐的儿子杨彪也在汉献帝时做太尉,后来的杨修就是他的孙子辈,隋文帝杨坚据说也出自这一脉。

从表面上看,弘农杨氏四世三公,门庭显赫,举世也只有汝南袁氏能与其相匹。实际上,从杨震那时候开始,四代杨氏侍奉的只是一个昏庸的朝廷,而杨震开出的高洁正直的家风,使得杨氏家族既要终于昏庸无能的皇帝,忠心劝谏,又要出淤泥而不染,与宦官集团坚决斗争。当汉室走向悬崖边缘的时候,杨氏家族又该何去何从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前传-士族崛起(弘农杨氏)
杨震“四知”美名扬
弘农杨氏
原本默默无名小人物,却用一条大腿换来巨族豪门上千年
隋·越国公杨素墓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六大家族 你家的姓在榜上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