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宝便秘,急死爸妈!在家试试这些办法


所以便秘不是小问题,家长一定要正确对待,下面就和大家聊一下如何正确的应对宝宝便秘。

怎么判断宝宝是否便秘?

首先大家要判断一下宝宝是不是便秘,因为宝宝之间的大便习惯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宝宝1天3至4次大便,而有的宝宝3至4天甚至更久才排1次排便,有时家长觉得宝宝很久才排便就是便秘,但事实上就算宝宝很久才排便,比如4至5天排便1次,但大便也不硬,宝宝排便也不费力,宝宝也没有任何不适,那就不是便秘。但如果宝宝一旦出现排大便的次数较前减少,大便比较硬,干燥,拉大便时比较费力,那宝宝就有可能发生便秘了。


宝宝出现便秘后有哪些表现?

● 排较硬的大便,类似兔子拉的大便或羊拉的大便;

● 腹痛;

● 拉大便时疼痛;

● 不愿意或不敢去洗手间;躲在角落里拉大便;

● 便血;

● 宝宝拉大便时出现类似跳舞样的蹦蹦跳跳(其实很难受)。


爸妈如何应对宝宝便秘?

当宝宝出现便秘时,先不要紧张,因紧张的情绪会传染给宝宝造成宝宝更不愿意拉大便,另家长要积极应对宝宝便秘,尽快尝试以下方法以打破便秘的恶性循环,给多吃些含纤维素丰富是食物,喝多些水分,让宝宝在轻松的环境下去洗手间:

● 多吃含纤维素丰富是食物:比如水果和蔬菜类,水果中特别是西梅、梨、桃子、杏、葡萄、火龙果等,蔬菜类特别是青豆、豌豆、胡萝卜等;

● 让宝宝多喝水;

● 教会宝宝正确使用洗手间:比如在每日固定的时间让宝宝去洗手间,用宝宝专用的小便池,如用成人的便池最好要在宝宝的脚下垫些支撑物,比如小凳子让宝宝可以支撑一下;

● 让宝宝多做运动,可以使宝宝的肠道和消化活跃起来;

● 做一下记录,多多鼓励宝宝:比如记录下宝宝的饮食情况,喝水情况,拉大便的情况,当宝宝有改善时记录下来,比如宝宝多吃了纤维素丰富的食品,大便如果改善一些就适当的鼓励或奖励宝宝。



出现便秘需要带宝宝看医生吗?

一般情况下宝宝便秘多不严重,有时会持续几天,家长可以尝试上述方法看下宝宝大便的改善情况,但如果宝宝便秘无改善,或宝宝已经出现便血了还是要带宝宝看下儿科医生。


便秘是各个年龄段孩子常见的问题,但实际上,只有不到 5% 的孩子是医学问题导致便秘,比如先天性巨结肠、肛门异常、营养吸收障碍、脊柱异常、药物作用等,可以去医院进行专业的身体检查来确定。


多数情况下,在家中对便秘的孩子采取饮食、行为治疗,有时加上药物,就可以解决便秘问题。下面将介绍,针对 1 岁以上的小孩,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诊以及在尝试家庭治疗的注意事项和具体方法。


什么时候该看医生


如果孩子便秘伴有严重的腹痛或者直肠疼痛,或者遇到以下情况,都需要尽快就诊。


  1. 孩子接受家庭便秘治疗后 24 小时之内没有排便;

  2. 孩子不愿意吃东西,体重降低;

  3. 孩子大便带血;

  4. 便秘反复发作;

  5. 孩子排便时说疼痛;

  6. 你对于孩子的排便习惯有任何问题或者担心。



哪些阶段孩子容易便秘


正常情况下,到 2~4 岁的时候,孩子通常每天排便 1~2 次。如果孩子遇到排便困难,1 岁多的孩子可能在夹紧臀部和腿的时候前后摇晃,弓起背,踮着脚,扭动身体或者坐立不安,也可能蹲着。大些的孩子可能会躲在角落或者其他特别的地方做上面的这些动作。


尽管这样的表现看上去像孩子在试图排便,但实际上他们通常在憋住排便,可能是因为他们害怕上厕所,或者担心排便会疼痛。


进行如厕训练和孩子开始入学时是孩子便秘的高峰时期,这时父母们应该多加留意,注意预防,及时发现并尽早采取措施,防止便秘加重。


1. 如厕训练

在如厕训练期间,如果孩子还没准备好或不感兴趣,他们会试图憋大便来躲开上厕所;大便硬或排便疼的孩子更容易憋大便,如厕训练甚至会加重这个问题。


注意事项


  1. 上厕所最好在用餐后,鼓励孩子在进食后坐马桶 5~10 分钟,每天 1~2 次;

  2. 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规律地上厕所,不要赶时间;

  3. 孩子一感到有便意就鼓励孩子坐上马桶,不管是否成功排便,都可给予拥抱、亲吻或语言鼓励;

  4. 用大人的马桶,给孩子脚下垫个小板凳,能增加孩子排便时推力,还能让孩子感觉更稳当;

  5. 在厕所时,给孩子阅读或陪着孩子,让孩子更配合;

  6. 孩子在如厕训练期间出现憋大便的情况,暂停训练 2~3 个月。




2. 开始入学

孩子开始上学后,一些孩子不愿意在学校上厕所,因为那里不熟悉或太「公共」了,这可能导致孩子憋大便。但因为不在孩子身边,你可能不会意识到他有上厕所的问题。


注意事项


  1. 孩子在家时,特别是周末,注意孩子多久排便一次;

  2. 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或上学,以及长假结束后,家长需要持续观察孩子的排便情况;

  3. 询问孩子他们在外面想上厕所时有没有问题,如果是时间不够或孩子觉得尴尬,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的方法。

便秘可以在家尝试这些


你可以在家中尝试一些办法来缓解孩子的便秘,这些方法需要在超过正常排便周期 24 小时之内开始。但如果治疗后孩子超过 24 小时仍没排便,或有腹痛、便血等症状,请尽快就诊。


1. 饮食治疗

1 岁以上的孩子,如果只是大便硬,排便有些费力,但疼痛不明显,没有憋大便、出血、肛裂等问题,饮食改变可能就足够了。


应该给孩子提供均衡的膳食,包括全谷物、水果和蔬菜。多鼓励孩子,但不要强迫孩子吃。


果汁

有些果汁可以帮助软化大便,特别是西梅汁、苹果汁或梨子汁。1~6 岁的孩子每天喝 100% 的果汁不要超过 120~180 mL;7 岁以上的孩子每天可以喝两次 120 mL 果汁。


1 岁以上的孩子,每天喝 960 mL 左右的水(含牛奶等别的液体)就足够了。但不要逼孩子喝大量的水来治疗便秘,这没有帮助。


牛奶

一些孩子是因为牛奶蛋白不耐受而便秘。如果其他治疗方法没有效果,也许回避所有奶制品 1~2 周是合理的。但如果孩子在这段时间内没有改善,可以恢复喝牛奶。


2. 行为治疗

经常出现便秘的孩子,推荐行为治疗来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排便习惯。


鼓励孩子在餐后 30 分钟之内坐马桶,例如每天 2~3 次,每次 5~10 分钟,如此每天坚持。只要孩子愿意坐在马桶上,就可以得到贴纸之类的奖赏,并不一定要排便。在马桶上时,读书或唱歌给孩子听,或者玩玩具,也能让孩子更配合。


对于经常便秘的孩子,父母们还应该注意记录孩子每天早中晚的排便、用药、腹痛或者其他情况,这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孩子便秘的原因。




3. 药物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的便秘,喝过多的水和吃高纤维膳食或行为治疗是不够的,许多孩子还需要使用药物。


父母们常常不放心轻泻剂,担心一旦停用,孩子就不能排便。但如果遵照医生方案,正确使用轻泻剂并不会增加今后出现便秘的风险。相反,合理使用轻泻剂能够防止孩子因为疼痛而憋大便的恶性循环。


轻泻剂

1 岁以上的孩子,如果便秘伴有憋大便、排便疼痛、大便带血或肛裂,医生可能会建议口服轻泻剂聚乙二醇或乳果糖。尽管也有几种轻泻剂是非处方药,但是规律使用前还是有必要咨询医生。


一些孩子需要持续使用轻泻剂几个月甚至几年。当孩子能够规律排便,并且自己上厕所至少 6 个月之后,可以和医生讨论减少剂量甚至停用轻泻剂。


肛门栓剂

如果大便太硬阻塞直肠,可以偶尔用一下开塞露或用润滑后的肛门用体温计塞肛。但这些办法不能频繁使用,可能会让孩子耐受,另外开塞露可能会刺激肛门或直肠黏膜。

可能你想知道

【爸妈必备-基本常识】儿童急救大全

专家问答集锦:常见育儿问题(皮肤篇)

婴儿出生第1年需要注意的事情,受用无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宝便秘需要看医生吗?
宝宝的如厕训练怎么做?太早怕受伤,太晚怕错过,父母看过来
什么时候可以训练孩子自主如厕?怎么帮助孩子进行如厕训练?
心疼宝宝便秘!不如先搞定肠道菌群
头条文章
3岁后才训练如厕恐影响孩子自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