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例分享:外周淋巴瘤转移至中枢,并用MT(MTX TMZ)方案进行治疗

病例一:

61岁男性,腹痛入院,诊断为脾脏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级。术后进行标准6个周期RCHOP方案治疗,患者临床反应CR。随访过程中出现颅内淋巴结节,进行2个周期大剂量MTX治疗(5g/m2),MRI显示进展。后采取大剂量MTX(3G/M2,1天,第15天给药)+TMZ(150mg/m2,7-11天给药/28)。第1周期完成后患者显示效果良好,增强MRI显示病变部分基本消失。随后患者进行了3个周期的MTX+TMZ治疗,及后续2个周期单独TMZ化疗。截止最后一次随访,患者MRI显示未见复发。 

病例二:

45岁男性,体检发现非霍奇金淋巴瘤,分型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级。对患者进行HyperCVAD方案治疗1个周期后,浅表淋巴结肿大消失,继续原方案治疗及阿糖胞苷鞘内注射。随后患者出现失明,头颅MRI显示颅内多发肿瘤,怀疑出现中枢淋巴瘤,进行MTX+TMZ化疗,颅内肿瘤显著缩小,视力恢复,一个周期后颅内肿瘤影基本消失,4个周期后,增强MRI显示颅内肿瘤影完全消失。患者思维及体能未见异常。 

总结:

TMZ治疗脑胶质瘤的效果毋庸置疑,目前也作为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较好的药物为大家熟知,虽然目前具体的治疗机理还不清楚,但是因为TMZ良好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轻微不良反应得到相对认可。临床上报道多以PCNSL多见,对于外周淋巴瘤转移至中枢的病例还未见。本次2例均是外周淋巴瘤转移至中枢,并用MT(MTX+TMZ)方案进行治疗,显示了很好的效果;不良反应方面血液毒性Ⅰ~Ⅱ级,谷丙转氨酶轻~中度升高,其余未见异常。有研究显示,对新诊断的PCNSL患者,MT方案比MC(MTX+Ara-C)方案疗效相对更好。由于后期随访不够完整,对于治疗效果系统评价待完善。

原文如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枢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脑膜瘤一例
病例讨论| 华山脑胶质瘤MDT Tumor Board Case Review IX--不典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例
【淋巴瘤专家共识 2018】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介绍一种美国常用的胶质瘤治疗方案: 替莫唑胺联合ACCUTANE方案
胃肠道淋巴瘤的手术治疗和淋巴瘤中枢复发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