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尽说好话”式的评课活动要不得
userphoto

2022.09.05 内蒙古

关注

全文长 25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4 分钟

评课是中小学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基本方式,也是帮助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但是,笔者发现,当下有不少教师评课时“尽说好话”,诸如“教学目标清晰,重点突出,学生发言活跃”“多媒体技术操作熟练,设计的app内容丰富”等正确的废话;即使偶尔提点意见,也是浅尝辄止,只触及一些教学的“皮毛”,并没有挖掘出新层次的问题。

这样的评课活动,对改进教学不但没有半点作用,反面浪费了教师的教学时间乃至生命。因此,对这种“尽说好话”式的评课,中小学校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首先,要引导教师端正评课的态度。也就是先要解决教师为什么要评课的问题。实际上,当下不少教师有一种不正确的想法,总认为评课都是“形式主义”,是“作秀”和“花架子”,况且评课与我根本不想干,我何必去“种刺”?

然而,笔者以为,评课其实就是在“评”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发现或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问题或错误,可以警醒自己少犯同样错误,少走同样的弯路;如果我们看见了课堂上的闪光点和优点,可以从同事那里得到启发和借鉴,帮助我们打开教学思路。

当然,评课的前提是听课,也就是教师要评好课先要听好课。

一方面,评课的教师要以学习者的身份去听课,要去发现上课教师的优点和特色,以便取长补短,提高自己。

另一方面,上课的教师毕竟在“台上做戏”,难免存在“当局者迷”的现象,而听课教师都在“台下看戏”,正所谓“旁观者清”;所以,听课教师要以“裁判员”的身份,去发现、看见和挖掘上课教师的问题,为评课积累“第一手资料”。

同时,听课教师更要以“运动员”的身份,把自己视为上课者去听课,也就是这一堂课如果由我来上,我应该怎么上?我要注意和改进些什么?这样的深度思考、深刻追问,才能发现课堂教学的暇疵,才能听出“门道”,这样评课才有深度,才能促使教学的升华,才能追求更加完美的教学境界。

当然,不同的听课教师,肯定有不同的评课见解,也难免存在错误;但是,“真理越辩越明”,大家在不断的交流切磋中,甚至在面红耳赤的争鸣中,求同存异,取得最大的共识,这对上课和评课教师来说,是一种互相学习的最佳机会,所取得的共识和争鸣的问题也是利好的教学资源。

因而评课教师应站在上课教师的立场上,先要认真听好课,并且要积极思考,勇于发声,即使说的话过了头,或者讲的是错的,也不要紧,因为我们是在评课而不是评人,因为我们对“课”不对人,因为课堂就是犯错的地方,因为错误是教学的利好资源,因为提高自己的最佳途径就是发现和跟进错误;所以,无论是上课者抑或评课者,我们都要大气,要有胸怀和格局,要有包容之心,要讲真话,要敢于揭短,更要包容错误,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

其次,要引导教师做好充分准备。也就是要解决评什么的问题。其实,当下的评课活动一年四季都在进行,那么,不少评课为什么都是低水平重复?笔者发现,教师没有认真准备或准备不足是重要原因。

尤其在乡村学校,有些教研组或备课组根本没有制订具体的教研计划,比如在一个学年或一学期内,要评那些教师的课,由谁担任主讲人或主持人,包括评课内容是什么?在评前都不知道,而且往往是听一节课,就评一节课,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评课教师只能“尽说好话”。

那么,评课究竟要评什么?笔者以为,要评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准确?实施路径是否科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问题设计是否有效?师生对话是否深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调动?学生的差异性是否注重?中下等学生的学习是否关注?等等。

作为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应细化教研计划,并利用教研圈、微信群等载体提早告知教师;作为教师应做好“热身运动”,先了解上课内容并读透教材,预判教学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学生可能产生的困惑,而且把自己的想法带进现场并比对之,这样,听课才有效,评课才精准。

再次,要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评课能力。也就是要解决怎么评的问题。为了帮助教师走出“尽说好话”或由组长“唱独脚戏”的评课误区,对评课教师应提出一定的要求或作出某些规定,比如评课时每个教师都要发言,至少要提出三点以上意见,且不能雷同,这样教师就会用心听课,评课也就有话可说了,通过制度倒逼机制的建构,教师敢想敢说的风气就会慢慢形成。

当然,要真正提高教师的评课能力,关键是扩大听课范围、让教师多听课。所以,一方面教师的听课应有所分工,有所交换,比如那些教师重点关注教师的教,那些教师关注学生的学,充分兼顾评教、评学的科学性和平衡性,这样评课更全面。

另一方面,要发动教师轮流上课。既倡导教师借班上课、一课多上,又鼓励他们同课异构,促使“上课、听课、评课”主题化、系列化和常态化,倒逼每一个教师“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尤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教育”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教师评课赢得了新的时空。教研组或备课组应用好这些平台,创新评课的方式和内容,比如把集中评课变为分散性评课,把面对面评课变为网上评课,把一次性评课变为多次评课;又比如教师在评课时余言未尽,或在评课后又想到了什么问题,或产生了什么新的看法,可以跟帖讨论、互动交流、发问、质疑甚至批判,这样的步步深入,既减轻了教师当面评课时的压力,又促使他们不断思考和不断追问,久而久之,每个教师的评课以及上课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

除此,还可引导教师“听、评、思、写”齐头并进。因为要听课、评课,教师必须早做准备,提早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这样,听课时心里更有谱,思考更深入,联想更全面。

当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还要边听边记,把上课教师的教学概要和自己的想法及时记下来,这样评课时不但有话可说,而且能说到点子上,说到要害处;同时,也要把其他教师的评课意见记下来,不断加以比对、梳理和积聚,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这样,评课素材就会越聚越多,教学资源就会越来越丰富。

当然,这些“第一手资料”,不但能使我们的教学越来越顺手,而且能促使我们走进教学研究的内核,更能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教学思想。

这样的深度评课,必定能助推我们成为有思想的研究型教师,也必定能加快我们的专业发展;所以,我们应养成凡是评课,必须早做准备,必有思考、记录且升华的好习惯。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奉化区教育服务管理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理解观课议课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下的教学精细管理
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试行)
教研组长听评课活动计划
体育课堂教学诊断——一种看、评课的新模式
学校教学管理规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