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秸秆种类多、分布广。长期以来,秸秆是我国农村居民主要生活燃料、大牲畜饲料和有机肥料,少部分作为工业原料和食用菌基料。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和各类替代原料的应用,加上秸秆综合利用成本高、经济性差、产业化程度低等原因,开始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结构性的秸秆过剩,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和沿海经济发达的部分地区,违规焚烧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还严重威胁交通运输安全,因此全国各地怪招频出,想方设法禁烧秸秆,并对秸秆想出合理利用之策。


  一、秸秆是否应该焚烧?

  20世纪中期,由于工业化进程及粮食产量的增加和煤、电、天然气的普及,对秸秆需求量减少。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农民开始大量焚烧秸秆,结果由于秸秆焚烧引发雾霾、火灾、交通安全等事故常有发生。1999年5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准备到成都视察所乘的航班因为秸秆浓烟被迫取消,成为成都焚烧秸秆造成的“最大影响”,也由此拉开了国家对秸秆处理和综合利用的序幕。十几年来,国务院、发改委、环保部、农业部及各省市政府相应机构下发了众多的文件(包括综合利用、政策补贴、禁烧惩罚等),这些措施有效推动了秸秆综合利用,很多企业也瞄准了这些政策积极投身秸秆产业项目,但似乎秸秆焚烧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进而成了一个敏感的社会性话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农事业”发展及社会的稳定。

  粮食生产一直是政府重视的问题,无论从当年“三年大跃进时期”对农田水利的大面积建设改造及80年代的分田到户,还是国家对袁隆平等农业科学家的支持,以及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和2004年的减免农业税收,还是近期正在酝酿的“建设8亿亩”良田及采取轮作制等等,可以说党和国家对粮食生产高度重视,进而使我们国家粮食生产喜欢“十一连增”,实现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目标。站在另一个角度上看,在抓粮食生产和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我们忽视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支撑粮食生产的秸秆综合利用及为13亿人民提供粮食生产的8亿农民及农垦的生存发展问题。政府的各类对粮食生产、农业投入的文件几乎从没有提到秸秆的字样,可以说忽视了秸秆的存在,影响了秸秆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时,确定其经营范围为:由国务院确定、中国人民银行安排资金并由财政予以贴息的粮食、棉花、油料、猪肉、食糖、化肥等国家专项储备贷款和地方化肥、糖、肉储备信贷;粮、棉、油收购和调销贷款;粮食合同收购贷款;棉麻系统棉花粗加工企业的贷款等,从这里可以看出也没有把秸秆列入管理和扶持内容。

  同时,国家在下发有关农业及粮食生产文件,大都是农业部、财政部、发改委等机构,后来由于秸秆焚烧及雾霾的出现,环保部门参与了秸秆这个行列,而且采取的措施很简单“禁烧”,几乎没有从全面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农民也不明白,一方面要我们生产粮食,一方面不让我们焚烧秸秆,还不给我们解决出路,雾霾与我们有关系吗?

  其实,秸秆是伴随着粮食生产而必不可少的辅助生产,从战略规划上就应该把秸秆纳入和粮食生产平等的地位来管理,给予全方位的政策、资金、信贷、科技、产业、税收、舆论支持,是秸秆能形成产业化为人类所用,就像支持工业生产的污水、废弃物处理一样,也就是说一定程度上不应该出现“秸秆禁烧”这个字眼。

  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要有一个发展过程和利弊得失,这些问题的存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可以理解的,决策者的意图最终要实现均衡发展。时至今日,我们已经足够决心和实力改变这一发展方式,2016年农业部要在“京津冀”地区选择技术成熟、规模较大、产业化程度高、实现商业化运作的秸秆企业重点扶持,培育国家级秸秆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与政策及信贷支持。这是一个很好的势头,详细这个政策不久的将来会辐射到全国,推动秸秆产业化发展,从而让“秸秆禁烧”四个字离开人们的视野。

  二、秸秆综合利用价值及产业现状

  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1亿吨,秸秆产量约8亿吨(其中:玉米秸秆3亿吨、稻草秸秆2.2亿吨、小麦秸秆1.2亿吨、棉花秸秆0.5亿吨、其他秸秆1.1亿吨),随着粮食产量增加,每年秸秆产量递增1200万吨。

  目前我国年使用化肥450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35%,使用农药175万吨,占全球使用量的30%以上,我国每产1吨粮食,平均施肥250kg,化肥使用近乎高出欧美国家1倍,这些数字和拥有全球8%土地、生产了全球21%的粮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国每年生产畜禽粪便30亿吨,而这些粪便由于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一定程度上严重污染着地下水及环境。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说:要知道形成一米厚的黑土层需要3亿年,而现在的退化速度是一年一厘米,如果再不注意提高耕地质量,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威胁。而土地退化的原因主要原因除了整体环境因素外,主要是使用化肥、农药等形成的。

  秸秆作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的副产物,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氮、磷、钾、微量元素等,可提炼酒精、生物汽油、木醋酸、木焦油、多寡糖等能源、农药、食品原料和添加剂及炭产品和饲草等,一定程度上秸秆的综合利用价值较比粮食相差不是很。以玉米秸秆为例,一亩地大约可产生1吨秸秆,通过综合利用,可以产出约500千克复合肥、400千克纸浆和100千克酒精。可以说,做好秸秆综合利用,从“禁烧”到综合利用再到产业化,会对我国农业及粮食生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由此产生的社会效益更是深远,国务院参事、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尹成杰《拣回另一半农业》一书有全面的阐述。前几年,在发改委、农业部等部门的支持下,各地兴建了一批秸秆产业企业,主要是秸秆发电、秸秆纸浆、秸秆保健与生物制品提取、秸秆燃料等,但由于当时出发点是争取国家政策及土地等,同时忽视了秸秆运输及原始加工和“三农”特点等问题,这些企业目前大多数都处于停产或亏损的进退两难状态。近几年,秸秆燃料、秸秆建材、秸秆炭、秸秆炭基肥、秸秆餐盒、秸秆制浆、秸秆制油、秸秆饲草等系列产品和企业有所发展,但由于秸秆使用量少,很难得到政府补贴。当下,秸秆燃料呈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但由于没有规模化产业化龙头企业,所以没有得到国家及区域政府的重视,目前大多停留在小市场运作阶段,大多资产在500万元以下,类似1978—1996年期间的农牧产业化企业。

  产业政策、资源禀赋及社会发展趋势,使部分睿智企业家认识到,秸秆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商机,进而参与秸秆产业,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几乎没有大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多停留在概念性(便于争取政策和资金)或发展初期甚至举步维艰,没有取得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实现秸秆综合利用或产业化难度的表象是秸秆的季节性、收割、储存、运输等问题,实际上产业效益、利益分配的问题。目前企业给农民秸秆的费用每吨在80~150元左右,这个是很难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如果每吨达到400元左右,农民就会有积极性。

  三、秸秆产业化路径和存在问题

  “我国农业每年产生的秸秆焚烧,既破坏了环境也浪费了资源,要为秸秆找一个出路,那就是秸秆的综合利用,即把秸秆产业化。”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祖康说。农业部原副部长尹成杰提出:农作物是重要的太阳能的转换器,农作物把一部分太阳能转化成人类生存需要的食物能量即果实和粮食,同时也把一部分太阳能转化成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秸秆能量。实现秸秆产业化必将成为我国新兴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作物种植的果实成果及其秸秆成果,必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成为农业种植业利用太阳能形成的并驾齐驱的两大成果。

  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途径:一是直接还田作为土地肥料(15%);二是作为饲料(16%);三是用于发电、气化等新型能源(3%);四是作为建材、轻工、纺织等工业原料(1%);五是作为培育食用菌的基料(1%);六是薪柴50%;七是露地焚烧(16%);其他(1%)。我们姑且不论这些数字的准确性和本文及有关部门相关数字的相互矛盾,但毫无疑问的是我国每年至少有60%以上也就是说4亿多吨秸秆浪费掉了。

  有专家预测,目前我国每年有2亿吨秸秆被烧掉,笔者认为实际上要与远远大于这个数字,这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和经济浪费,而由此带来的环境及社会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由专家测算,如果这2亿吨的秸秆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相当于增加了20%左右的耕地、淡水和其他农业投入品等资源,相当于现有农业经济系统增值20%。如果把上述的秸秆使用数字及专家预测数字粗略的结合,可以想象出秸秆产业化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在中国“秸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业。

  四、秸秆产业化效益与发展前景

  “十二五”期间,《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粮食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9万亿元。2014年食品工业总产值10.8万亿元,2014年中国林业总产值为5.26万亿元,2014年中国畜牧业总产值2.9万亿元。有关资料表明,耕地提供了人类88%的食物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95%以上的肉、蛋、奶转化,并直接或间接为农民提供了40%至60%的经济收入。

  有专家预测,秸秆产业能形成近万亿的产值,笔者认为秸秆作为土地在农林牧副渔这个禀赋资源体系中,一定程度上可以与牧业生产、粮食生产、林业生产、食品生产并列成为中国农业五大支柱产业。

  如果真正实现秸秆产业化并考虑上下游产业的拉动因素,秸秆产业能形成3万亿以上的产业甚至更高,一定程度上要超过林业与牧业生产。我国是拥有8亿农民的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农民已经离开了土地,结束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有剩余劳动力已达2.5~3亿,这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极其严峻复杂的现实性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否真正构建、“三农”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上,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短板。当前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我国的资源环境约束已经达到极限,化肥、农药、塑料薄膜过度使用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二是当前我国农产品价格已经逼近甚至超过国际农产品价格。形势很严峻,中国的三农事业要开启一个新时代,而秸秆产业化的步伐加快,是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有力支撑。

  十八届五中全会和正在编制的“十三五”规划均提出,必须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目前全国有农村贫困人口7017万。如何利用秸秆产业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笔者认为,秸秆综合利要抓住三个核心问题。一是如何做到资源化有效利用?二是如何解决次生污染?三是如何实现有机物科学还田?以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的根本路径是以市场为导向,走可持续的产业化发展道路。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实现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产业创税的目标,通过设立国家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区,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扶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为发展循环经济发挥示范和推动作用。

  由此可见,秸秆产业是个适合“三农”发展的大产业,通过秸秆产业化全方位、全产业链的模式和介入,秸秆综合利用方向和产业化前景非常广阔,是促进农业经济、生态良性循环,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高效农业,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指日可待,还可以为我国的扶贫事业添砖献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物天然气被纳入国家能源体系 迎来“高光”时刻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发展现代畜牧业
食用菌产业应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如何发展特色农业?
榨菜成功上市了 粮企还需要等待吗?
张国:一粒薯中藏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