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22微课录音/科学家庭教养方式(上)

家庭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新影于5月22日晚进行“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微课讲解,10000 人在线试听。李新影老师的微课录音如下:


李新影科学家庭教养微课(中)

来自心理辛欣

00:00 29:59


大家晚上好,我是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新影。今天非常荣幸能够通过微课这种形式跟这么多人一起来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我了解到在我这个微课之前也有其他的老师讲过类似的题目。我偶尔也会学习旁听一下,发现每位老师都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各自不同的观点,听了之后都非常有收获。那么我今天的角度主要是强调科学研究。家庭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言难尽,所以说多一个角度去理解他总归是没有坏处的。那么希望我今天的威客能够让大家或多或少的都有所收获吧!

选择科学研究这个视角跟我本人的经历有关,我从2003年开始在心里所做博士后。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一直从事心理健康的研究工作到现在已经有十四年了,科学研究的理念已经深深的影响了我。我就感觉到任何观点,如果不用科学研究的套路去研究一下的话。就不够客观。说到家庭教育这件事向来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就连那些没读过书的人,甚至没养过孩子的人都能够就这个话题发表一些意见。而且还能说上个一二三条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在市面上一些育儿类的书籍。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还有一位犹太母亲写的《特别狠心,特别爱》,这些书都很畅销。

  

这些畅销书里很多观点都是不错的,但是如果从科学的视角看就不太科学。首先一点,样本量太小了,作者往往都是以他培养他们家小孩儿的经验,告诉读者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但凡学过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人都知道。一个有说服力的研究样本是至少得有几十个人吧,当然成百上千的,这样是最好了,反观这些书他们的样本量有多大呢?往往就只有一个,就是他们家小孩儿,最多也就是三个就是他们家三个小孩儿。这个样本量太小了,样本量不够导致的后果就是不能排除教养方式以外其他因素的影响,甚至你可以说他们得到的结论,很可能就是一种随机现象。

  

举个例子,比如说尹建莉曾经在他的书里介绍了他早期培养闺女背古诗的事儿。他认为这种早期培养对他女儿日后的语文成绩十分有帮助,确实他女儿后来是文科学霸。但是也许他女儿成绩好的原因是因为她女儿本身就在文学方面有天赋,并不一定是他早期培养的结果,我小的时候家长也要求我背些古诗,后来我的语文成绩并不太好。如果说把尹建莉的养育过程视为是一项研究的话。他至少在取样上这一点上做得不好,样本量太小,以至于漏掉了其他类型的孩子,比如象我这样没有什么文学天赋的孩子,所以他的经验不见得适合推广。

  

我们做心理学研究工作的人一直都在方法上进行着摸索,为的就是试图避免各种各样的偏差,让研究结果更加客观、更普适。希望这些研究结果和结论对多数的孩子和家庭都适用,对尹建莉的孩子适应、对我的孩子适用、对您家的孩子一样适用。那否则我为什么敢在这儿跟他家夸夸其谈呢,对吧,我又不是三字经里的窦燕山,所谓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我只养过一个小孩儿,而且到目前看他也没有多优秀。之所以敢讲呢,就是因为有大量的研究给我做后盾,我今天的内容往往都是很多个研究结果整合出来的。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就不给出参考文献了。

  

当然,在今天讲的里面难免会有我一些主观的观点,到时候我会特别说明一下。在介绍这些研究之前,先介绍一下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思路。这样,大家就能够理解后面这些结论是怎么来的?

  

请大家看这张图,研究的第一步是形成假设,也就是提出一个观点。假设的提出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比如民间流传着许多说法就可以为我们提供灵感,让我们形成自己的假设。举个例子,俗话说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翻译成研究假设就是粗暴的教养方式反向预测反社会行为水平。你看,这就是一句俗话翻译一下,是不是就立即显得高大上,显得科学了?

接下来,第二步是实验设计。在实验设计里面有很多讲究,取样、对照组的设置以及双盲设计等等。但是今天应该不是讲研究方法的课,这部分我就不具体介绍了。实验设计好了之后就需要采集数据和分析数据,这一步,是大多数研究生备受折磨的,特别默认。最后一步是在前几步的基础上得到结论,在咱们这个例子里就是打孩子是或不是能够降低孩子的反社会行为水平。在第二步和第三步里都有很多讲究,但凡哪一点做不好都会影响到整个这个结论的科学性,了解了这个套路之后,我们再去看那些畅销书,发现他们基本上都只是停留在形成假设这个阶段。

  

由于这些畅销书的作者并没有走完整个科学研究的套路。因此,他们的结论是不够科学的。根据主观经验形成的假设极有可能是错误的,就拿刚才打孩子的例子来讲,大多数研究结果支持相反的假设及打孩子提高反社会行为水平。所以,现在我在回答别人问题的时候特别谨慎,我一般都飞速的在脑子里面搜索一下有没有这类相关的研究,如果没有我可不敢说,万一我自己的主观经验是错误的,或者说不适合所有的孩子把别人误导了怎么办?

  

接下来我就要介绍相关的研究成果了,也就是今天课程的第二部分研究通常从哪几个方面衡量家庭教养方式。首先介绍一下家庭教养方式的定义,家庭教养方式,在定义上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在这里需要区别一下教养方式的概念和文献中另一个常见的概念叫教养行为,教养行为具体而短暂,比如说打孩子就属于一种教养行为;而教养方式比较稳定,持续时间长,如果我只是偶尔打孩子,只能说我偶有粗暴的教养行为,不能说我教养方式粗暴。只有当我经常打骂孩子的时候,才能说我的教养方式粗暴。

  

要用科学的手段研究家庭教养方式,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家庭教养方式?评价任何一个事物的好坏优劣都得有指标,比如咱们都知道米其林餐厅,米其林餐厅的评定要从很多方面,像视频的品质,餐厅的装潢,餐桌的摆设,餐具,上菜的顺序,酒窖的大小,藏酒的品质等多个方面来评定。那么,该用哪些指标去评定家庭教养方式呢?其实对于这一点,我们这些研究人员一开始都是蒙的。最早的理论方面的探讨,还是要追述到弗洛伊德,也就是咱们大家都熟知的那个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通过观察发现,父亲和母亲在教养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父亲负责创建规则和纪律,而母亲负责提供爱与温暖。这样看来,西方的父母和咱们中国的父母,在教育理念上是有相似之处的。就是主张严父慈母。后来的学者又根据弗洛伊德的提法,提出勒教养方式中两个重要的维度:温暖和控制。再后来,在更多学者的努力下,又提出了很多个指标,用以衡量家庭教养方式。


接下来,我们会介绍六个主要的指标:


第一个指标是反应性。在定义上反应性指父母是否能够与孩子进行迅速而适宜的互动。以常见的生活场景为例,假如说当婴儿啼哭的时候。如果她的家长能够立刻注意到,而且过去,检查一下婴儿有什么需要。是饿啦、渴啦、还是尿啦?然后及时处理,这个就属于高反应性。如果家长不能这样做就属于是低反应性的。除了物质上的需求以外,是否能够对孩子情感方面的需求给出及时而恰当的反应也包含在反应性的范畴里,在这个指标上,研究结果比较一致,都是显示反应性高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反应性这个指标上。曾经出现过很不负责任的流行的观点和养育方法影响一代人的心理健康的恶劣社会现象。不过好在这个现象是出现在西方国家,不是出现在我们国家,在行为主义流派的影响下,美国就曾经一度很流行一种方法叫哭声免疫法,是训练婴儿独自睡觉的一种方法,可能有的人在网上看到过这个,有一些中国的网文极力推荐这种方法,标题上还起名儿叫:德国妈妈和美国妈妈的带娃绝招,这些绝招表面上看起来还真挺科学的。那小婴儿不是睡觉的时候闹着要抱就不睡觉,妈妈就不抱就让他哭,但也不是说很决绝的就走掉。

  

哭声免疫法,建议家长遵循行为训练的方法逐渐推迟抱起婴儿的时间,直到有一天孩子绝望了,不再要求抱了就自己睡了。这种方法在训练孩子独自睡觉方面效果其实挺不错的。但是做家长的必须得狠下心来,降低自己的反应性。但是据说在美国那一代婴儿当中,很多人成年之后都换成了心理障碍,这个其实就跟小的时候妈妈用哭声免疫法训练他们睡觉有关。其机制就是家长的低反应性这种不良的教养方式导致婴儿缺乏安全感,在当代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是怎么看这反应性的呢?一般都是在行为观察室里观察,记录这个婴儿与家长的互动,然后通过行为分析的方法来评分。

  

这是对于小婴儿,对于更大的一些儿童和青少年我们就可以直接用问卷法了。仅孩子本人或者是父母回答一些问题,来测量家庭教养中家长的反应性水平。研究表明,父母低反应性和孩子的安全感缺失有关,而安全感缺失会导致多种心理问题。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指标,是要求性,是指父母是否对孩子的行为设立规则和纪律,并且要求孩子遵循这些规则和纪律。要求性跟反应性不一样,反应性越高越好,但要求性不是说越高越好,但是要求性太低了也不行,在后面当我们讲到四类家庭教养方式的时候,我会更加深入地谈这个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家庭与家庭之间在设立规则,也就是家规方面差别是很大的。有的家管得很细,比如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吃饭穿衣呀、打招呼呀,凡事都有规矩。有的家庭管得很粗糙,只在少数几件事情上立规矩。管的细和管得粗哪个好呢?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呢?说实话,还真没有研究去探讨这些。除了遵纪守法和一些特别基本的人人都应该遵守的以外,家长在立家规的内容方面有很大的自由度,这个是您自己道德观、价值观的体现,我们科学工作者基本上是管不着这些的。

  

家与家之间,除了在这个家规的内容方面有差别。在管孩子的松和严方面也有区别,几乎每个家庭都会为孩子立规矩。但是,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够很好地监督孩子去遵守这些规矩和纪律。很多家长的烦恼在于规矩立了,也愿意监督孩子去遵守,但是孩子就不配合。比如说,我们平时在被咨询的时候,听到比较多的问题就是做作业,这是很多家长特别烦的一件事儿。我个人的观点是,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立规则,但是规则不要一次提太多。太多了孩子会无所适从,就怎么做都不对。但是一旦立了规则,就必须得遵守。也就是说,既要做到有法可依,也要做到有法必依。现在小朋友脑子非常狡猾,一旦被他发现你是纸老虎,不遵守你这规矩也没啥恶果,那他以后就会把你的话当耳旁风。


大家想想你生活当中是不是有见过这样的家长?特别是奶奶或者是姥姥,一边数落了孩子说跟你说过多少遍啦,你怎么就记不住呢,这熊孩子真胆大。可是那孩子该干嘛干嘛,根本就不理会。这样的家规,您就是重复一万遍也白搭,形同虚设,孩子根本就不理。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是一位留美博士写的叫《规矩和爱》。谈家规这个问题这本书谈的不错,那我们这里就不多聊了。

  

接下来我们介绍第三个指标:关怀和温暖,指父母是否关心体贴孩子,向孩子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这个维度比较容易理解,研究结果也相当的一致,就是关怀和温暖水平越高越好,高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在具体的操作建议上,包括这样一些行为,比如说,对孩子嘘寒问暖,孩子你冷不冷啊,饿不饿呀,照顾孩子、陪伴孩子、跟他聊天儿、跟他玩儿,还时不时的给她一个爱的抱抱。

  

对于有些家长给予孩子关怀和温暖,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需要付出什么特别的努力。但是对于另外一些家长就显得比较困难了,比如说,有一些母亲自己患有抑郁症,整天以泪洗面,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更不要说什么照顾孩子,给孩子爱的抱抱,魔法、亲亲之类的,这种家长对孩子的反应性也差,就是我们刚才讲的第一个指标,这个反应性是家长被动的呼应孩子;而且关怀与温暖是家长主动的去给与。对于患有这类抑郁症的母亲,她既不能被动响应孩子的需求,也不能主动的给予孩子关怀和温暖,我们对这类母亲有一类俗称,叫做冰箱妈妈,遇到这种情况,其实妈妈本身也是很可怜的。就需要其他的家庭成员,不仅对孩子,对这个母亲也付出很多的爱与关怀。而且要替代这位母亲给与孩子必要的关怀和温暖。

  

第四个指标粗暴,指父母是否采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举一些我们在研究当中,量表里面的问题来帮助大家理解什么是粗暴地对待孩子。比如说用手打孩子,用脚踢孩子,用棍子打孩子,用皮带抽孩子,用板凳等家具或藤条打孩子。

  

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那翻译成当代心理学的语言就是粗暴家庭教养方式预测指向父母的亲社会行为。看这么一会儿功夫,我就又建立了一个研究假设。那由于西方文化并不像我们国家的文化那样强调孝。所以说西方的研究者,他们不会去专门研究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好不好。而是去看孩子整体的反社会行为水平和亲社会行为水平。

  

这方面的研究也是相当一致的,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提高孩子的反社会行为水平,也就是孩子越打越皮,越打越淘。打,这种管教方式实在是害处太多。现在咱们国家也不去提倡打了,尤其是不允许老师体罚孩子。实际上,还是有好多家长是有打孩子的行为,那有的时候是真管不了,气的只能打。有的时候是家长控制不好自己的脾气,也是一生气就打孩子。


偷偷告诉大家,其实在我们心理学家的队伍当中,也有人打孩子。那孩子是不是完全不能打呢?也不是。但是能不打就尽量不打;要打呢,也得讲究一些方式方法

 

在孩子小的时候打或许是能解决问题的,但是等到孩子长大了以后怎么办?经常听到家长抱怨说,哎哟,现在我长那么大,我们俩都打不了他了,两个人一起按都按不住啦;还有的中学生家长介绍经验说,你就使劲掐他大腿内侧特别疼,我个人想他们这些方法应该都不太奏效。所以说,家长一定要在打不动孩子之前,就要摸索出一套能够跟孩子有效沟通的好方法,说到这种粗暴的教养方式。

  

还有一种比打更隐蔽,但是危害性十足,造成的心理阴影呢。它不是这个肢体的暴力,而是语言的暴力,包括谩骂,侮辱等等,就是对孩子的人格进行侮辱,对他的能力进行贬低,这些都是非常要不得的。

  

第五个指标叫做一致性,指父亲和母亲以及其他的照料者的教养方式是否一致,其实一致性包含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同意家长是否能做到前后一致,典型的在量表里面测量一致性的问题,包括这样的,你妈妈会不会有时候管你有时候又不管你。一致性差的家长管孩子看心情,心情好的时候,孩子做什么都行,想吃糖吃吧,想看电视看吧;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做什么都错,规矩全来了。大家想一想,这样一来孩子还能管好吗?孩子甚至都不知道家里到底有哪些规矩,而这些规矩家长是不是认真的?

  

一致性的第二个含义,指不同家长之间是不是一致。这一点在中国这种社会文化下很难实现。据我所知,像中国这样爷爷奶奶辈深度参与育儿实践的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很少见。老人带娃,其实说实话有很多优势,我本人就是这种文化传统的受益者。但是老人带娃确实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养方式不一致,在生活当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就拿我们小区一家人说事儿吧,这家的姥姥帮着带娃,特别干净,特别能干,把外孙照顾的很好,但是在家里他说了算,尤其在带娃这件事儿上他必须说了算。

  

有一年夏天,刚下过雨,孩子爸爸就带着孩子在小区里踩水玩儿。小孩儿不特别喜欢踩水嘛,把姥姥给气的,不仅批评了孩子,还连带着把孩子他爸也教育了一顿,这个只是他们家很多生活事件里的一件小事儿。他们家在很多事情上大事小事上都存在分歧,毕竟两代人观念不一样,生活习惯也不一样,有分歧是很正常的。然而,很多家庭就因为这种教养观念和教养行为上的差异就产生了矛盾,甚至吵架,更严重还有发展成为武斗。关于一致性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一致的揭示了不一致教养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尤其是特别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不只是两代人,夫妻二人在教养方式和教养观念上不一致的情况也相当常见,经常是父亲或母亲其中一方立了个规矩,但是另一方带着孩子偷偷破坏规矩,甚至公然反抗这条规矩。因此,建议在一个家里的大人们,首先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至少说在大的原则方面和绝大多数的家规上面要达成一致。如果说由于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实在没法达成一致,那双方就应该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注意一下人际关系的边界。其实在我们家,我们家孩子的奶奶我就很满意,属于非常通情达理的。一般来说,我如果说什么她就算不赞成,她也不会当着孩子的面反对我们。

  

第六个也就是最后一个衡量教养方式的指标,是讲道理,指家长能够采用说服教育的方式对待孩子并向孩子解释管教背后的原因,关于讲道理研究结果也是比较一致的。就是讲道理有利于孩子的发展,除了心理健康以外,讲道理还有助于孩子认知方面的发展。特别是能够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显然,这是因为大人在跟孩子讲道理的过程当中,说了大量的话,让孩子接收到了更多的语言输入。如果家长你能用英语讲道理的话,还能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认可这样的研究结果。那有一些家长就是觉得讲道理不好,作用不大。

  

在网上经常能看到一些网本批判讲道理这种教养方式。我就看到有文章的题目是这样的,越是喜欢讲道理的家长,孩子越不听话。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这样的例子。就是家长讲了一大堆,孩子就是不听。难道说是研究结果错了吗?其实并不是的。科学研究在考察某一个因素作用的时候会把其他的因素控制住,但是现实生活中各种因素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很复杂,网文说的那种喜欢讲道理的家长,通常是只讲道理而不懂得采用其它手段管孩子的家长。那如果只讲道理,而且都是一些大而空的道理,像唐僧那样唠里唠叨的,孩子当然是不愿意听了。

  

在研究当中,考察讲道理的时候,也会把其他的教养方式维度给控制住。也就是说假设其他的维度是在水平相当的时候,这个时候讲道理和不讲道理比哪个好?大家考虑一下这种情况,同样是在粗暴的教育方式下,父母经常打孩子,那么是在打之前和之后给孩子讲点道理好,还是不讲道理好呢?显然还是讲道理好一些,因为孩子知道你不是无缘无故的打他,他就明白了为什么要有这个规矩,不仅是做到了口服,而且做到了心服,以后才有可能自觉自愿的遵守这些规矩。所以说道理还是要讲的,但是一定要配合其他管理孩子的手段。你得会讲,不能搬一些假大空的道理来教训孩子。

  

最后我们用一张幻灯片回顾一下第二部分的内容,现在我们学习了六种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衡量家庭教养方式的指标。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会采用一份专门的量表来对这六个维度进行测量。每个指标都对应着量表中的一个维度。在这六个指标中,反应性、关怀和温暖、讲道理的得分是越高越好,粗暴和不一致得分越低越好,要求性的分数不能低,但是也不能过高。各位家里有小朋友的家长可以对着这个幻灯片考虑一下您本人的教养方式。如果说按照这样的评价标准去衡量的话,您在每个维度上能够得到多少分?您的教养方式属于好的,还是属于不好的呢?

接下来,我们开始今天第三部分内容的讲解,介绍四种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

 

上一节中介绍的六个指标是以纬度化的观点来看待家庭教养方式。也就是说每一位家长的将风格都可以从这六个方面进行评价,打出六个分数。而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个分类法,是将家庭教养方式进行分类,每一位家长只能做到这四种类型之一,纬度法和分类法在当今的心理学研究中都很常用。我们课题组实际上主要采用的是纬度法,说到分类法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女学者叫戴安娜·鲍姆林德。就是图片中这位女发展心理学家,她出生于1927年,现在仍然健在。



鲍姆林德因家庭教养方面的工作而成名。但其实一开始,她不是做这方面的研究的,她是做儿童工具性能力方面的研究,她做这个研究的时候接触到了大量的家庭,于是她就观察这些家庭,发现这个不同的家庭之间差别很大,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差别也很大,她就大致把这些家庭归为了三类,分别叫做民主型、专制型和纵容型。在这个基础上,她提出了自己的教养方式理论。

后来的学者在她提出的这三种类型上,有作了补充和理论上的完善,其中突出的是增加了忽视型的家庭教养方式


以上笔记只整理了微课的前半部分,下半部分可听录音。


温馨提示:建议大家每次参与中科院心理所直播微课一是学习效果很好,直播在线学习气氛强烈;二是可以向老师提问,互动强。既然选择了学习,目的就是要学好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这就是教养!不管孩子几岁,这些规矩一定要知道!家长收藏
凌宗伟:家庭教育专家不需要讲道理?
你属于哪种类型的父母
“我在规矩中自由长大”,关晓彤的优秀,是在爱与自由中成长起来
孩子没规矩要改,关键要做好“约法三章”,孩子才能拥有好教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