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PP内容页

  缘起无自性的空性智慧本来就是没有自己,你认为有自己,是一种最大的误解!当你在智慧上很增胜,在事相上一旦自我意识突出的时候要马上进行忏悔,就能够在灵魂深处认可一点。


  比如说:当你向对方述说自己的种种观念,或去否定对方的时候,你马上能够回光返照:我在表述自我的观点就是最大的错误,哪有“我的”观点啊!对方怎么认为就怎么认为,他有他的因缘的,哪里有什么我的认为这个好、那个好!我的审美观点从哪里来?若不是从小老师教导,哪有我的观点、我的审美!能够知道苹果叫做苹果,也是他人所教才知道的,哪里有什么“我的”认识呢?


  所以,我们修学般若就是这个目的,让你在心灵实践上去认证佛法的真实不虚!一旦你认证了、感受到了这种喜悦,是无法退转的。即便再大的痛苦、磨难现前,你不会去抱怨。虽然你会有过去惯性化的习气,比如:打人习惯了,一生气就要打人。当你知道自己错了以后,这个习性还是很难转的。你刚想动手,“噢!不可以打”手就放下来了。


  阿罗汉证得无我之后,习气还是没有断,因为习气是无始劫来的积淀。佛经里记载:阿罗汉五百世做屠夫杀心很重,当他证得阿罗汉的境界以后还有习气,见到蚂蚁,习气上来时还会把鞋子脱下来比划几下,虽然不会去砸它,但是他还有这习气。


  通过这种般若智慧的教诲与熏陶,一旦能够在任何一个事物上,包括在自己的见闻觉知上深刻领悟到“自我“的不存在,是心灵最大程度的释放和解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语清凉】辟支佛跟阿罗汉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修行|A
第二十品,永恒的涅盘(大结局)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大毗婆沙论的形成
白鸽的恐惧
破除渴爱、我慢、贪欲(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