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例学习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静婷

女性,52岁,已婚

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左下腹隐痛,2月前出现咳嗽咳痰,院外胸部CT提示左肾占位,未予特殊处理,来我院诊治。病程中患者无腰痛、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2018-08-20于本院门诊全腹部CT示:左肾巨大肿块,以“左肾肿瘤”收入院。

患者本次发病以来,食欲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无特殊。

个人史:否认吸烟、喝酒。

家族史:无特殊。

实验室检查:CA-125:109.0 U/mL(0~35)↑ ,其余肿瘤标志物(-);肌酐( ↑ ),尿酸( ↑ )

CT平扫

经肘静脉注射碘普罗胺溶液进行CT增强检查。

皮髓质期


MIP

实质期

排泄期


肾透明细胞癌

手术记录:

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左侧)”,术中见左肾中上极大小约12cm巨大占位,滋养血管丰富,与周围脏器粘连紧密。切除后解剖标本示:左肾大小约15.5×9.0×9.0cm,切面见一肿块大小11×8.5×7.0cm,质地中,灰白灰红灰黄。

术后病理诊断:

(左肾)透明细胞癌(核分级:III级),伴大片坏死。

肾盂、输尿管断端、肾周脂肪组织,均未见癌累及。


肾透明细胞癌(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1, 6]

定义:

肾细胞癌亚型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占肾细胞癌的70%-80%,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好发于中年男性。

影像诊断要点:

  • 为实质性肿块,多位于肾皮质,多呈外生性膨胀性生长,有假包膜,因常伴出血、坏死、囊性变,影像学为不均质表现;

  • CT平扫呈不均匀稍低或等密度,伴出血可夹杂稍高密度;

  • 典型强化方式:皮髓质期明显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多>100HU,实质期造影剂快速排出,强化程度显著低于正常肾实质,呈典型“快进快出” 影像学表现;

  • 容易侵犯肾周组织及肾静脉,形成癌栓,表现为患侧肾静脉或下腔静脉血管增粗,CT增强扫描可见血管内低密度影;

  • 转移淋巴结和其他脏器内转移灶的强化特点与原发灶相似,也表现为“快进快出”;

  • 遗传性肾癌:VHL综合征可见透明细胞癌。

CCRCC需病理确诊,病理特点为:

  • 癌细胞胞质透明空亮;

  • 核小,核/浆比例小;

  • 形成密集的腺泡及管状、囊状结构;

  • 癌巢间质内为薄壁毛细血管,几乎不见纤维组织;癌细胞呈立方形、柱状或多角形,有时也可见散在含嗜酸性胞质癌细胞;细胞核位于中央,高分化癌时细胞核小而深染,低分化癌核大而呈多形性并有大的核仁;

  • Fuhrman根据细胞核的异型性将肾细胞癌分为四级。

本病例为透明细胞癌(核分级为III级)。


肾嫌色细胞癌(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 ChRCC)[2]

定义:是一种恶性程度较低的肿瘤,是肾细胞癌分类中的一个亚型,临床上较少见,约占肾细胞癌的5%。

肿瘤特征:实性肿瘤,有假包膜且边界清晰。

影像特征:CT显示瘤体较大,与透明细胞癌相比为乏血供肿瘤,增强扫描肿瘤强化不明显,内部密度均匀,多无坏死和钙化,肾静脉很少出现癌栓。动态增强呈“轻-中度”持续性强化,多表现为“慢进慢出”,部分文献报道,可出现肾嗜酸细胞腺瘤特有的“星芒状瘢痕”,但这种情况较罕见。(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分型:

(a)I型:以I型细胞为主的肿瘤为典型型

(b)II型:以II型细胞为主的肿瘤为嗜酸型

(c)III型:由I型及II型细胞组成的肿瘤为混合型

遗传性肾癌:BHD综合征多见嫌色细胞癌。

肾乳头状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PRCC)[1,6]

定义:是一种恶性程度较低的肿瘤,肾细胞癌中较少见的一个类型,约占肾细胞癌的5%。

肿瘤特征:实性肿瘤,多位于肾髓质,70%发现时局限在肾内,有假包膜,更容易发生于双侧或表现为多中心发生。钙化和出血较透明细胞癌多见。

影像特征:典型的乳头状细胞癌CT显示为乏血供的均质肿瘤,增强扫描皮质期及皮髓质期强化轻微。增强后CT值仅增加10-20Hu。

病理分型:

(a)I型:肿瘤细胞较小,胞浆稀少,细胞呈单层排列

(b)II型:肿瘤细胞胞浆丰富,呈嗜酸性,核细胞分级高,细胞呈假复层排列;I型预后较II型多见并预后好。

遗传性肾癌:遗传性肾乳头状癌多见乳头状细胞癌。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 RAML)[3]

定义:是一类由异常增生的血管、平滑肌和脂肪以不同的比例组成,又称错构瘤,可以是独立疾病,也可以是结节性硬化症的一种表现,可以单灶或多灶,女性常见。

肿瘤特征:实性肿瘤,检出肿瘤内的脂肪成分是诊断的重点。

影像特征:典型病变为楔形生长,与正常肾脏的交界面平直,病变的肾外部分柔软且为受限性生长,偶表现为粗大迂曲的血管。实性成分强化方式与透明细胞癌相似,呈“快进快出”表现。少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仅靠CT诊断较难,MRI更有优势。 通过减少层厚,如层厚<3mm,可以更好检测到脂肪[4]

病理分型:

(a)富含脂肪型:<-10Hu

(b)脂肪贫乏型:>-10Hu

(c)脂肪不可见型

肾嗜酸性腺瘤(Renal oncocytoma, RO)[5]

定义:是一种起源于肾皮质近曲小管的临床上较罕见的良性肾肿瘤,占肾实质肿瘤的3%-7%。

肿瘤特征:肿瘤生长缓慢,一般包膜完整,较大肿瘤多见中央瘢痕,少见出血及周围组织和血管受累征象。

影像特征: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呈中度强化,呈“快进慢出”表现,并且和肾透明细胞癌不同,一般无出血、坏死征象;包膜完整,界限清晰,周围组织无受累征象;典型的病变特征包括星状瘢痕及节段性增强反转(皮髓质期和排泄期的反转)。


本病例病灶大,符合膨胀性生长,肾盂肾盏受侵受压,可见大片囊变坏死区,增强扫描皮质期,呈不均匀强化,皮髓质期强化较正常肾实质稍高,总体上呈“快进快出”表现。由左肾动脉分支血管供血,肾静脉受侵犯,主干可见局部癌栓形成,肾周可见左肾静脉分支静脉迂曲增粗,应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

CT增强检查对RCC亚型及部分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一般认为CT平扫密度不均,形态不规则,无明显钙化,增强CP呈明显不均匀强化,DP强化程度减低,多为透明细胞癌。

参考文献


[1] 朱庆强, 王中秋, 王守安, 陈文新, 陈明祥, 姜伦, et al. 肾透明细胞癌与少见的肾癌亚型CT表现的对照研究.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4;35(3):168-73.

[2] 肾嫌色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2;18(1):443-6.

[3] 张波, 王禾, 张绍增, 周宇, 张剑, 袁建林, et al.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研究. 中华外科杂志. 2004; 42(8):482-5.

[4] Jinzaki M, Silverman SG, Akita H, Nagashima Y, Mikami S, Oya M. Renal angiomyolipoma: a radiological classification and update o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Abdominal Imaging. 2014;39(3):588-604.

[5] Wu J, Zhu Q, Zhu W, Chen W, Wang S. Comparative study of CT appearances in renal oncocytoma and 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Acta Radiologica. 2015; 57(4):500.

[6] Taryn H, Mcinnes MDF, Nicola S, Flood TA, Leslie L, Thornhill RE. Can Quantitative CT Texture Analysis be Used to Differentiate Fat-poor Renal Angiomyolipoma from Renal Cell Carcinoma on Unenhanced CT Images? Radiology. 2015; 276(3):787-96.

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确诊丨经典病例64】左肾嗜酸细胞瘤1例,附诊断分析思路及专家点评!#医学影像#
肾细胞癌病理分类标准
肾髓质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腹部影像] “肾细胞癌”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肾上腺病例组合
右肾癌(renal carcinoma)CT病例图片影像诊断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