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土尔扈特部辛苦东归清朝后乾隆却给了他们这样的待遇

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十二月,一支远在欧洲额济勒河(今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起程,开始了返回祖国的艰险历程。

土尔扈特部是漠西厄鲁特蒙古的四部之一,原来在塔尔巴哈台所属的额什尔努拉地区(今新疆塔城西北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乌尔贾尔一带)游牧。当时,四个部落互不统属,各有首领,分牧而居。其中的准噶尔部由于在伊犁一带放牧,有着肥沃的牧场,经济发展最快,势力也最为强大,并开始向其他部落进行扩张。

为了避免部落之间的冲突,免受准噶尔部的欺凌,土尔扈特部采取了避让的方式,于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在部族首领鄂尔勒克的率领下,整个部落的民众带着帐篷和牛羊,从天山北路向西迁移,他们辗转来到了人烟稀少的额济勒河下游的草原,在这里开始了新的游牧生活。

在土尔扈特部到达之前,这里没有人居住,沙皇俄国也没有把它纳入到自己有效的统治范围,土尔扈特人就认为可以在这里生活下去了。但是,此时沙皇俄国的势力正在通过战争、吞并而不断扩张,他们也早就对厄鲁特蒙古垂涎三尺。于是,派军队前来骚扰,强迫土尔扈特签订条约,并要他们宣誓效忠沙皇俄国。

土尔扈特部虽然迫于形势,不得不签订了一些条约,受到沙皇俄国的控制,但他们却坚决抵制成为沙俄的附属国,始终不肯宣誓称臣,与沙俄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同时,土尔扈特的蒙古牧民非常怀念故国,他们千方百计地与远隔万里的祖国保持政治、经济、宗教上的联系。

乾隆三十五年十一月三十日(公元1771年1月15日),渥巴锡召集部落全体战士,宣布要脱离沙皇俄国叶卡捷琳娜女皇的统治。第二天,他们袭击了沙俄驻土尔扈特的兵营,杀死沙俄官员,举行武装起义。之后,在渥巴锡的带领下,收拾起自己的帐篷、财物,带着妇女、老人、儿童,共计3.3万余户,16.8万余人分成三路,浩浩荡荡踏上了向东返回祖国的征途。

回归的路程遥远,艰辛曲折,不仅要战胜寒冷、饥饿和疾病,沿途还受到沙俄唆使下的哥萨克、哈萨克和巴什基尔人的的袭击。不得不穿过千里戈壁滩,饥渴难忍时,只得取牛、马之血而饮,杀疲惫的牲畜而食,还有一部分人患上了瘟疫。

当他们走出戈壁,历经半年,行程万里,终于到达中国边境,回到伊犁时,出发时的近17万人,只剩下7万多人,而这些幸存者也个个形容憔悴,衣衫褴楼,孩子们更是面黄肌瘦,一丝不挂,他们赖以为生的牛羊骆驼也几乎全部丧失。土尔扈特部为回归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他们的壮举也赢得了世界的瞩目和尊重。

土尔扈特部回到祖国后,也立即受到清廷的热情接待。乾隆皇帝得知消息后十分高兴,同时为了支援损失惨重的土尔扈特部,他专门拨款20万两,又马上派官员前往伊犁,发放慰问、救济物品,将他们安置在伊犁河流域放牧。

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秋天,乾隆皇帝在热河(今河北承德)木兰围场和避暑山庄,多次接见、宴请了渥巴锡等首领。乾隆还亲撰《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篇碑文,在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内,刻石立碑,永作纪念。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既是土尔扈特部爱国的正义之举,又是大清帝国强盛的表现。至此,清朝完成了对整个蒙古民族的统一。

感谢您阅读我们的原创文章,如果觉得内容不错请为我们点赞,若有不同的观点请进行评论和大家一起讨论,小编真诚欢迎您能关注我们,从而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土尔扈特部东归,给清朝出了两道难题
土尔扈特部东归
【蒙古文化】 震憾世界:土尔扈特蒙古族东归史记
渥巴锡带回来的土尔扈特部,到底是东归,还是东征?
土尔扈特东归真是向往清朝吗?部落贵族的目标其实是抢占伊犁
15万迁回中国,到达伊犁时只剩5万,乾隆皇帝:给他们最好的牧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