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陇西郡

大事记

隋唐时期
复置陇西郡
收起
隋开皇三年(583)废。大业三年(607)复置陇西郡,治襄武县(今陇西县东南),领襄武、陇西、障县(今漳县)、长川(今秦安县东北)、渭源5县。
三国时期
郡治迁至襄武县
展开
三国时期属于魏国,魏国初设置秦州,属秦州,后秦州并入雍州,属雍州,郡治迁至襄武县(今陇西县东南),辖地县数目减少。
东汉时期
郡袍罕、白石2县划入陇西郡
展开
东汉陇西郡,治所狄道,仍领11县,原领狄道、临洮、襄武、首阳、安故、大夏、氐道7县,分襄武县新置障县(今漳县西南),金城郡袍罕、白石2县划入陇西郡
西汉时期
分陇西郡一部分置天水郡
展开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分陇西郡一部分置天水郡。
秦朝时期
置陇西郡
展开
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仍置陇西郡
更多

基本内容

陇西郡   陇西郡,是一个中国古代的郡级行政区划,其范围历史上有显著变化,大致在今天甘肃省南部和东南部。

秦朝时期

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周赧王四十三年(前272年),秦灭义渠国,于其地置陇西郡、北地郡、上郡三郡。陇西郡,因在因在陇山(六盘山南段别称,为渭河平原和陇西高原之分界)以西而得名。郡治在狄道(今甘肃省临洮

陇西郡地图

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仍置陇西郡,治所未变。辖县不详,近人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考证21县,为狄道县、西县、兰干县、略阳县、上邽县、冀县、邸道县、故道县、临洮县、獂道县、绵诸县、襄武县、阿阳县、下辨县、辨道、戎道、武都道、予道、薄道、成纪县、枹罕县,相当于现在的兰州市、定西市、天水市、陇南地区一部和临夏一部的总和(《西汉政区地理》)。为当时右拒西羌、左护咸阳之要郡,兵家必争之要地。

正在加载11张
陇西郡图册
正在加载11张
陇西郡图册

西汉时期

西汉陇西郡,治所狄道。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分陇西郡一部分置天水郡。陇西郡辖地11县,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53964户、236824人。11县是:狄道,上邽(今天水市区西南),安故(今临洮县南),氐道(今礼县西北),首阳(今渭源县东北),予道(今岷县西南白龙江上游),大夏(今广河县西北),羌道(今宕昌县西南),襄武(今陇西县东南),临洮(今岷县),西县(今礼县盐官镇)。属凉州刺史部。

东汉时期

东汉陇西郡,治所狄道,仍领11县,原领狄道、临洮、襄武、首阳、安故、大夏、氐道7县,分襄武县新置障县(今漳县西南),金城郡袍罕、白石2县划入陇西郡;撤销予道,另置河关县(今积石山县),属凉州刺史部。东汉时期,羌人反复叛乱,人口锐减,治所曾迁至襄武县,后又迁至狄道。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5628户,3万人。汉末凉州并入雍州,属雍州。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属于魏国,魏国初设置秦州,属秦州,后秦州并入雍州,属雍州,郡治迁至襄武县(今陇西县东南),辖地县数目减少。

西晋南北朝时期

西晋时只有四县:襄武、狄道(今临洮县)、临洮(今岷县)、首阳(今渭源县东北),三千户。属秦州。

十六国前赵、后赵时,陇西郡仍领四县,仍属秦州。前秦改属河州。领三县。后凉属凉州。后秦属雍州。 西秦复属秦州。

北魏属渭州。西魏、北周因之。北周陇西郡领襄武、渭源2县。

隋唐时期

隋开皇三年(583)废。大业三年(607)复置陇西郡,治襄武县(今陇西县东南),领襄武、陇西、障县(今漳县)、长川(今秦安县东北)、渭源5县。

唐武德元年(616)废郡改置渭州。天宝元年改渭州又为陇西郡。仍治襄武县(今陇西县东南),领襄武、陇西(今武山县西北)、彰县(今漳县)、渭源4县。属陇右道。乾元元年(758年),唐朝最终改陇西郡为渭州,陇西郡之名从此消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通渭县历史地理沿革
陇西三台有个古城
通过地图,了解甘肃省天水市从古到今的历史变迁
秦之陇西郡,沿袭至唐,改渭州,安史之乱后沦为吐蕃辖地
十六国春秋卷三十三 前秦録一
陇关道——古道沧桑,人文荟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