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家界日报

□ 田大金

“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清明”是我国农历24个时令节之一,正值阳春三月,春回大地,风光景色焕然一新,处处花香鸟语,勃勃生机。但随着气温不断升高,雨水增多。因而,“清明”时节多阴雨天气。如唐代诗人杜牧《清明》诗中所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俗话说得好:清明时节顶风雨,春耕播种抓时机。农民们要不误农时的抓紧搞好春耕生产,为夺取全年农业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清明”这个时令节气,为何成了上坟扫墓、追祭先人的民间传统节日?据传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害,流亡在外。期间,重耳有一次因饥饿晕倒在地,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肉烧熟后,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晋国做了君主(即晋文公),对与他共患难的众臣封官奖赏,却忘了介子推。后经人提醒,晋文公深感有愧,亲自登门拜访。介子推背母上阴山,避而不见。晋文公下令烧山,逼他下山。火烧三天不见踪影,火熄后,派人上山查看,见他与其母抱树而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放火烧山那一天定为“寒食”,每逢此日禁烟火吃寒食。次年寒食,晋文公身着素服,率群臣徒步登山,祭奠介子推母子,以示悼念。后世将“寒食”和“清明”融为一体,清明节上坟扫墓祭追先人相沿成习,清明节春光明媚,风和日暖,百鸟争鸣,桃李争艳,是人们踏青郊游的大好时光。历代文人触景生情,以清明为题创作出许多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名篇。

唐宋时期,清明节上坟扫墓很盛行,每逢这一天,人们带着香纸和祭品上山扫墓追祭亡灵,有的子女边烧纸钱边哭泣。当时的情景如宋代诗人高翥《清明日对酒》诗中所云: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这首诗,是当时人们上坟扫墓情景的真实写照:祭烧的纸钱灰如蝴蝶飞舞,扫墓人哭泣得如同杜鹃鸟,要吐出血来了。

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清明》诗云: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诗人以“桃李笑”“龙蛇蛰”“草木柔”九字,描绘出春回大地的自然景象,令人心神怡,将上坟扫墓的悲情一扫而光。有的人扫墓后,就踏青春游观风景去了。

宋代翰林学士王禹晟的《清明》诗云: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这首诗写一位清苦读书人过清明节的情景。清明节本可去郊游踏青,因生活贫困没有这份雅兴。无花无酒情景下过清明节,就像荒山野庙里的和尚。封建时代的读书人的境遇往往如此。

清明节上坟扫墓时,更不能忘记缅怀革命先烈。诗人郭沫若1955年清明节为张家口烈士纪念塔题写了一首诗:

烈士丰碑何巍峨,空中荡漾红旗歌。

长垂塞上风云占,民族精英永不磨。

郭老的这首题诗,歌颂了革命先烈为革命事业献身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革命烈士的无限崇敬之情。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让大家有时间上坟祭奠。如今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很多地方改变了清明上坟扫墓祭奠方式,将烧香纸改成敬献鲜花或花圈,值得提倡和称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友博览】古诗词三十七首话尽寒食清明情
清明时节话沧桑
一年一清明,何来不问候
小长假已过,我们与古人的差异在哪?
清和清明,正是人间销魂时 郭梅
那些与清明有关的名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