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项目

邯郸市第一医院实验医学科位于门诊楼三层西边,主要包括免疫室、微生物室和细胞室。主要为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胸腹水细胞学、支气管灌洗液细胞学、关节液细胞学、尿液细胞学、脑脊液细胞学和各种穿刺细胞学检查。

EB病毒感染临床常用指标意义

病毒衣壳抗原抗体

VCA IgG(高亲和性):阳性反应既往曾感染过EB病毒,并可终身阳性;

VCA IgG(低亲和性):该抗体在EB感染10天左右出现,反应近期有EB感染;

VCA IgA:阳性反应1年内曾有EB感染,长期阳性和鼻咽癌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VCA IgM:阳性反应EB急性期感染,是比较可靠的指标。

病毒早期抗原抗体

EA IgG:阳性反应近期有EB病毒感染,并且病毒活跃增殖;

EA IgA:与鼻咽癌相关性优于VCA IgA。

病毒核心抗原抗体

EBNA IgG:发病后3~4周出现,可持续终身,是既往有过感染的标志。

EB病毒DNA

反应EB病毒现症感染及复制增殖的敏感指标,大于500拷贝具有意义,其指标越高患者预后越差,也可反应治疗效果,即经治疗降低说明治疗有效。另外与其数值与鼻咽癌发病率有相关性。

异型淋巴细胞

外周血中大于10%,是EB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一项诊断参考指标。

嗜异凝集试验

诊断EB引起的传单的一个检查,发病1~2周出现,3~4周达高峰。阳性有诊断意义。

新开展项目:EB病毒抗体五项

EB病毒共有6种抗原成分:壳抗原EB-VCA,早期抗原EB-EA,核抗原EBNA,膜抗原EB-MA,补体结合抗原(即可溶性抗原S)淋巴细胞检查的膜抗原LYDMA,前五种均有相应抗体,LYDMA尚未检测到相应抗体。

EB病毒相关疾病抗体谱

医嘱名称“EB病毒五项检测(荧光法)”

检验时间:周一、周三、周五早8点

标本采集:普通试管(红色或黄色)采集静脉血3-4ml

联系电话:0310-8635084,03108635184;手机:13832077666(高建军)

儿童EBV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 IM是原发性EBV感染所致,典型临床三联征为发热,咽峡炎和颈淋巴结 肿大,可合并肝脾肿大,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增高。IM是一良性自限性疾病, 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出现噬血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1.1、临床特点:与西方发达国家IM发病高峰为青少年和年轻成人不同,我国儿 童IM发病高峰在学龄前和学龄儿童,但两者的临床表现相似,具体特点如下: (1)发热:约1周,重者2周或更久,幼儿可不明显。(2)咽峡炎: 50%有 灰白色渗出物, 25 %上腭有瘀点,部分病例合并链球菌感染。( 3 )淋巴结 肿大:任何淋巴结均可受累,颈部淋巴结大最常见。(4)脾脏肿大: 50 % 的病例可伴脾大,持续 2~ 3周。 (5)肝脏肿大:发生率约 10%~ 15%。(6) 皮疹:可出现多样性皮疹,如红斑、斑丘疹或麻疹。(7)其他: 50 %病例 可有眼睑水肿。

EBV 特异性抗体检测:原发性 EBV 感染过程中首先产生针对衣壳抗原( capsid antigen, CA)IgG和IgM(抗CA-IgG/IgM);在急性感染的晚期,抗早期抗原 ( eary angtigen, EA)抗体出现;在恢复期晚期,抗核抗原( nuclear antigen, NA)抗体产生。抗 CA-IgG和抗 NA-IgG可持续终身。抗 EBV-CA-IgM抗体阳性 一直是EBV相关性IM的诊断依据。但是,EBV感染的血清反应复杂多样,有的 病例抗EBV-CA-IgM产生延迟、有的持续缺失或长时间存在,这给EBV-IM的确 诊带来一定难度。 机体在受到病原体入侵时首先产生低亲合力抗体,.随着感染的继续和进 展,抗体亲合力升高。因此,低亲合力抗体的检出提示,

诊断指南:西方发达国家应用较多的是 1975年Hoagland's提出的标准:(1)

临床三联征:发热、咽峡炎、淋巴结病;(2)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50%和 异型淋巴细胞比例≥10%;(3)血清嗜异凝集抗体阳性。上述标准的适应人群是 10~ 30岁的 IM病例。我国 IM发病的高峰年龄在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其血清嗜异凝集抗体常常阴性,而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 >10 %的病例在学 龄前儿童IM中只有41.8%[11],因此,下列诊断标准[5]更适合在我国儿科临 床中应用:

(1)下列临床症状中的3项: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大、肝脏 肿大、脾脏肿大:(2)下列3条实验室检查中任一项:①抗EBV-CA-IgM和 抗 EBV-CA-IgG 抗体阳性,且抗 EBV-NA-IgG 阴性;②抗 EBV-CA-IgM 阴性, 但抗 EBV-CA-IgG 抗体阳性,且为低亲合力抗体。⑧嗜异凝集抗体阳性。④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10%。同时满足以上2条者可以诊断为EBV-IM。

治疗原则:EBV-IM多数预后良好,以对症治疗为主。(1)休息。急性期 应注意休息,如肝功能损害明显应卧床休息,并按病毒性肝炎治疗。( 2 ) 在疾病早期,可以考虑使用如下抗病毒药物:①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泛昔 洛韦。此类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多聚酶,终止DNA链的延伸。②干扰素。在细 胞表面与特殊的受体结合,诱导细胞产生一种抗病毒蛋白 (AVP),选择性地 阻断宿主细胞。 mRNA 的传递和蛋白合成,使病毒不能复制。( 3 )抗生素 的使用:如合并细菌感染,可使用敏感抗生素,但忌用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 以免引起皮疹,加重病情。( 4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重型患者发生 咽喉严重病变或水肿者,有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心肌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时,短疗程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明显减轻症状。( 5)防 治脾破裂:避免任何可能挤压或撞击脾脏的动作。①限制或避免运动,由于 IM脾脏的病理改变恢复很慢,因此,IM患儿尤其青少年应在症状改善后 2~ 3个月甚至6个月才能剧烈运动。②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动作要轻柔。③注意 处理便秘。④IM患儿应尽量少用阿斯匹林降温,因其可能诱发脾破裂及血小 极减少。

2、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 原发感染后 EBV 进入潜伏感染状态,机体保持健康或亚临床状态。少数 无明显免疫缺陷的个体,原发EBV感染后病毒持续活动性复制、不进入潜伏 感染状态,或处于潜伏感染状态下的EBV可再次激活并且大量复制、机体再 次进入病理状态,表现为IM症状持续存在或退而复现,伴发多脏器损害或间 质性肺炎、视网膜眼炎等严重并发症,称为CAEBV。CAEBV预后较差,部分最后并发淋巴瘤。

1.1、临床特点:CAEBV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发热、肝脏肿大、脾脏肿 大、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症、贫血、淋巴结病、蚊虫过敏、皮疹、皮肤 牛痘样水疱、腹泻及视网膜炎。病程中可出现严重的合并症,包括HLH、恶 性淋巴瘤、DIC、肝功能衰竭、消化道溃疡或穿孔、冠状动脉瘤、中枢神经 系统症状、心肌炎、间质性肺炎及白血病。

1.2、诊断指南:诊断 CAEBV可参考如下标准:

1、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传染性单 核细胞增多症类似症状和体征:一段来说,下述症状持续 3 个月以上方可诊 断 CAEBV ,包括发烧、持续性肝功能损害、多发性淋巴结病、肝脾肿大、 全血细胞减少、视网膜炎、间质性肺炎、牛痘样水疱及蚊虫过敏等,

2 、 EBV病感染及引起组织病理损害的证据:下述标准 ≥l条即可诊断CAEBV:

(1)血清 EBV 抗体滴度异常增高,包括抗 VCA-IgG≥l:640 或抗 EA-IgG≥l:160 , VCA/EA-IgA 阳性

(2)在感染的组织或外周血中检测出 EBER-l 阳性细胞;

(3)外周血PBMC中EBV-DNA水平高于102.5拷贝/μg DNA,

(4)受累组织 中 EBV-EBERS 原位杂交或 EBV-LMPl 免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EB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指标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的诊断标准和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特异性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判读
【健康】EB病毒抗体检测,你知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